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诊断在激光加工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1-11-27 17:02周婷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9期
关键词:激光职业院校加工

周婷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 武汉 430205)

1 激光加工教学概述

激光加工专业主要为现代加工制造业培养激光加工专业人才,有着很强的技术性。激光加工教学中要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激光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维修维护、设备组装、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等相关专业技能。激光加工是无接触式加工,工具不会与工件的表面直接摩擦产生阻力,所以加工的速度极快,加工对象受热影响的范围比较小。由于激光束的能量和光束移动速度均可调节,因此激光加工可应用于不同层面和范围。

激光技术指依据一定的原理,改变激光振荡或激光辐射的参数,使之适合某一目的的技术,激光技术的核心是激光器,根据激光器的不同,激光加工设备有所不同。常见的激光加工设备包括激光美容仪、激光雕刻机、激光打标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激光加工专业学生需掌握这些设备生产制造、使用维护等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理论和实践操作,基本可以开展激光加工设备的相关工作,可以对激光加工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激光加工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2 教学诊断概述

教学诊断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诊断和反思,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目标是引导师生提高质量意识,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建立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督导为主体的常态化的监控、反馈和改进系统,深化学校的质量内涵,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1]。一般而言,教学诊断有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思想诊断、行为诊断、教学设计诊断、课堂教学诊断、作业测评诊断等。

思想诊断,主要是对教师的思想状态进行诊断,分析教师行为,诊断教师的思想是否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

行为诊断,既包括教师的工作也包括教师的生活,观察教师的行为是否存在偏差,比如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等。

教学设计诊断,是诊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因材施教,是否充分关注了学生对实际世界的体验和感受,是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课堂教学诊断,诊断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很好地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学生的认知是否得到提升,学生是否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和成长的快乐等。

作业诊断,设计作业诊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障碍等。

3 教学诊断在激光加工教学中的重要性

激光加工教学做为职业教育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学诊断的目的则是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诊断,掌握现阶段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升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教学诊断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采用教学诊断方式,改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学目标也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则成为就业的重要前提。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树立起质量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并且需要千方百计地提升教育质量。为了提升教育质量,需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对比教学的效果,分析出自己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做出调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教学课堂反馈资料,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中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面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多数学生在学校有混日子的情况,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难题。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带动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做中学,做中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实践教育,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统一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除了购买一批新的激光加工设备外,也开发了一套虚拟仿真软件,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前就能将设备内部构造和操作顺序铭记在心。另一方面需做好教学活动的诊断,诊断教学活动是否存在脱节,也就是理论和实践是否脱节,根据激光专业1+X 的考核标准,确定学习活动,同时与企业保持联系,更好地掌握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其实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职业平淡和倦怠。如果长期重复地“教知识”,教师难免会产生职业厌倦,发展动力不足。教学诊断可以清晰看到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不足。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总结分析一些优秀的教师经验和行为模式时发现,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提高教学诊断能力的过程。教学诊断通过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课堂教学进行诊断,让教师清晰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同其他教师存在的差异,自觉地加强专业知识的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弥补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诊断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教师个体努力外,还必须开展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企业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平台。

4 教学诊断在激光加工教学中的推进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到,教学诊断工作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职业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既是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也是对学校内部保障人才培养制度体系的完善[3]。

教学诊断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的共同发展。职业教育领导班子需支持教学诊断活动,构建良性的诊断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4]。具体推进措施如下:首先,职业院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工作,各部门配合教学诊断工作开展。在院校内部,做好教学诊断的统一规划和安排,明确诊断的步骤和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内部质量体系,制定诊断方案和改进措施,常态化查找问题,及时改进和提高。领导团体做好教学诊断的监督工作,保证教学诊断有效落实。其次,定期做好教学诊断汇报工作。对于诊断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各科室必须加以配合,共同推动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最后,做好诊断报告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学校对教学诊断的各项报告进行整理,比如教学自我诊断、人才培养数据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等,将这些数据整理和收集,建立起教学诊断的档案资料。

5 结束语

教学诊断改进工作是一项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度建设,对中职院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提升是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契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化的人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均存在某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水平不高。因此,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必须做好教学诊断工作,审视、反思教育,及时作出整改,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为了保证教学诊断效果,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支持教学诊断工作,做好校内的统一规划,各部分配合教学诊断工作,并做好相关报告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保证最终的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激光职业院校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激光3D长绳
神奇的激光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