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1-11-27 16:27刘原媛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中医药群体

文/刘原媛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数量占比为18.1%,预计进入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数量占比将超过25%。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未来需要全面发展老年护理工作,推动中医护理的有序发展[1]。但从当前中医养生的发展状况来看,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群体对于中医养生的了解不足,当前相关部门也并未针对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导致现有的中医养生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1 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分析

中医养生理念通过多年的宣传推广,社会各界对于中医养生的接受程度、认知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对于中医养生的需求呈现为不断增长的态势,但大部分老年人群体对于中医养生概念的认知不足,仅仅停留于表面认知,未能深入了解有关知识内容,导致其在生活中采用错误的认知理念。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可知,当前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医养生服务的内容需求,主要包含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用药指导、体质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另一方面,中医养生服务模式的需求,老年人群体更倾向于获取上门服务,抑或是社区能够提供集体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等[2]。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类型的慢性病,诸多患者每日都需要服用2~4种药物,而老年人群体对于药物的了解不足,用药依从性不够理想,生活中极为容易存在不按剂量用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行为,不仅导致慢性病治疗受到负面影响,同时也导致患者用药安全受到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老年人认知功能表现为进行性衰退现象,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生活中还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致力于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老年人群体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中医养生护理,以此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行为规范。

而从当前开展的中医养生服务来看,当前主要是通过临床、义诊等途径来进行中医养生理念的宣传,宣传途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一些专门提供中医养生服务的社会机构,其收取的费用相对较高,难以满足老年人中医养生需求。除此之外,由于当前中医养生服务的开展力度还不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未将中医养生服务纳入进来,单纯通过自费的方式,诸多老年人群体往往难以接受。

2 应对措施与建议

2.1 优化调整中医养生服务价格

中医养生服务本身不仅需要兼顾经济性,同时也需要兼顾一定的公益性,只有切实保障中医养生服务的价格合理,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需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中医养生服务开展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医养生服务价格体系,针对收费标准进行完善:首先,针对中医养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的规范,按照“整体控制、削峰补谷”的基本原则,全面核算当前的中医养生服务项目成本,针对中医养生服务价格进行优化调整,切实保障中医养生服务定价的规范性、合理性。其次,老年人群体本身的差异性,其对于中医养生服务方面的价格接受情况也存在差异性,相关部门需要综合参考不同中医服务项目情况,结合老年人群体收入进行服务项目层次的划分,致力于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的中医养生需求。最后,全面推进中医养生项目的研发工作,政府应当积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引导有关机构进行中医养生理论、方法的科研工作,切实推动中医养生行业的有序发展。

2.2 加大中医养生宣传教育力度

对于当前中医养生宣传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结合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加大中医养生宣传教育力度,让老年人群体获取更多的中医养生知识。具体来说,老年人群体信息获取途径主要包含电视、广播节目、微信公众号,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上述途径进行中医养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将中医养生知识制作为老年人群体喜欢的模式,提供文字版、图文版、视频版的宣传模式,同时定期组织医院专家进行社区讲座,切实提升老年人群体的中医养生认知水平。

2.3 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中医养生服务机构

正如上文所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要想满足老年人中医养生服务需求,就必然需要创办更多的中医养生服务机构,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群体不断增长的中医养生需求。对政府来说,应当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创设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各种服务机构,如康复理疗、保健按摩、药膳、药物等,切实满足老年人群体的中医养生保健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完善中医养生机构服务标准、中医养生操作规范、技术目录等,以此来引导中医养生服务相关的规范、标准,保障中医养生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3]。

2.4 围绕医保政策完善加强中医养生支持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但从中医养生层面来看,当前在中医特色技术诊疗、中药饮片等于当前医保政策之间不够匹配,诸多中医诊疗项目并不能够顺利纳入医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养生服务的开展[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未来需要不断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5]。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要求,推进中医药服务价格机制建设,围绕当前中医药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针对中医药相关的细节进行完善,保障中医养生服务能够顺利融入全民医保,解决当前中医养生服务所面临的费用过高问题,使得更多的老年人群体能够获取自身需要的中医养生服务。

2.5 加大中医养生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中医养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医养生服务职能、覆盖范围的不断拓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但从当前中医养生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现有的中医养生专业人才整体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规范的管理模式,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中医养生方面的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显然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大众不断增长的中医养生服务需求[6]。与此同时,当前全面提倡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其需要一批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实用型医学人才,而从当前中医养生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实用型医学人才还存在巨大的缺口。针对上述问题,当前首要任务在于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全面加大中医养生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首先,积极规范中医养生行业人才准入制度,针对“中医养生师”门槛设置进行完善,从顶层设计方面针对行业规范进行限制,以此来保障中医养生行业人才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其次,建立健全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针对科学制度、培养目标进行不断的规范,综合参考中医养生行业发展趋势,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数据针对中医养生行业进行细分,以此来规范市场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政府应当积极为社会相关人才提供中医养生方面的培训教育机会,针对中医专业人才、全科医学人才、健康医学人才等现有人才进行规范的培训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专业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系统掌握中医养生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对于中医养生服务机构来说,当前可以主动尝试与各个中医院校进行深入的合作,开展定向专业人才培训教育模式,致力于提升中医养生专业人才的就业率,使得各个中医养生专业在社会的认可程度得以不断提升,让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中医养生领域。对于中医养生服务机构现有的人才队伍来说,可以尝试引入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模式,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院校委培等途径,促进现有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来满足中医养生行业当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3 结语

总的来说,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老年人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对于中医养生服务的需求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但从当前中医养生服务的开展情况来看,显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优化调整实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老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中医养生需求,针对老年人群体中医养生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优化调整中医养生服务价格、加大中医养生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中医养生服务机构、围绕医保政策完善加强中医养生支持、加大中医养生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推动中医养生行业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中医药群体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