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驻岛人员心身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2021-11-26 10:46李海燕董天天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身岛礁躯体

李 蓉,李海燕*,董天天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433)

我国南部岛礁高盐、高温、高湿的气候及远离大陆、交通不便等特点,使得驻岛人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躯体疾病患病率较高,睡眠、焦虑等心理问题多发[1]。本研究使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岛礁男性驻岛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男性驻岛人员心身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以便建立干预措施,提高驻岛人员心身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坚守岗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于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10名男性驻岛人员进行匿名调查,他们均驻岛时间>1个月。年龄18~39岁,平均(25.38±4.01)岁。本研究获得岛礁相关部门审批同意,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且排除药物及酒精依赖和精神疾病。

1.2 调查工具①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hinese Psychosomatic Health Scale, CPSHS)[2]:由张理义主持研制,包括13个因子。将CPSHS中各因子分为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两大类,即眼和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家族史为躯体症状因子,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为心理症状因子。另外,掩饰量表(L)为检验CPSHS的有效性量表,将L量表原始分按照公式换算成T分,T<70分表示此问卷为有效问卷。该量表采用两级计分法,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分别记1分或0分,共134个问题,总计0~134分。总量表和分量表分值越高,提示心身健康状况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

②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3]:由肖水源编制,量表分为客观支持(实际的或可见的物质上的直接援助)、主观支持(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个体对各种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3个分量表,总计0~66分,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601。

③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4]:由解亚宁编制,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每个条目记0或1分,共0~20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8。

1.3 调查方法将调查对象分批次集合,由调查员发放问卷并说明填写注意事项,填写完毕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610份,其中607份问卷均T<70分,即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51%。

2 结 果

2.1 男性驻岛人员心身健康各因子与常模[2]比较男性驻岛人员躯体症状(眼和耳、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系统)和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眼和耳、骨骼肌肉、皮肤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表1)。

表1 驻岛人员CPSHS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

2.2 男性驻岛人员心身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得分与心身健康、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得分呈负相关(P<0.05),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心身健康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对心身健康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表2)。

表2 男性驻岛人员心身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2.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水平关系的路径分析本研究的适配度指数0.96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0.903、规准适配指数0.922、比较适配指数0.931,均>0.9,且卡方自由度比为7.521,残差均方根为0.027,<0.05。

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能力(β=0.47,P<0.05),对心身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能力(β=-0.397,P<0.05),积极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能力(β=-0.15,P<0.05),消极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得分有正向预测能力(β=0.21,P<0.05)(图1)。

*P<0.05

3 讨 论

3.1 提高驻岛人员躯体症状关注度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提示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本研究表明,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提示驻岛人员在特殊环境下,经过严格管理和高强度训练之后,拥有更坚强的意志力和心理抵抗力。但是,躯体症状(眼和耳、骨骼肌肉、皮肤)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说明在岛礁高盐、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由于食物供给保存不便、岛礁建设、装卸物资、繁重的军事训练等原因,也会使他们躯体不适,皮肤病、骨关节病等发病率有所提高[5]。这提示需加强对驻岛人员眼部保健、训练伤、皮肤病等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岛礁医院的卫勤保障服务应渗透到驻岛人员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对驻岛人员躯体关注度,改善躯体症状,更好地守护我国南方岛礁。

3.2 提高驻岛人员社会支持程度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较高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社会沟通机制,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疾病发病率,有效预防各种心身问题的发生[6-7]。本次研究中,社会支持得分与心身健康得分呈负相关,提示社会支持是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心身健康得分越低,即心身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有家庭、朋友、同事等,而驻岛人员因为工作的封闭性和特殊性,来自父母、配偶和兄弟姐妹等亲属的影响都是间接的;来自领导、同级或下级的支持对个体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即家庭外支持对驻岛人员心身健康影响更大[8]。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较客观支持对心身健康状态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更加重视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的作用[9]。同时,社会支持属于外部因素,可以人为改善从而使驻岛人员心身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提示在驻岛期间,相关领导应当增加对驻岛人员的帮助与支持,增加其自信程度,解决驻岛人员家庭方面的问题,改善驻岛人员社会支持物质条件基础,丰富社会支持资源,创造主观支持的条件,使支持利用度最大化,从而提高驻岛人员心身健康水平[10]。

3.3 积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中的中介作用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遇到各种挫折和压力等事件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影响心身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1]。南部岛礁地理位置特殊,驻岛人员在特殊岛礁环境下,易采用紧张、愤怒等不易察觉的消极方式来应对[12]。本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得知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能力(β=0.47,P<0.05),对心身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能力(β=-0.397,P<0.05),积极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能力(β=-0.15,P<0.05)。由此可见,积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驻岛人员心身健康,还可通过提高个体对消极刺激的应对能力,降低应激反应,采用积极方式应对各种事件,从而提高心身健康水平。因此,应对驻岛人员进行适当素质教育,改善其负性思维,同时提高社会支持程度,使其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使用积极的方式应对。

猜你喜欢
心身岛礁躯体
我受够了!
体系作战条件下岛礁作战中辅助决策问题研究
现在干什么?
搬家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基于OODA过程的岛礁防空CGF模型
近35年来热带风暴对我国南海岛礁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