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2021-11-26 03:16黄紫娟唐俊珂
毛纺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缂丝团扇技法

黄紫娟,唐俊珂,李 青,许 磊,3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江苏省丝绸工艺与材料研究开发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9;3.江苏省高端纺织智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9)

缂丝源于缂毛,其技法由回鹘人经丝绸之路传至内地[1],伴随着丝绸技术的发展,唐代时,缂毛发展成为缂丝,并形成了独特的“通经断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的特点[2]。缂丝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与总结缂丝服饰设计历史的革新与发展现状,分析缂丝艺术中色彩、图案及工艺审美特征,结合实例阐述缂丝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为缂丝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提供参考。

1 缂丝艺术在服饰中的应用历史

缂丝又称刻丝,由于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局部回纬织制,纬纱和纬纱之间存有间隙,因而在不同色彩或不同纹饰轮廓之间互不相连,犹如刀镂刻状,故称缂丝[2]。

1.1 缂丝服装

1973年出土的唐代女佣束腰带是迄今为止比较完整的缂丝实物,目前馆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3]。由此可知,缂丝很早就应用于服饰中[4],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辽代,缂丝是皇室和贵族主要使用的袍服面料之一,据《辽史》记载“小祀皇帝硬帽,红缂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服,络缝红袍,县玉佩,双同心帕,络缝乌靴”[2]。明代时,缂丝实用品主要为衣缎、补子和罩甲。明代缂丝中除了丝线、金线外,还使用了孔雀羽毛。嘉靖年间,缂丝袍服的制作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万历皇帝陵墓出土《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在金地上缂织279个“卍”字,256个“寿”字,301只蝙蝠和271个如意,十分奢华[2]。清代在乾隆时期,国力鼎盛,缂丝袍服大增,至今故宫博物院中缂丝除了书画作品外大多为缂丝衣料、朝服、吉服袍、补服等。

1.2 缂丝服饰品

除了服装以外,靴子、围巾、帽子和团扇等服饰品也有用缂丝面料制成。

目前发现最早的缂丝凤纹女靴出土于辽代墓葬[2],上面缂织卷草纹和凤纹,图案写实、线条规整;材质上除使用了桑蚕丝以外,还加入了片金线,可谓雍容奢华。与辽代靴子图案的写实风格不同,元代蒙古族靴套的图案装饰性强,具有图案化风格[5]。

辽代缂丝佩巾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该缂丝围巾,中间为缂丝金,两端缝制绮,设计独特、图案精美、工艺精湛[2]。

迄今为止,出土的缂丝帽子只有两顶,一顶是高翅帽,高翅帽于1974年春出土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墓,由中间的圆帽和两边的高翅组成,是契丹贵族妇女戴的一种冠帽[6];另一顶是缂丝水波地荷花摩羯纹棉帽,出土于20世纪90年代初内蒙古代钦塔拉,该帽子的缂丝面料以本色丝线作为经纱,蓝、紫、褐、白丝线和金线作为纬纱进行缂织,图案以蓝色水纹为地,用金线刻出波浪[7],水面上漂着荷叶,鱼儿跃出水面,画面生动有趣。

宋代扇面形式的书画十分流行,为元代缂丝团扇做了铺垫[8-9],团扇将缂丝的双面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流行至今已由最初的实用功能演化为装饰功能为主[10]。

2 缂丝艺术的审美特征

2.1 色彩审美特征

缂丝织物一般为平纹组织,在经纬纱线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其织物色彩由经纬纱的色彩融合得到。缂丝织物通常经纱较细,纬纱较粗,经纱一般为本白色桑蚕丝,因此织物的色彩比纬纱的色彩纯度稍低一些,光泽柔和、风格典雅。

缂丝色彩与技法有关,具体而言,唐代出土的缂丝以色块显色,这是由于唐代缂丝的主要技法是平缂、勾缂,尚未出现长短戗、木梳枪等空间混色的技法。唐代缂丝带颜色主要为绿、红、白、绿、蓝、橙、紫、天青、橘黄等。如唐代红地小花缂丝带[11]见图1(a),以红色为地,深棕、深蓝、绿、浅蓝、黄绿、白显色花纹,纯度较低、色彩和谐统一。宋代缂丝技法发展出长短戗、包心戗等新技法,可以产生晕色效果。宋代缂丝以宋人院体工笔山水画为粉本进行摹缂,色彩雅致,图案逼真。如赵佶绘花鸟图(轴)[12]见图1(b)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配色和谐,善用烟色、驼色、浅驼黄、绿色、黄色、浅黄绿、蓝色、月白、浅月白等颜色的丝线进行缂织,画面栩栩如生。

缂丝色彩与材质也息息相关,例如蒙元时期,缂金十分流行,该类织物的纬线常常采用金线即赤圆金线和淡圆金线进行缂织,给人以金碧辉煌的华丽感[13]。在佛像缂丝作品中,丝线与金线搭配,则显示出柔和的美感,如缂丝地藏菩萨佛光部分见图1(c),同时金色也是一种调和色,利用金线与其他线捻成一股线与经纱交织形成金色的地部,纬线与经线交织形成花部,这类色彩的搭配常常在缂丝团扇、龙袍中使用。明代以后流行以孔雀羽线作为缂织的原料,如此织出来的花纹金翠耀眼且不褪色[14],如缂丝云鹤纹补子的礁石及羽毛均为孔雀羽线缂织见图1(d)。

图1 缂丝色彩审美特征

2.2 图案特征

2.2.1 图案体现时代特征

缂丝的图案随着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体现时代特征。如唐代缂丝纹样除了蓝地十样花纹、方格地花纹、草花菱纹以外,也有典型的陵阳公样,如敦煌出土的白地宝花立鸟缂丝带,图案中心为一宝花中的立鸟纹样,宝花上装饰有四片花瓣及四朵花蕾,团窠采用二二错排的形式,各团窠中的立鸟朝向不同,较为随机。又如北宋时以装裱用缂丝为主,装饰花纹表现出图案化、对称化的风格,与当时的装饰艺术风格相符。北宋后期和南宋时期,缂丝的图案以摹缂绘画作品为主。到了元代,图案逐渐趋向装饰性图案,典型作品如缂丝紫汤荷花、缂丝莲塘鹅戏图。由此可见,缂丝图案特征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当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有关,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

2.2.2 题材丰富多彩

缂丝服饰的图案题材主要有花卉、动物、书法等。花卉图案一直是缂丝作品的主要题材之一,如唐代的缂丝蓝地十样花缂丝带[2],做工十分精细,再如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2],均以花卉为主要题材之一。花卉往往和动物穿插在一起,形成凤穿牡丹、鸾凤花卉等图案,在清代缂丝服饰中尤为明显,如清光绪绛色缂丝三蓝加金凤穿牡丹纹便袍拆片[14],凤穿牡丹纹便袍拆片见图2。书法缂丝,如清乾隆时期的缂丝春夏秋冬诗卷、缂丝乾隆御笔心经册页等[15],然而书法题材的缂丝在服装中应用得较少,偶尔出现在缂丝团扇中。

图2 凤穿牡丹纹便袍拆片

2.3 缂丝艺术的工艺特征

缂丝艺术最重要的工艺特征是“通经断纬”,即在缂织时根据图案需要,不同颜色的纬纱与经纱交织,遇到不同颜色时先不织,第1种颜色的纬线织完后再织第2种颜色纬线,由此产生“断纬”,从而使得纬纱与纬纱之间产生空隙。在工艺发展过程中,缂丝的技法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且对色彩的表达也产生了影响。如缂丝技法最早的是平缂,即以纬纱与经纱交织形成的平纹,且以块面形式表达,因此织物图案通过不同颜色色块表现;勾缂则可以通过颜色较深的线将轮廓勾勒出来,同时也可将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区别表达得更清晰。在宋代时候,戗缂技法的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藏于故宫博物馆的缂丝花鸟图轴中充分应用了长短戗、木梳戗等戗色技法,同时还应用了合色线的工艺。戗缂的技法即通过2种以上的纬纱通过戗头的互相伸展,起到色彩的渲染效果,即色彩混色的效果;而合色线则将花线进行劈线在混合在一起,形成混色花线,戗色和和合色线均是混色的方法。清代缂丝出现了由深到浅推移的“三蓝缂法、水墨缂法、三色金缂法”等技法,这些技法均是使得表现的物体色彩更加富有层次感[16-17]。

3 缂丝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3.1 缂丝艺术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目前,缂丝艺术已应用在一些高级定制服装中,设计师将缂丝文化、缂丝图案特色恰如其分地与服装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华服。2015年,陈冬梅设计师将3D立体裁剪技术与缂丝面料结合,设计出的缂丝服装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18]。2018年,缂丝世家第6代传人王建江与海派旗袍设计师苗海燕跨界合作推出《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缂丝系列作品[19]见图3,该作品以宋代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礼服上半身采用缂丝制作见图3(a),图案为云气山水,树木流水,技法采用勾缂、戗缂等,同时加入了钉珠,增加了时尚感见图3(b)。款式上,上半身为肚兜,下半身层层叠叠的流水造型,充分展示了东方美感。2020年7月,祯彩堂的缂丝旗袍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展出,图案主要为玉兰花、高级灰的面料显得高端大气。

图3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缂丝礼服

3.2 缂丝艺术在鞋履中的应用

缂丝艺术同样也应用在高级定制鞋履中。2015年,正蹊堂以“跨界·新生机”为主题,将缂丝应用于高端定制布鞋中[20]。2018年,缂丝世家第6代传人王建江与鞋履设计师李丹合作,推出缂丝高定女鞋[21]见图4。鞋面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充分展示了缂丝表达图案色彩与线条的优势,同时这双鞋将皮、丝、水晶等各种材质,营造远山树影的丰富层次、立体灵动效果。缂丝艺术在高定女鞋中的应用,充分展示了缂丝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得到良好的活态传承,同时体现了人们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图4 缂丝鞋履

3.3 缂丝艺术在箱包中的应用

缂丝箱包包括晚宴包、拎包、钱包、枕包、通勤包等。主要有花卉、风景、建筑等题材。花卉题材包括写实花卉和装饰花卉,写实花卉如玉兰、睡莲等。比如祯彩堂与苏州博物馆合作,将沈周画作玉兰与缂丝结合,形成一系列女士箱包[22]见图5(a);装饰花卉如《梦回敦煌》系列晚宴包[23]见图5(b),将敦煌衣饰上的纹样和肌理通过缂丝的技艺展示出来。风景题材如山水画等,如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有限公司将《忆江南·渡》景致应用于缂丝钱包[21]十分秀美,见图5(c)。缂丝箱包是缂丝服饰品中受众面较广的产品。

图5 缂丝包

3.4 缂丝艺术在团扇中的应用

缂丝团扇具有双面效应的优势,缂丝团扇自宋代出现到清代时候已经制作得非常精美。缂丝团扇发展至今,已成为彰显文人情怀和践行传统工艺精神的载体。从形制上看,团扇不仅是圆形,还出现了方形、椭圆形、六角形、花瓣形、桐叶式、芭蕉式,以及其他异形。从题材上看,缂丝团扇以花鸟为主,色泽清淡。李超德[8]将人物文人画应用于缂丝团扇,将绘画、缂丝、制扇、红木制作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对缂丝团扇大胆创新。李超德书画缂丝团扇[8]见图6。

图6 李超德书画缂丝团扇

3.5 缂丝艺术在围巾、领带中的应用

缂丝围巾多以素地为主,通过直经曲纬的特色展示缂丝围巾的纹理。如以汉代素纱禅衣为灵感的新创缂丝围巾薄纱清透飘逸,缂丝围巾[24]见图7(a);也可将羊绒与桑蚕丝结合制作缂丝围巾,其面料柔软手感丰满。缂丝领带主要形式是将独立花纹应用于领带中,配色比较低调、内敛[19]。

图7 缂丝围巾及领带

3.6 缂丝首饰品

近年来,设计师将缂丝面料应用于缂丝首饰品中,在方寸之间将缂丝工艺与首饰工艺精妙结合,缂丝首饰品[25]见图8。结合缂丝制作的戒指、耳坠、项链、胸针等首饰小巧精致,图案既有抽象的山水也有具象的花鸟。

图8 缂丝首饰品

4 缂丝艺术应用在服饰设计中的思考

缂丝艺术应用于服饰品中,既体现了缂丝工艺的欣赏性又充分展示了其实用性。缂丝服饰品为高端小众产品,外观精致、品质较高,是对缂丝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在材料应用上,缂丝服饰可拓宽设计思路,如改变经纬纱线的原料,将天然彩色羊毛纤维、天然彩色桑蚕丝、石墨烯等新型纤维应用到产品中,增加缂丝服饰品的附加值,拓展缂丝服饰品的功能。

在品类上,缂丝服饰品可再增加产品类别,提升产品外观,增强缂丝服饰品的丰富性。如缂丝丝巾不仅在色彩和图案上更加丰富,还可以增加缂丝丝巾种类,借鉴爱马仕丝巾的外形,做成长巾、方巾、菱形巾、三角巾等。

在工艺上,将缂丝技艺与其他非遗手工艺的结合,如将非遗技艺植物染色扎染与缂丝融合,既能突出缂丝的技艺特色又能展示出扎染的朦胧美。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缂丝技艺传承人群既要坚持特色也要开放包容,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创造出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的作品。

5 结束语

缂丝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缂丝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本文在梳理缂丝艺术在服饰中的应用历史、审美特征、现代缂丝服饰品种类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材料应用、品类、工艺等3个方面将缂丝技艺与现代服饰创新设计相融合,创新服饰设计中缂丝技艺的表达形式与呈现方式,以期现代服饰设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推动缂丝技艺在现代服饰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猜你喜欢
缂丝团扇技法
团扇
手绘技法表现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作品一
扇面作画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织中之圣”藏巷陌
团扇恩深长恋君怀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