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2021-11-27 09:15黄斌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黄斌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城市持续新增建筑物,此类建筑能够缓解大城市用地紧张的难题。建筑物的结构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影响其结构的稳定能力,甚至引发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检测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构造逐渐复杂,人们对建筑往往有更高的要求。伴随着国内建筑领域的高速发展,常规的建筑模式已不适合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内建筑领域开始推广新式的装配式建筑,此种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现场操作,提升建筑行业的效率,建筑垃圾的也大大减少,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不过建筑与常规的建筑结构比较,工艺上有明显区别,因此使用合理的办法针对建筑实施优化操作,有效减少工程预算已成为目前建筑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

1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筑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钢筋按直径可分为几个品种,钢筋的主要用途和加工工序应按一定的规格浇注和固定。由于受力钢筋之间是交错的,节点不应在受力钢筋直径一定范围内构件的最大弯曲点处。在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模板的安装。如果主体处于高级状态,则必须在模型安装之间进行链接。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全面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结构的具体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只有保证施工环境和施工准备与施工情况相适应,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优化

2.1增强对于工程前期的预控以及管理

对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来说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编制工程质量管控方案,掌握施工时期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明确建筑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等,掌握存在的各种设计需求。在这个时期,需要设置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掌握管理细则,优选分包企业以及施工人员,掌握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增强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正确地存储材料。不仅如此,需要针对测量仪器以及其他的各种工具需要做出合理的规定,保障工程测量的精度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科学性。最后就是需要重视对于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的测试,合理地评估现场施工质量。

2.2增强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及管理

如今需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和标准规范,质量监管单位需要正确地进行监督管理工作,设置健全的材料进场检查制度,保障施工时期各种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个时期,也需要增强对于模板工程的管理,控制好相关的设计参数,防止影响到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也需要增强对于钢筋工程质量的控制,掌握存在的各种结构需求,明确各种钢材的规格、型号和使用方式等。特别是增强对于混凝土工程的管理和控制,控制好对于外加剂的使用,保障配合比的合理性,确保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2.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优化

由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材料大多是钢筋和混凝土,利用这些类材料进行施工时必须要符合相关质量与性能要求,否则会影响到建筑安全与使用效果,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首先,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需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二是公平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给出具备严格法律效用的检测报告,严禁出现舞弊现象;三是准确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并端正工作态度。其次,在检测前注意要明晰检测重点,先结合主体结构方案、相关技术标准、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并提前给施工单位做好交底,确保各方都充分明晰检测的重点后再开展实际检测工作。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3.1核心筒施工技术

在超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核心筒一般需要先行施工,且核心筒总体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有效解决高空作业面及安全防护问题。在具体的核心筒施工中,可基于专用模架系统开展相关作业,并集成大模板系统、堆料平台及混凝土布料机等,以保证作业便利和安全。再者,为方便人员运输,还需提前在核心筒内设置能夠有效通往模架平台的筒内电梯。塔吊可选择外挂式塔吊,附着于核心筒的侧壁剪力墙上面。

3.2主体结构的支护技术

在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城市现有的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针对高层建筑物来讲,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过去的经验及设计模式有的难以符合现阶段的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配合工程实际状况对建筑设计技术实施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对于支护技术来讲,必须兼顾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及实用性等多个设计准则。

3.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对建筑主体结构成型具有重要作用,其对混凝土结构固化成型、优化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模板材料及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模板承载力不强,导致混凝土位移变形。因此,在选用模板材料时,应选用表面平整、无明显凸起或裂痕的模板,同时对模板与墙体贴合性进行试验,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同部位的浇筑,选用的模板材料也不相同,如柱体或梁体采用钢板作为模板,构造柱则可以用竹木作为模板材料。模板支设时,要保证底端平齐,同时严格控制模板与钢筋间的距离,避免钢筋外露。模板拆卸时,需确保混凝土强度已符合工程施工标准,若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以对查出大部分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可对混凝土结构的边角及梁柱连接处的模板进行拆除。

3.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与钢筋工程是同步进行的。建筑主体结构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结合而成,其使主体结构具备了承载高荷载的能力。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首先应选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并对其进行测试,确保其物理、化学性能符合工程需求。其次,按照一定的配比,对混凝土进行预制、搅拌,同时保证配比的科学性,确保混凝土凝结后,状态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度。最后,将预制的混凝土浇筑至放置好的钢筋的模板中。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高度,同时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新浇筑混凝土与上一层结合良好,实现结构的整体性。振捣时,需要保持振捣器的匀速,避免过快或过慢,同时还要避免振捣器与模板、钢筋构件等发生碰撞,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沉淀等现象,影响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高度、审美和安全要求,要重点把握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结构,比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选择适合建筑的施工材料,充分保障建筑施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刘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9):106-107.

[2]宋福中.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20(20):53-54.

[3]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3):47-48.

猜你喜欢
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基于SAP2000的通信三管塔风荷载加载方法研究
浅谈火电厂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BFRP和CFRP加固受弯混凝土界面疲劳性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