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24h动态血压监测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评价

2021-11-27 11:46谢桂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标准差收缩压负荷

谢桂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发生之前的阶段,高血压前期人群相较于正常人的血压水平较高,且其自身伴有多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若不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危险因素控制,则较易导致血压水平升高,引发各种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因此,加强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水平的监测对高血压的发生预防十分必要。大量研究显示,体质指数与血压水平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即体质指数越高者,其血压水平波动越大。24h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反映体检者的24h具体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更好反映病情。本研究主要对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24h动态血压监测水平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作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高血压前期体检人员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BMI(体质指数)的不同分组,即正常组(n=53,体质指数18.5-24.05kg/m2)、超重组(n=59,体质指数24.05-28.05kg/m2)、肥胖组(n=51,体质指数>28.05kg/m2),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糖、24h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其检测的结果分析。纳入标准:(1)确诊处于高血压前期状态;(2)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功能严重异常者;(2)精神或智力障碍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者;(4)高血压疾病史者。

1.2 方法

1.2.1 24h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监测仪实施监测,即在8:00-22:00,每30min进行1次血压测量,22:00-8:00,每1h进行1次血压的测量,同时测量白昼血压变化标准差、白昼血压平均值、24h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

1.2.2 生化指标检测以自动生化仪对体检人员的肌酐、甘油三酯、血糖、血脂等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体检人员一般资料、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三组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性。

(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2)24h动态血压:即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变化标准差、白天收缩压变化标准差、夜间舒张压变化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化标准差、白天舒张压负荷、白天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

(3)生化指标:主要为血糖、甘油三酯、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行F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分析

三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分析(±s)

表1 三组一般资料分析(±s)

?

2.2 三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

超重组、肥胖组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舒张压变化标准差、白天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白天舒张压变化标准差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表3。

表2 三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s,mmHg)

表2 三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s,mmHg)

?

表3 三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s)

表3 三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s)

?

2.3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分析

超重组、肥胖组体检人员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超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分析(±s)

表4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分析(±s)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工作等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高血压前期是处于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阶段,此阶段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其血压水平的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此更好地预防高血压[3,4]。

本研究表明体质指数越大,对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血脂、血糖影响越大。24h动态血压检测可反映机体昼夜血压变化趋势和总体情况,提供多个时间点的血压检测值,能够更明确诊断高血压,且受到安慰剂、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小,排除人为因素所致血压水平升高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体检人员谷峰比值的血压水平,更加利于临床高血压的诊治。超重、肥胖是影响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前期人群其血压水平与其体质指数之间关系密切,且其体质指数越大,相应血压水平、血压波动、血压负荷越大。因此,加强高血压前期人群24h动态血压水平的监测,能够反映出降低体质指数对血压水平控制的作用[5,6]。超重和肥胖会导致机体内脏分泌过多脂肪组织,对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心排血量、血容量增加,从而使血压水平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水平与体质指数之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体质指数越大,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波动越大,可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来对体质指数控制,以此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标准差收缩压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订正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生如夏花
过程能力指数法在改进中小学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