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究

2021-11-27 16:27郭亚军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低值耗材医用

文/郭亚军

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是医院长久稳定发展的必然道路。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用耗材上管理工作疏漏,致使低值耗材浪费严重,如果不对其加以严格管理控制,则会使之成为阻碍医院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医院只有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才能避免低值耗材浪费。

1 医院医用低值耗材研究现状

医用低值耗材虽然单位价值低,但是由于临床消耗量大,所以其整体价值并不低。因此,医院应当加强对低值耗材管理的重视,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减少低值耗材浪费,从而在节约医用成本时增加医院收益[1]。就当前研究结果分析,很多医院对低值耗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用长远眼光对待低值耗材管理,甚至没有将低值耗材放入医院管理体系中,致使低值耗材管理缺失,医用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低值耗材消耗量大,所以理应纳入医院管理体系。院方要对低值耗材管理引起重视,并且在管理上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改进并完善管理体系,对低值耗材的采购、使用、销毁等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促进医院管理向着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 医用低值耗材管理现状

2.1 耗材使用与收费管理不明确,致使部分耗材没有收费

由于医院收费需要通过医生医嘱进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护士使用低值耗材没有通过医生医嘱纳入收费管理,并且护士遵照医嘱对病人进行护理工作,医生不清楚具体护理流程,会导致没有对耗材收费。除此之外,有些耗材没有规定进行收费,从而导致耗材使用和收费相脱节,增加医疗成本。

2.2 耗材种类繁多,人工识别局限性致使收错费用

低值耗材种类繁多,型号、规格各不相同,并且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根据护士经验对其规格、型号进行判断,无法避免识别错误,从而导致使用型号与收费型号不匹配,造成收费错误现象。

2.3 管理缺失,责任划分不具体,导致耗材浪费

医院对低值耗材疏于管理。低值耗材种类繁杂,价值低,在医院管理中常被忽略。很多医院只有一级库管理,没有突破人员、管理模式限制建立二级库管制,致使低值耗材管理缺失。由于没有进行责任划分,使科室在使用低值耗材时不加节制,造成低值耗材浪费[2]。不仅如此,长时间未使用的低值耗材也无人问津,直到其超出使用时间范围,造成严重耗材浪费。

2.4 低值耗材的直接使用人,缺乏管理积极性

医院对于低值耗材管理主要分管给护理部门,但是由于医院收费体系不完善,致使护士使用低值耗材,而其费用却计入相关科室,所以护士不属于低值耗材责任管理人,从而在工作中积极性降低。例如,护士进行扎针时,由于积极性不高且业务不熟练,致使扎针工作重复进行,但是收费时只收一个针头费用,造成低值耗材严重浪费。

2.5 部分耗材规格型号与实际不相融,致使耗材浪费

由于医院管理缺失,所以导致耗材采购方面不了解临床使用标准,甚至没有及时补充医院所缺耗材,从而导致耗材规格型号不符合临床使用标准,造成耗材大量浪费。比如,在采购无菌纱布时,临床上对无菌纱布使用要求是专人专用,所以如果采购一包中含有多片纱布规格的产品,就会造成每包纱布只用一片的现象,导致低值耗材浪费。

2.6 没有对病种匹配耗材使用,致使监管流程脱节

由于医院不重视低值耗材管理,所以并没有建立健全低值耗材与病种的匹配标准,同时对低值耗材使用额度也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不仅如此,医护人员轻视低值耗材价值,对科室具体使用情况不作了解,科室对耗材不进行统计管理,随用随取,也会导致低值耗材使用监管流程严重脱节。

3 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策略

医院低值耗材管理精细化是对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于大型三甲医院而言,控制低值耗材使用成本,不仅仅是对采购价格和使用数量进行控制,更主要的是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医院耗材管理监督机制,明确耗材使用责任划分、优化耗材采购、使用流程,从而细化耗材管理工作,减少资源浪费。

3.1 建立健全耗材管理机制

实行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就要完善耗材管理机制,在建设耗材管理机制方面,应当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此外,医院还要对耗材管理工作进行多角度分析设计,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使医用低值耗材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3]。不仅如此,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还要将耗材管理与临床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增加耗材管理部门与临床工作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临床耗材使用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3.2 强化低值耗材管理系统性

医用低值耗材实行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管理系统科学稳定的运行。因此,只有强化低值耗材管理才能使其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只有管理体系科学,才能促进低值耗材规范管理。不仅如此,医院还应加强管理部门全局观念和责任细化。管理部门应当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耗材规格、数量、使用情况,协调耗材使用,强化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系,使耗材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3.3 明确责任分工,实行考核制度

低值耗材管理需要护理人员和科室医生共同完成,将管理责任同时划分给护理人员和科室医生,使医院建立双责任主体管理模式。并且,医院还需要实行考核制度,避免责任缺失。在对科室医生考核上,可以通过增加科室成本率考核比例,而对于护理人员,则可以规划低值耗材考核目标,从而推进双重考核体系落实。具体考核方法如下:首先,对于需要收费的低值耗材,要进行合理收费,确保耗材成本和收入合乎标准,同时还要确保收费不遗漏,不出错[4]。其次,对于没有规定收费耗材,要计算使用额度,在规定额度内进行消耗,从而避免浪费。在考核上,对护理人员实行专项、定期考核,而对于科室医生,要根据耗材使用情况和科室收入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如果科室收入增长且耗材使用减少,则予以相应奖励。

3.4 对低值耗材进行用量分析,明确使用额度

在耗材采购方面,医院应当成立以耗材采购管理部门为中心,护理部门、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部门为主体的专项管理小组,对临床各科室和各病种使用耗材的规格、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对耗材使用进行规范,明确耗材合理使用额度。不仅如此,采购部门还应当对比多个企业耗材质量,选择最优耗材,对于价格过高的耗材,还应找到其替代品,降低采购成本。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对用量多,规格杂的耗材进行整理归纳,减少耗材不合理消耗,减少医疗成本浪费。

3.5 建设二级库,细化低值耗材管理工作,加强低值耗材信息化管理

细化低值耗材管理工作,建立二级库管理,对低值耗材的细化管理要涉及使用人员、领取时间和领取数量。要做到账面与实际相符,并且要根据低值耗材使用时间长短进行耗材发放,避免耗材囤积导致过期。不仅如此,还要及时记录各科室低值耗材的领取数量和消耗数量以及相关收费数据等,从而为医院的产品、价格和成本管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3.6 整合物资供应,低值耗材条码化管理

对低值耗材进行条码化管理,避免对其规格、品种使用错误,造成漏收费或不收费现象。医院应整合物资供应链,在采购上明确各科室和病种适用哪种类型和规格的低值耗材,提高低值耗材与科室和病种的匹配度,减少医护人员因了解耗材种类、规格而浪费时间,避免收费错误等问题[5]。

此外,还要对医院方面一级库和科室方面二级库进行管理,明确各类库的储存权限,加强对各级库进行类别、条码、数量管理。比如某一科室对某种低值耗材需求量大,可以通过院方一级库调配归科室二级库管理。但是在管理中还要了解耗材品种、规格,明确责任管理。

不仅如此,在低值耗材管理上还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降低耗材类型、规格。对科室耗材使用限额进行明确规定,并且严格监管耗材条码、领取科室以及领取人权限,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避免耗材浪费。

3.7 统筹全院低值耗材,消耗科室库存

通过对全院低值耗材统筹管理,对不常用耗材进行统计,从而消耗科室库存,使耗材闲置成本降低。护理部门和科室之间形成独立的耗材管理体系,护理部门对护理耗材专项管理,而科室库存尽量减少或清零,避免耗材限制造成的成本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还要控制科室二级库总量,并将其与考核连接。

3.8 利用信息监督,优化使用流程

医院要进一步深化低值耗材管理体系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监督水平。系统通过对耗材数量领取情况记录,对于领取量较高的耗材及时发出信号预警,并且进行相关检查,查明低值耗材使用量激增原因。同时还要规范耗材领取流程,避免耗材浪费严重,增加医疗成本。

4 结束语

医用低值耗材虽然单位价值小,但是由于其使用量大,所以整体价值相对较大,如果医院不重视低值耗材管理,就会造成低值耗材浪费严重,医疗成本增加,进而导致医院效益减少,且不利于医院长远发展。因此医院只有提高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低值耗材管理系统,明确耗材使用规范和流程,细化耗材使用责任划分,加大耗材使用监管力度,才能保证耗材使用合理,从而避免医疗浪费。

猜你喜欢
低值耗材医用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医院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究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手术室低值耗材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75%医用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