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丝疵点和泛白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021-11-27 03:26赵国君
化工时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油剂疵点拉丝

赵国君

(齐齐哈尔大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1 疵点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疵点:外观有明显缺陷的丝束,常见的疵点有并丝、熔丝、胶块、粗纤维。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1 机械原因

1.1.1 设备刮丝

一般为毛球型疵点,这是偶然和无规律的,需要密切监控丝束质量指标和外观情况,发现问题后,需从纺丝箱开始,逐段排查,找到产生刮丝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1.1.2 定型机机头

定型机机头运转状态不好,震动大,易造成硬结性或孔洞型疵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在生产平稳连续运转时间较长后出现,发现后要及时测量机头辊间隙和侧间隙,检查轴承情况,停车进行处理或更换为备用良好的机头。

1.1.3 改型卷曲机机头

卷曲机运转较长时间后,上下辊和刀之间的间隙及侧板附近,夹丝严重,辊运转不灵活,易产生疵点,发现后,应停车后处理夹丝或更换为备用良好的机头。

1.2 其他原因

1.2.1 定型机入口辊负荷

原调温调湿机出口丝束路径长,定型机入口辊负荷较大,丝束打滑及定型机震动情况较严重。通过调温调湿机出口的丝束路径改造,大大降低了定型机入口辊的负荷,对平稳拉丝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丝束打滑及定型机震动,对降低疵点有利。

1.2.2 上油效果

原稀油剂系统下料管线易堵,造成上油槽液位偏低,影响上油效果,易出网状疵点。通过对稀油剂下料管线加粗改造后,保证了上油槽液位和长周期运转,使丝束能完全浸没在油剂中,保证了上油效果,减少了疵点的发生。

1.2.3 油剂质量

油剂质量包括油剂自身的质量(如油剂中抗静电剂、柔软剂、润滑剂质量和配比是否合适),还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油剂质量,避免配制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使油剂变质而影响油剂的性能。如油剂(43%或84%)在预热槽进行预热和在浓油剂配制罐进行配制时,温度设定和时间长短对油剂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如使用进口油剂时,预热槽温度在70 ~75 ℃,浓油剂配制罐设定温度为80 ℃,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对疵点有影响,丝束疵点指标良好。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在使用国产油剂后,丝束疵点指标变差,有时成为丝束降等的主要因素,经过认真分析,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一是将原补入稀油剂循环系统的高温0.4 MPa 冷凝液改为其它利用,避免高温热水对油剂品质和性能产生影响;二是将油剂循环补加水由软化水改为脱盐水,提高油剂系统用水水质,避免各种杂质对油剂系统的累积影响;三是将油剂预热槽温度由70 ~75 ℃,降为60 ℃,将浓油剂配制罐温度由80 ℃降为60 ℃,以避免油剂在配制过程中可能的变质;四是原进口油剂属阳离子型,使用阳离子消泡剂,油剂槽内无悬浮杂质,丝束上油效果好,无疵点。而使用国产阴离子油剂后,发现上油槽内悬浮状粘稠物质较多,挂壁现象严重,经过分析,认为是使用阳离子消泡剂所致,更换使用阴离子消泡剂后,上油槽内粘稠状杂质消除,对保证油剂品质和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4 套子丝

套子丝是由于F12 压水不均,造成丝束在一烘中收缩不一样,使丝束带一侧或两侧丝下垂,或者是丝束在F13 铺丝时,丝束带某一侧部位丝束所受拉力不同,造成额外牵伸,进调温调湿机时,若工艺参数达不到要求,造成收缩不好,产生套子丝。

1.2.5 定型机机头棍压

不同的辊压,对拉丝效果明显不同,若辊压低,拉丝产生打滑现象,易产生辊压。而辊压适中时,拉丝有力,不易产生疵点,而辊压过高时,则易损失丝。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定型机辊压与疵点关系分析

1.2.6 前纺来丝束中夹有胶块或结头

由于喷丝头或与连接管线接头漏胶,胶块进入丝束中,在定型机入口挤压而造成疵点。另外,加纺位时,在溶剂牵伸处打小结时,结头在定型机入口辊挤压也会产生疵点。

2 泛白(失透)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丝束泛白又称失透,是指纤维内部结构差异过大,产生空洞后使纤维失去透明的现象。湿法纺丝所得纤维,由于在成形过程中,溶剂和沉淀剂(水)相互扩散而引起结构不均匀,以及由此而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大小不等的孔洞及裂隙结构,这种纤维若不经致密化处理,则出现泛白或失透现象。

干燥致密化就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干燥,干燥时由于水分逐渐蒸发,从而在纤维微孔中产生一定的负压(毛细管压力),同时大分子链段微孔半径相应地发生收缩,微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导致分子间作用力急剧上升,最后达到微孔融合。

2.1 调温调湿机循环风量小

若以230 m/min 纺速,18 纺位,丝束总旦数为142.8 万旦,调温调湿机链板上丝束薄,较小的循环风量即可吹透整个链板上所有丝束,丝束干燥致密化效果好,无死角,出调温调湿机丝束无泛白现象,质量好,丝束收缩好,定型机拉丝速度低。

若生产条件为230 m/min 纺速,23 纺位,丝束总旦数为182.5 万旦,调温调湿机链板丝束厚,若同以前一样的循环风量,则循环热风不能吹透全部丝束,存在有死角,热风吹不透的地方,干燥致密化效果差或者没有致密化,造成泛白现象较严重,丝束收缩效果差,定型机入口拉丝速度快,对上油效果和定型设备本身都不利。

通过调整循环风机挡板开度,加大循环风量,使热风能吹透链板上所有丝束,干燥致密化效果好,丝束收缩好,缩率可达到14% ~15%,达到较理想状态,定型机拉丝速度明显降低,由215 ~230 m/min 降至195 ~205 m/min,保证了上油效果,减轻了定型机的工作负荷,对定型机长周期平稳运转有利。

2.2 铺丝效果

由于备件质量或装配质量差,调温调湿机、铺丝机气缸滑道运转一段时间后, 造成F13 机头摆动过程中快慢不均,使链板上丝束厚薄不一,厚的地方,热风吹不透,造成干燥致密化效果差,使丝束收缩不好,缩率一般在9% ~12%,影响上油并加大了定型机工作负荷。通过对气缸滑道密封件进行改进,并合理控制润滑油加入量和加入部位,大大提高了气缸滑道的工作质量和长周期运转,铺丝效果明显提高,保证了干燥致密化效果。

另一方面,铺丝时要调整气缸滑道两侧限位,保证丝束覆盖整个链板,不允许边缘有缝隙,避免循环热风短路的发生,使丝束能够进行良好的干燥致密化。

2.3 风门开度与干湿球温度

若各区进排风门开度或干湿球温度达不到要求,将影响干燥致密化效果。一般一区进风风门全开,其它各区进风风门关,一区排风风门全关,二区排风风门微开,其它各区依次开度增大,若干燥致密化效果不好,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风门开度。若干湿球温度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调整,保证干燥致密化效果。

3 结语

3.1 疵点

经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丝束疵点、包括短纤疵点指标明显改善,采取措施前一级品率80.5%,采取措施后一级品率94.48%,说明上述措施是有效的。

3.2 泛白

通过采取提高调温调湿机循环风量和提高FI3铺丝机气缸设备质量及控制好风门、干、湿球温度等措施,使丝束泛白情况明显好转,丝束在调温调湿机内收缩达到14% ~15%,使定型机拉丝速度由215 ~230 mw/min 降至195 ~205 m/min,减轻了定型机的工作负荷,对定型机长周期平稳运转有利。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油剂疵点拉丝
基于Cascade RCNN 和二步聚类的织物疵点检测
夹杂物对Q195b 拉丝材断裂行为的影响
基于总变差的织物疵点分割方法
喷丝板疵点检测系统设计
气体密度调控激光拉丝太赫兹辐射机理
氨纶丝油剂的选择
基于FPGA的图像疵点处理设计与实现
行业呼唤高品质纤维专用油剂
钢丝生产中的硬质合金拉丝模
化纤油剂配制过程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