学习是件苦差事

2021-11-26 14:15张明星
政工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曾国藩经历读书

☉张明星

栏目编辑:杜 航

近期和家人讨论孩子教育之事,家属主张采用营造轻松氛围的“快乐教育法”,我对此不很赞同。学习从古到今都是一件“苦差事”,哪里会轻轻松松就学得一身本领呢?

求学之路“荆棘丛生”。雏鹰出生不久就要面对高耸的山崖,经历过多次摔落谷底才能翱翔长空。人要学得知识和本领,也要面对崇山峻岭的阻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求学路上,流传着匡衡“凿壁借光”的苦楚,车胤、孙康“囊萤映雪”的艰难,也传颂着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典故。回望历史,大凡饱学之士无不历经万千艰难才有所成就,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今天,求学路上可能不需要“凿壁借光”,但仍然少不了背井离乡,少不了残酷竞争。如果抱着顺其自然、浅尝辄止的态度去学习,恐怕早晚被日新月异的技术时代所淘汰。

成才之路“苦累相伴”。唐朝韩愈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想要获取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明朝朱熹也说:“读书理会道理,只是将勤苦挨将去,不解得不成。”清代曹端在《书户》中说:“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学习少不了苦累相伴,不经历一番冥思苦想般的煎熬,怎能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呢?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回忆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他写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二十年来,他白天学写赋,夜晚刻苦读书,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虽说古人大都是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功利目的苦读经书,然则今天各行业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哪一个又是随意成功的呢?只看到西方的“快乐教育”,却没看到他们的“精英教育”,只想着不花力气就能学业有成,这样的“捷径”并不存在。古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教诲在今天仍有意义。

治学之路“穷年累世”。学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生一世之课题。毛泽东非常推崇晚清名将曾国藩的为学治军之道。曾国藩把“恒”字作为读书学习的要旨,即使公务繁忙,也每日坚持读书写字。他曾以烹调食物比喻读书:如果“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那数年而不能毕一部”,正如煮食物“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用大柴乃易成也”。在家书中他督促子孙“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毛泽东更是热爱读书学习的典范,一有时间就要翻看各类书籍,即使晚年疾病缠身也不忘读书看报。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到了9月8日,也就是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工作人员为他读了37分钟的《容斋随笔》,真正用他的一生来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极快,稍有松懈就会落伍,更需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和毅力。

可见,学习作为一种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的确是一件“苦差事”,对于学习没有吃苦的思想准备,一味贪图轻松快乐,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学习也并不一定总是“苦差事”,当冥思苦想后豁然开朗,当融会贯通后有所创造,“苦差事”也便成了“乐差事”。

猜你喜欢
曾国藩经历读书
跟曾国藩学修身
曾国藩的“愚笨”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曾国藩吃牢饭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曾国藩背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