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家电企业尽早布局

2021-11-26 06:24张萌
家用电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卖场群体顾客

张萌

老年消费市场空间广阔,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近些年来,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主力,这个观点似乎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消费市场上引导商家关注“90后”“00后”消费群体的建议比比皆是。然而,商家对中老年消费群体的提及则少之又少,比如在家电行业中,母婴专用家电层出不穷,而老年专用家电却是接近空白,显示出行业对老年消费的重视度仍不高。然而,我国老年消费市场正是一片蓝海,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新兴增长点,值得企业重新审视。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达3.79万亿元,但与此同时,老年人亟需的老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供需失衡问题需重点关注。目前,我国很多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显示出成熟化和时尚化的趋势,但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商家的充分挖掘和满足,老年消费仍然面临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消费场景较少等问题。

产品制造端:契合老年需求,精准打造适老型家电新品

针对供需错位等问题,相关企业应针对老年人需求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准确市场定位和精准市场细分,开发设计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老龄用品和服务。具体到家电行业,在产品研发和制造端,家电生产企业要重视细分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使用特点,针对性地搭载适用的功能,开发出性能更优的适老化新产品。还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反向定制产品,精准满足老年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生产企业打造真正契合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家电产品,需要在以下五个方向深入开发:

一是应符合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产品在设计上要采用简单的操作界面,宣传讲解时采用通俗易懂的用词。很多家电产品的功能和指标是英文缩写,比如彩电的HDR、电饭煲的IH加热、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等等,年轻人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就更不适用于老年人。如何将这些好的功能,用符合老年人认知水平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老年人充分理解和学习应用,是企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是应符合老年人的视觉听觉水平。产品在如遥控器、机身按钮等细节的设计上,应使用醒目的字体、颜色鲜明可简单区分的图例标识,从而降低产品对视力的要求,使老年人能够简单直接地分辨,便于选择和操作。此外,语音提示、语音控制等功能可以帮助听觉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更好地使用产品。

三是应符合老年人的肌体运动水平。老年人的手指和腰腿都不同程度的老化,行动较为迟缓,力量也不足。一些需要技巧的手部动作,以及下蹲等动作都会使老年人感到十分不便。如微波炉、洗衣机等产品的按钮,应该降低对手部灵活度和力度的要求,增加按钮感应的灵敏度,使老年人能够轻松操作。像一些需要经常移动或举起的小家电,如电水壶、吸尘器等,在体积和重量上要做得更轻巧,用较小的力气就可以搬动。

四是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对环境的敏感度。企业在产品研发时经常会考虑到婴儿对环境敏感,针对这个痛点而推出的产品层出不穷。同样,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也是薄弱的,企业同样应为老年人提供更洁净的室内空气和饮用水,如空气净化器、直饮机、自清洁空调等,都是符合老年人身体需求的,应在目前的设计上再强化针对老年人的卖点。此外,在产品设计时,还应注重降低家电运行时的噪音,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

五是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消化能力。例如能提供健康食谱的冰箱和烟灶产品,能更精细研磨食材的食品料理机,能制作口感软糯食物的厨用小家电等,都是有老年市场需求的。企业应在目前的产品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产品细分和功能深化。

店面零售端:以用户为核心,提供全流程的适老服务

在家电零售终端,目前很少有卖场可以做到以人群为中心的展示和推广。绝大多数家电卖场的布局,多年以来都是按品类划分楼层和区域,每个品类再以品牌划分展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在顧客购买目标明确,需求刚性的前提下,是比较便于成交的;同时这种整齐划一的规则,也便于连锁企业的所有卖场实现快速复制和形象统一。然而,在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下,更多地强调以用户为核心的体验,家电卖场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相应进行调整。

以老年消费群体为例,如果一位老年人想购置适合自己的家电,需要在卖场里寻找,到每个品牌的展厅里去咨询。他面对每个品牌的导购员,要一遍遍地重复描述自己的需求;有的导购可能告知他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有的导购可能告诉他某某功能也够用,有的导购讲解的内容可能老年人根本没有听懂。老年顾客费时费力又没有获得足够的有效建议,购物体验非常不佳。

面对这样的顾客需求,家电卖场需要以细分人群为中心,主动帮助老年顾客有针对性地选购产品。具体的建议是:在商品管理上,卖场要先一步选择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建立出细分人群适用的产品清单,制作成图文并茂类似于菜单的形式,便于老年顾客快速点单;在陈列上,开辟 “老年专区”主题区,打破品类和品牌的限制,集中产品在专区进行情景式陈列,并配置能讲解区内所有产品的专业导购员;在服务上,老年顾客进店后由店员引导到相应的专区进行服务。通过这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老年顾客能从中享受到贴心适用的产品,亲切专业的讲解,减少了自己在卖场内的奔波,省时省力,提升老年人群的消费体验。零售卖场也可从中受益,既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实度,也可以对顾客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多件成交的机会。

互联网营销端:提高老龄人群参与度,共享网络红利

站在目前这个时点上,恰好以“双11”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商平台上的活动宣传和商品促销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商家为消费者打造了很多有趣又实惠的活动,比如看直播加送赠品、组队拿红包等等,不断激发着年轻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作为商家,在重视年轻群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互联网世界中新兴力量——老年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会使用微信聊天的比例高达98.5%,超八成人群会在微信中发表情包、在朋友圈点赞、接收或分发红包,近七成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显示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跨越过“数字鸿沟”,融入和享受互联网世界。和年轻人一样,老年人群体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全民网络购物节来临之际,老年人群体不应缺位,而应与年轻人一样,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丰富的商品资源和便捷的服务。

对此,一些电商平台也为老年人的消费便利提供了一些针对性的服务。比如不会网上支付的长辈可以利用平台的亲情账号,绑定儿女的账号,通过系统将自己选中的商品通知到家人,由年轻人来支付。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对退休职工进行互联网使用新技能的培训。街道社区等组织开展针对中老年人群体的网络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生活。政府和媒体也在完善网络商品宣传和售后服务的监督机制,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互联网消费权益。

猜你喜欢
卖场群体顾客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豆腐多少钱
影响不大,一、二线会升级运作
曾经最能走量的零售渠道,会被肢解吗?
与现代卖场打交道 渠道商要先“武装”自己
玩转大卖场 系列1:如何防止同类卖场相互攀比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