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时机 创新举措 造林绿化开新局
——2021年济南市造林绿化改革创新做法

2021-11-26 07:31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田长秋姜昊哲
山东绿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区县济南市整地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田长秋 姜昊哲

2021年以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发展之路,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致力于效,精心部署、市区镇村四级联动,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奋力开创新时期造林绿化新局面,谱写园林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截至8月29日,共栽植侧柏、白皮松、黄栌、刺槐等10 余种苗木970 余万株,造林80072亩,提前近一月完成栽植任务。

一、立足于早,抢抓造林有利时机

突出“早”字,早谋划、早部署,早设计、早行动。提前于2020年11月初将8 万亩造林任务分解到区县;指导各区县对拟造林地块地类属性逐一核实,落地上图,确保造林不占耕地。3月初下发《实施方案编制参考意见》,明确技术标准要求,指导区县编制造林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各区县于5月初完成造林作业设计。春季以植树节为契机,提前在全市安排23 处义务植树点,掀起全市社会造林高潮;雨季及时召开现场会,督促区县提前行动,扎实做好整地挖穴、苗源落实、人力机械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着眼于快,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引入工程化管理思维,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工作开展晚、推进落实慢的区县列为重点督导对象,实行专项督促、台账销号;及时深入基层一线,了解进度、解决问题,上下联动合力推动造林绿化进度。组织开展雨季落叶树容器苗造林,突破雨季不栽落叶树惯例,通过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编制雨季落叶树栽植技术要点,实现常绿树与落叶树同步栽植,为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奠定基础。强化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跟踪气象预报,把握造林主动权,变“等雨造林”为“造林等雨”。

三、落脚于实,提高造林成活率

严格落实先整地后造林要求,对整地不达标的坚决不造林,确保挖穴规格符合标准;采用鱼鳞穴整地,提高雨水收集能力。严格苗木质量要求,大力推广土球苗、容器苗造林,杜绝使用裸根苗造林。指导区县对常绿树采取摘除嫩副梢、合理修剪树形,选择萌芽力强落叶树种截干造林,进一步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要求区县就近选苗,减少长途运输,采取“小车快跑”方式,随起随运随栽;对不能第一时间栽植的苗木,进行假植,并用遮阳网遮盖,减少水分蒸发。要求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开展穴面覆盖,栽植后表层覆土,苗根周围盖草根、压石片等减少蒸发。积极开展以水营林,南部山区用防火串联水泵引水上山浇灌苗木,长清、平阴等区县充分利用山区蓄水设施层级提水抗旱保苗,解决山体造林靠天浇水问题,提高成活率。

四、致力于效,确保年度造林质量

严格落实造林全过程监管,指导区县开展造林前后影像资料留存、矢量数据落地。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造林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造林质量;通过微信群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植树造林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掌握工作动态。出台《年度造林考核评价办法》,从局属单位抽调66 人组成37 个督导组深入各造林镇街实地督查指导,确保造林质量和进度。压实林长责任,及时发布市总林长令和林长巡林通知,督促基层林长加大巡林频次,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济南市将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精神,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发展之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科学开展造林绿化,提高混交林比例,推动造林由“一针独揽”向“混交提质”转变。严格执行国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精准施策,扎实开展造林落地上图入库工作,实现造林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工作可落实、可追踪、可验收。创新开展造林管护,指导区县对新造林地开展补植、松土、除草、扩穴、有害生物防治等抚育工作,试点开展国有林场代管集体公益林,持续强化苗木管护,确保造林苗木“栽得上、保得住”,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努力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区县济南市整地
泸州市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