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浊高藻原水的净水工艺选择及运行效果探讨

2021-11-27 01:51李义顺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絮体构筑物原水

李义顺

福建省水务发展集团东山水务有限公司,中国·福建 漳州 363400

1 概述

本项目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岛县,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淡水资源贫乏,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原有的供水设施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新建水厂势在必行[1]。

根据原水水质历年的浊度检测资料年平均值小于十度约330 天,大于十度约35 天。水源靠引水定时补充入水库,水流动性差,极易造成季节性藻类的快速生长,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原水,由于浊度低,絮凝效果极为不佳,矾花细小松散,影响沉淀池的沉淀,加大滤池的负担,再加上藻类的增加,矾花带有粘性,容易造成斜管孔洞堵塞,同时也影响滤池的过滤,严重时滤池需不断反冲洗。为了水质达标,我们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加很大[2]。因此,在筹备新水厂建设的时候,针对原水水质的特点,和多年的处理经验及教训,广泛学习,探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水处理的运用,通过比较论证确定处理这种原水条件的净水工艺方案。

2 净水工艺的流程

针对原水水质特点,从加强原水絮凝效果入手,在常规净水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一是利用配水井对原水预曝气;二是引入回流泥渣增加原水浊度[3];三是采用机械搅拌增加混合效果。最主要是采用微涡流絮凝反应器这种新技术,新材料高效率增强絮凝的效果。其中,净水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净水厂工艺流程示意图

3 主要净水构筑物的参数

①配水井4.6m×4.6m×5.1m,使两组独立净水构筑物均衡配水。

②混合采用机。

③械搅拌,混合时间小于5s。

④絮凝采用微涡流反应器,絮凝池絮凝时间为8min,有效水深4.9m。

⑤沉淀采用平流式,水平流速13.2mm/s,有效水深3.0m,沉淀时间1.6h。⑥过滤采用V 型滤池,设计正常滤速7.5m/h,强制滤速9.2m/h,有效水深3.5m,采用汽水混合反冲洗,周期为24~48h。

⑦净水剂采用碱式氯化铝,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按常规生产工艺要求投加[4]。

4 各净水构筑物在实际运行中作用及探讨

工程经过运行调试,出厂水的水质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要求,高效节能,运行稳定,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论文主要针对净水工艺构筑物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如下探讨。

①配水井起到稳压,均衡配水的作用,在原水浊度较低,通过回流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活性泥渣,提高原水的浊度,同时配水井的溢流曝气提高水中的含氧量,降低水中藻类含量,为处理好低浊多藻的原水提供重要的支持。

②机械搅拌可以快速将净水剂和原水混合,为絮凝反应创造条件,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运行不稳定,可靠性差,建议在以后的改造中采用静态管道混合器[5]。

③采用微涡流絮凝反应技术。是中国目前比较先进絮凝反应技术,工艺性能先进,结构科学合理。通过实际运行,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微涡流净水工艺就是利用微涡流絮凝反应器反的微涡流反应,接触絮凝。当水流穿过微涡流絮凝器壁面的大量孔洞时,形成无数微小旋涡,根据现代混凝理论,微涡旋有利于水中细小颗粒的迁移与碰撞凝聚,提高反应效率。其中,由于微涡流絮凝器为空心壳体,内部流速小,大量较大粒径的絮体(矾花)在微涡流絮凝器内积累悬浮于水中,悬浮的絮体称为泥渣,泥渣对细小絮体产生吸附作用——即接触絮凝。

此外,微涡流絮凝器还具有防止水流短流、使水流均匀分布以及提高流速梯度等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絮凝效率高。微涡旋流动可大大提高絮凝反应效率,絮凝反应时间可以缩短到8min,意味着与原有净水工艺相比,产水量可以提高1 倍左右,占地少,投资省。

第二,提高出水水质。由于微涡流絮凝反应器内部的接触絮凝作用,形成了立体的接触絮凝区,使絮体(矾花)质量得到改善,沉淀效率提高,出水浊度稳定在2NTU 以内。

第三,抗冲击能力强。传统净水工艺对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采用微涡流絮凝反应器后,由于絮凝器内部积累的大量活性絮体的缓冲作用,使净水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大大增强,低浊和含藻类多的水处理难题也基本得到解决。

第四,施工简单。微涡流絮凝反应器为空心壳体构造,采用乙丙共聚塑料制造,无需安装,直接投入池中使用,施工简单方便。施工期短。微涡流絮凝技术也适合对传统工艺净水构筑物的改造,只需对原构筑物的内部设施稍加改动,就可投入使用。

第五,运行稳定、药耗低。微涡流絮凝反应器内腔絮体能长期保持,涡流反应区外的絮体泥渣可以全部排除,因而排泥操作可以简化,运行更稳定。由于微涡流造成混凝剂高效扩散,提高了混凝剂利用率,同时,涡流反应器腔内大量絮体活性得到充分利用,这使得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混凝剂消耗量明显低于传统工艺

第六,长期经济效益。采用微涡流絮凝技术后,絮凝剂与自用水量消耗大大降低,微涡流絮凝反应器可以长期使用,不必像网格反应池一样定期更换网格,因而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出水质量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的。

但在运行中,也存在发现球体易积泥,清洗不便,费工费时,需要加强清洗设施。因此,有必要在以后的运行中进行以下改造:

第一,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过负荷能力强。但池内有柱子支撑集水槽,造成池底排泥死区多,排泥不彻底,建议在工艺布置或吸泥机选型加以改进。

第二,V 型滤池是目前广泛使用,出水效果好,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技术比较成熟先进。

第三,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取,原料采购方便,配制简单,消毒效果好,对于藻类较高原水的预处理也比用液氯要好。

5 结语

该净水工艺使低浊多藻的原水水质处理难题得到基本的解决。由于强化絮凝的效果,降低沉淀池的负担,提高滤池的产水量,延长滤池反冲洗时间,同时废水回收利用,减少废水排放,节能高效。加药量和消毒剂用量有所下降,出厂水质优良,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猜你喜欢
絮体构筑物原水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水泥-石灰石粉浆体絮体生长多重分形特征
絮凝调理对疏浚底泥絮体特性及污染物释放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
滨海新区水厂引滦原水问题分析与措施研究
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分析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原水大阵
引江水源混凝絮体上浮原因分析与改善方案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