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21-11-27 14:44梁耀彪邹爱成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8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成型毕业设计

梁耀彪,邹爱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跟踪、调查分析近两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后发现,目前社会、企业较缺乏、最急需的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级技能人才。而通过用人单位和企业对所用毕业大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大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的工厂中有些早已被淘汰,并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以实用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生产实习体系,面向社会和市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应用型院校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1 研究的意义

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参加实践项目训练提高综合技能、工程动手能力。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活用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从而获得职前工作经验,为以后理性选择职业做好准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有些会出现厌学情绪,一方面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另一方面不知道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学习没有目的性,也就没有积极性。如果这时让他们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实践,他们会觉得学的知识不够用,会产生紧迫感,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强化CAD/CAE/CAM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活动既可使学生智慧与知识得到发挥,也是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表现,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参加某项目或课题的研制工作,应用CAD/CAE/CAM软件解决及分析问题,这种作用是传统单独课程教授方式很难达到的。

2 模块化探索

以“模块”为单元,构建满足模具工程项目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系统出发点,以“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为核心,构建满足现代模具工程师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模块”为单元,构建满足模具工程项目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传统以“课程”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成以“模块”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探索以模具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实践实训模式,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以组织典型、实用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或课题为载体,将专业技能目标及岗位能力要求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内容将涵盖产品原理设计、机构设计、控制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设计、零件制造等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学生采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零距离”地接触到实际产品设计制造的全过程。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采用全开放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实训室开放力度,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实践教学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核心,以软件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把模具CAD/CAE/CAM软件应用作为实践教学培养特色和专业学习工具。实践教学内容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能为核心,把提高学生机械CAD/CAE/CAM软件应用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为学生增加更多实践机会。同时,依靠模具CAD/CAE/CAM强大的功能,可以减轻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压力。

改革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实施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科学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实施方式对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就业能力是十分关键的。需改革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开展实践教学外部环境建设。树立从围绕课程教学到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观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实验教学外部环境建设,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实验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合并、重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及实训基地;②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③依托模具协会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④建设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

制定灵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和建立比较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在体系中根据现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突破传统评价标准,积极创新。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原则,只提出评价考核的最低标准,由学生自行选择和设计方案、选购实验材料,使结果达标。

3 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过硬,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强,掌握材料成型原理及技术、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知识,具备先进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装备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过程控制设计能力,能够在材料成型、机械设计制造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与装备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形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焊接方法及设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成型工艺开发与过程控制、成型工艺装备设计、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领域成为工程师或骨干成员。

4 特色与创新

通过典型模具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工程项目综合能力,努力突出“三个展现”“三个突出”,形成实践教学中心的教学特色。

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加强课外研学实践和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参加创新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在课程的组织方面,打破课程界限,按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内容,按实验实训层次建立模块式实验、实训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摆脱单一的理论研究,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就业等紧密融合,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学习、就业和从业的整体能力。

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参照职业技能鉴定的国家标准安排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双证书”名副其实。

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①深入模具企业调研,使学生具备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确定工程项目载体和具体内容。精心设计典型“实例”,融产品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制造、质量检测等子项目于一体,生产出合格产品,训练并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有针对性地编写配套教材,突出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机械CAD/CAE/CAM软件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项目中实施及内部衔接的安排。③该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技术素质,拟采用外引内培、切实有效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培养机制。④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活动如何开展、灵活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形成。

6 结束语

本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又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通过实践研究问题的热情必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结合理论教学,研究与探讨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与实施,为下一步全面实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成型毕业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中国国际金属成型展览会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借蛋还鸡,一方茶园的成型——办事情,得有路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探讨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