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2021-11-26 16:03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源培育院校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阳 551400)

0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扩招百万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1]。高职扩招百万,我国将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纵向一体化大众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的必经之路迈进[2]。高职院校迎来了史上最快的发展黄金时期,然而,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出现了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不适应“扩容”而来的新生问题。本文就扩招后2019年秋季开展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学组织与培养面临的困境和现实挑战展开分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探索其发展的实现路径,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生源打造教育新生态提供有益参考。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挑战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的高职扩招任务,非传统生源,如在岗职工、农民工、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和运动员等成为高职教育的学习主体,进入教育教学基本环节且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然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扩招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正面临到尚未开展学情调研就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线上组织教学困难、集中学习到课率极低、学习效果无法保障、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窘境。

1.1 尚未调研就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致于学生发展诉求无法保障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百万扩招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和摇篮,自政策提出到实现招生,由于时间仓促未进行高职扩招社会生源的学情调查以及系统调研就实施扩招。非传统生源的知识基础、学习认识特点、学历层次结构、年龄分布、生源类型结构、职业从业背景、学习模式等方面形态各异甚至参差不齐,这些都与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升高职的生源有很大差异,但当前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流水线式”的人才培育模式,社会生源这股“新血液”注入到全日制高等教育这一“培养皿”中,打破了职业学院的高教生态,职业院校无从着力,甚至“束手无策”,只能以在校生单一的育才样板“摸着石头过河”来造就未来的技能人才。

1.2 社会生源分散性致使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

高职专项扩招的社会生源其培育模式可描述为:多元化的继续教育生源类型,在校生全日制的培养标准。2019年教育部规定其培养总学时不低于2 500学时,其中集中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40%,若按照3年学制则集中教学每学期至少需要166学时。多元生源结构分散,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例如在岗职工一般周末能参与集中学习,农民工唯有农闲时可集中,此外还有服务型的生源集中时间不定,多元的生源结构需要探求时间的交集以期组织集中教学,这给高职院校带来了诸多挑战与现实困难。

1.3 机械式的教育模式致使社会生源学生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与企业“流水线式”生产方式相类似,招生-培育-就业这一教育主线贯穿始终[3],在培育环节上,目前的应届生教学模式为校内班级教学为主导,实训实习为教辅,重知识轻技能,实习实训与企业职业技能标准相差甚远,但当前在岗或下岗待业这些社会群体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且学习时间较为灵活,传统的在校生模式的人才培育路径已经不再适合高职扩招生源,这样的育才模式诉诸于新的学习群体以致于学习效果差,背离了职业教育扩招政策的初衷。

1.4 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集中教学出勤率持续走低

高职专项扩招计划的生源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类: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待就业人员、农民工与新型职业农民和退役军人。这四类生源类型还可再细分,其业态领域以及从业背景经历千差万别。但目前高职院校仅仅是将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就“仓促上阵”组织实施教学。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到课率不断走低,无法驱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5 教师实践能力弱成为差异化人才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核心关键是“双师型”教师,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培育技能技术型人才师资的制约性表现为以下方面[4]。

师资数量与质量跟不上学生的发展规模。在国家百万扩招政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迅速增加,据数据分析测算,全国扩招100万人次,各高职院校学生平均增加700人,按1∶18配比,扩招后每学院需增加39名教师。以贵州农业学院为例,2批次扩招报名人数达1 700余人,按学院应届生报到率最低时0.75折算则有1 200人,目前师资容量仅能满足已有的应届生源。此外,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要求教师专业技能与素养同步,但实践弱化的高职师资面对新群体的发展诉求时“捉襟见肘”。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社会生源虽然是全日制的培养标准,但培育模式为非在校课堂式教学,其教学方式为线上、线下集中、线上+线下教学三种,要求教师具备现代化信息教学与组织能力。而高职教师习惯课堂式教学方式,年龄较大的高素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展路径探讨

2.1 系统开展社会调查与学情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群体进入职业院校,高职扩招专项学生学期调研势必走在教学环节之前[5]。高职扩招专项调研需要明确调研对象、调研方法、调研维度,深度挖掘扩招生源的学习潜力,摸清其学习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认知特点,学习时间、学习习惯以及对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等情况[6-7],通过获取系统和科学的学期数据为教学组织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多元生源结构特点和借鉴成人教育规律,结合生源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柔性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8],集中教育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线下虚实结合,送教上门、送教下乡与精准教学相匹配。例如对农民的培育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循环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针对在岗职工,采取“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节假日到授课点集中面授,工作之余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线上学习。

2.3 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社会调查和学情分析报告,按程序制定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院校实际,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分门别类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度、考核方式和毕业要求等[9]。此外,将职业标准无缝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进阶式培养即分层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技能区分初级、中级与高级,分层培养,精准化培育。

2.4 打造满足扩招新诉求的教师队伍

2.4.1 宽口径吸纳人才

技能技术人才的吸纳要破除招考编制教师为主线,宽口径从企业、行业领域招才纳贤,以期组建满足学生发展诉求的“双师型”教师团队[10]。

2.4.2 多渠道培养

多渠道培育可从校企合作深度培育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学历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基层锻炼磨砺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开展。

2.4.3 多样化聘用

优化教师队伍,补足教师能力短板,可采用多样化聘用的方式。

2.5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

采取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对非传统生源,教育部规定学习不超过6年,实行学分制管理,实施分层单独编班教学,并配备班主任或辅导员,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组织有序推进。

2.6 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本次高职扩招,规模、质量、结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主题,针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规定坚持标准不降,宽进严出,严把毕业关口。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职教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势在必行。由于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在质量评价内容层面,即要避免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也要注重与成人继续教育的差异化。在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方式层面,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与手段,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新增诸如产教融合层面与工作实践领域的评价内容和提高实践过程性评价比重,将线下集中学习、线上分散学习和工作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评价无缝对接,以实行多元、综合评价[11]。

2.7 深化产教融合,盘活教育资源

为了方便社会生源就近求学,多数高校探索在省内开拓几个教学点以组织线下集中教学,但从初期的通识课与公共课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教学组织成本较高,后期专业课程的开设无实训场地与设备支持。此外,高职扩招面向全国招生,就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而言,贵州省外生源以浙江和北京报名人数较多,合计100余人,省内外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给高职院校带来诸多新问题新困难。破解这些问题,应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必须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在根源上解决[12]。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的作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力。挖掘资源,将校外教学点需求的师资、教学设备、实训室等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将教学资源加以盘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8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扩招百万,实训基地存在理念落后、体制机制滞后、规划不系统、服务能力弱、装备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职教20条”发布以来,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是未来实训室建设的发展方向标准。可参照“职教20条”的“双高”计划提出的实训基地建设要求[13-14]。

3 结语

以高职扩招情况为出发点,从多角度论述了高职扩招政策实施后职业院校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与窘境,以多维度并举探讨了人才质量提升路径。

(03)

猜你喜欢
生源培育院校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