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中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2021-11-27 17:02刘莙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9期
关键词:轿厢保护装置特种设备

刘莙

(商洛市市场监管局,陕西 商洛 726000)

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高楼大厦数量增加,电梯成为高层建筑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但电梯作为大型电子设备,需经常接受检验,进行常态化检验,及时发现电梯潜在的隐患,并予以解决,保障乘客乘坐安全[1]。对电梯特种设备的检验,多从电梯空间、紧急报警、上行超速保护等方面开展,为确保电梯安全,需解决一系列常见问题,预见性地做好防护。

1 开展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工作的作用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高层建筑林立是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建设高层建筑也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2]。与此同时,电梯发展成为高层建筑常见设备之一。电梯的推广降低了高层建筑建设门槛,但是其作为反重力原理电子设备,专业性和技术性突出,且一旦停电和发生故障必然影响高层居民正常出行,也可能对乘客安全造成威胁。电梯部分故障可提前预知,部分故障发生前却毫无预警,相关部门要重视电梯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主动肩负起责任,保障用户乘坐安全,同时也为用户上下楼提供更人性化的运输服务。

2 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中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2.1 底坑空间规定

检验电梯往往从底坑空间开始,底坑分机房、井道、底坑、轿厢、层站,机房输出运作力,确保电梯上下行运作;井道及底坑可为控制轿厢保持平衡提供空间。检验人员检验底坑空间,主要测量底部及缓冲器垂直距离,按照专业压缩公式计算[3]。电梯底部多设置着反绳轮,电梯轿厢底部和底坑垂直距离应控制在0.5 m 以上。底坑底并不是底坑底层,水泥台并非最高点,不能以0.3 m 为标准进行检验。轿厢运行到最底部,进行检验维护时需清理轿厢底部钢丝绳防护罩、导向轮护罩、水泥墩缓冲器周围杂物。缓冲器为轿厢承重的关键,要保证缓冲器周围0.3 m 空间距离可靠,清理完后焊接电梯,用焊接角铁固定,避免由于清理缓冲器周围水泥时使电梯质量受到影响。

2.2 紧急报警系统

每个电梯上都配有紧急报警系统,若电梯发生异常,报警系统可及时传递信息给调度部门,便于外界第一时间施展救援。电梯特种设备运行中,若使用错误也会导致轿厢移动异常,困住乘客,因此日常检验时应重点排除紧急报警系统故障。电梯特种设备轿厢内需安装可触报警装置,便于乘客在短时间内迅速报警[4]。检验紧急报警系统时,还要考虑人性化设置报警装置,部分电梯乘客为儿童、残障人士,应在电梯按钮面板设置盲文按钮,并合理设置紧急报警触摸按键位置,将其设计在楼层按钮以下,便于特殊人群及时报警。若电梯匹配建筑为超高层建筑,电梯上升高度超过30 m,需设置连接轿厢和机房应急电源的对讲机,设置对讲机时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多电梯意外事故发生时,轿厢距离底部机房工作人员的垂直距离并未达到30 m,但电梯外部环境嘈杂,机房工作人员很可能无法和轿厢内乘客正常沟通。因此,检验紧急报警系统时,需对电梯实时位置和运输实情进行综合检验,若发现电梯安全性、稳定性已经受到影响,需及时维修完善。

2.3 上行超速保护设备设计

电梯属于垂直运输工具,人体受地心引力影响,若电梯上升速度较快,会导致乘客身体出现不适,因此电梯上行超速属于典型的电梯故障之一。设计人员为电梯设计上行超速保护,会配置专门检验人员执行超速保护复位操作,将电梯各项可能发生的故障全面排除之后,操作电梯正常运转。例如,某商业大厦货梯在限速器安全钳下行超速保护中,启动轿厢,轿厢在向下有氧运动时出现超速行驶状况,此时技术人员需及时处理限速器电气开关,也可通过手动方式恢复开关,也可以让其自动恢复,待一整套操作完全结束之后才可重启轿厢,以此保障电梯运行绝对安全。

2.4 多形式的超载保护设计分析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按照其运行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电磁式、应变式、机械式。而按照超载保护在电梯中安装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机房、轿顶和轿底。以电磁式超载保护装置为例进行分析,电磁式超载保护更加灵活,但是在具体安装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智能确定二比一的循环绕行机房绳头位置,电磁式超载保护装置中的弹簧变化结果可以直接反馈轿厢的整体质量。对电梯进行检验,考虑到种种安全因素,在绳头中往往设置多种钢丝绳,各钢丝绳的张力也并不相同。例如,对某民用26 楼建筑电梯进行检验时发现温度变化及磨损程度不同,电梯电磁式超载保护的弹簧数值也有所变化,其差距不同,因此安装电磁式超载保护装置时受到的约束较多。今后检验电梯时,为提高电磁式超载保护装置安装质量,应对安装方式进行改革,尽可能避免温度及磨损对电磁式超载保护装置造成影响。

3 对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测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为解决上述日常检验电梯特种设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需对日常检验工作进行调整。

首先,应强化对检验环境的管理,检验过程中闲杂人等及时撤离,为检验人员提供安静的检验环境,便于检验人员分析电梯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在检验人员选择方面,应选择具有专业经验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需具有要求的专业素质,持证上岗,并提前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在同伴配合下开展检验工作。电梯安全检验多以小组为单位配合工作,组内人员要及时沟通交流,发现异常及时传递信息,以此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及安全系数。检验完成后,要求检验人员将具体的检验时间、电梯运行状况记录下来,保存为档案,之后出具关于电梯参数及部件调整完整的记录报告。采取档案配合报告的运作方式,可以避免以后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交接不彻底、交接错误等漏洞;各个检验人员需确保电梯参数准确可靠,保障检验工作绝对完整。采用小组合作检验的方式,各个检验人员可以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工作的安全性。相关检验单位为提高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还可以针对具体检验工作设置激励制度,对积极参与检验且认真负责的检验人员给予口头表扬和适当奖金奖励,对不愿参与检验或者检验时马虎大意、消极对待检验的检验人员,则采取通报批评配合适当经济处罚的方式,让其他检验人员引以为戒,同时也要求被罚人员积极对待自身工作。之后还要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业务交流,讨论会议,将所有检验人员集中起来,分享自己在电梯检验当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某些特别案例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经验交流。检验完成后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验收,便于以后对电梯故障情况作长远分析。对电梯检验结果进行验收也是对工作人员的一种考量,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对设备进行反复校正检查,避免出现遗漏,也严禁弄虚作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是电梯日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合理进行检验工作可及时发现电梯运行中的隐患,及时纠正,为乘客的人身安全负责。而通过积极提高检验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可以促进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质量提高。国家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电梯特种设备日常检验的法律法规,检验管理部门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组织检验人员不断学习,构建常态化的人员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日常检验电梯特种设备时,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检验流程,循序渐进展开检验,对自己负责、对用户负责、对自己管辖地区的电梯负责。

猜你喜欢
轿厢保护装置特种设备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极端天气条件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探讨
新一代分布式母线保护装置
电梯轿厢共振风险分析和对策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保护设备CIM扩展模型研究及在智能故障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开车门保护装置
冶金企业特种设备常见隐患
一种汽车防撞保护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