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的选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研究

2021-11-27 12:05杨文冰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

杨文冰

摘要:园林景观是建设生态型绿色城市的主要元素,对城市绿化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水平。要想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管理,就要确保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提高城市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绿化的选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步伐。这些年国家对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要求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种植施工技术,解决当前园林绿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提升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整体效果。

一、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种植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对园林土壤、自然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种植植物种类,分析种植生长习性,并在后期成长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部分单位存在日常园林绿化植物日常监管不足的问题,制定的监管制度无法落到实处,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对园林绿化植物管理时,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影响了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质量。

其次是种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增强。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与种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直接关联,虽然我国园林景观绿化种植中有较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种植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在工作中对新技术领悟不足,对部分较为稀有的绿化植物了解程度较低,在种植中经常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浇水量不合理、种植坑深度不科学、施工造型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园林景观绿化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二、园林景观绿化前准备

1、考虑环境因素

工作人员在种植园林景观绿化时,应提前了解种植區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化方案,协调好自然环境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结合工作经验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保证景观绿化质量的基础上,系统考虑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明确绿化种植目标,做好植物生长保护措施,这样可以在后期种植中按照种植方案实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2、清洁环境卫生

在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准备阶段,工作人员应清洁种植地区的环境卫生,仔细检查种植地是否存在垃圾、废弃物等,全面检查园林内部环境,及时清理垃圾、杂物和固体废弃物等,并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优化园林环境,确保园林环境干净、清洁。

3、学习专业知识

在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前期,工作人员应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图书馆查找书籍等方式,主动学习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学习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园林绿化种植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园林绿化的种植目标,及时钻研相关专业技术,掌握绿化植物的引入原则和注意事项,防止出现盲目引种的情况。

三、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工艺运用实践

1、种植穴开挖工艺

当工作人员运用园林景观绿化种植工艺时,可以采用定点放线的方式,及时测量植物栽培的具体位置,通过放样的方式进行自然种植。在开挖种植穴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穴的基础上进行开挖,保证种植穴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定点为圆心,通过向下开挖的方式进行,并且在开挖中检查种植穴是否符合平圆的标准要求,确保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要求。再者,在开挖穴时,应测量好植物根系大小,结合实际情况将植物根系种植部位的宽度控制在25mm左右,将根系直径处控制在40cm,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挖掘种植穴,覆盖好底部土层和表层土,将种植穴周围的杂草和杂物全面清除,提高种植穴开挖质量。

2、植物栽种工艺

在栽种园林景观绿化植物之前,工作人员应检查植物根部是否存在损伤的情况,观察植物根系包装是否完好,将根系完好的植物挑选出来。在挑选好种植植物之后,应对植物进行修剪,将枯黄的叶子、树枝减掉,将植物缓慢放入种植穴中,回填土壤的高度与地面高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促使植物根系充分接触到土层,从而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养分。在回填土壤时,每层回填的厚度为13厘米,控制好植物种植深度,确保树种种植整齐,提升园林绿化形象。比如,在种植灌木类植物时,可以先用铁锹将种植土刨实,将植物放到种植穴后,先将靠近根系部分填实,然后再将四周填好,确保土层厚度适中,增强灌木种植成活率。在种植草坪时,可以选择播种、栽种、铺种的方式进行,播种时间尽量选择在五月份左右,这时候气温适宜,能够提升草坪成活率。在种植花卉时,以美观绿化为原则,结合不同花卉成长速度进行配置种植,在种植花卉前期,先勾勒出花卉图案,然后先从花坛中间种植,先种植矮苗,后种植高苗,确保花卉可以错落有致的进行分布。

四、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种植技术运用要点

1、土壤条件

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同,在种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园林土壤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考虑光照和水分等因素,切实提升植物存活率。在调查土壤条件时,应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充分调查,检查土壤肥沃程度,测试土壤吸水性,确保土壤条件符合相关植物的种植要求。再者,土层翻挖会对植物成长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植物特点,合理调整土壤,系统总结土壤厚度、肥力等,结合植物需求进行土层翻挖。

2、定点放线

工作人员应分析不同植物对当地园林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对植物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比如,在种植乔木时,应结合当地光照时间长度考虑乔木之间的行距和株距,控制好园林乔木种植数量,调查园林地下管线和通讯线路的铺设情况,防止在种植植物中破坏了当地的地下设施。

3、水肥管理

如果碰到连续晴天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早晚各浇水一次,确保植物根系湿透即可,防止浇水量过多,影响植物成长。对于灰尘严重的植物,工作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将叶片冲洗干净,确保叶片是正常绿即可。如果碰到连续阴天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两天浇一次水。另外,在施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农家肥,每平方米使用两千克农家肥,尽量选择在入冬时节进行施肥。在对植物施肥之前,工作人员应先松土,通常情况下,园林植物的施肥时间是3月、5月、8月。对于人行道上的植物,工作人员在施肥之前也应先松土,每年使用一次有机肥,施肥时间集中在10月份左右即可。在施肥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园林的实际情况确定施肥量,每株植物施肥量为16千克底肥,7千克农家肥,3千克复合肥,并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合理调整各种肥料的应用量。

4、过程监管

工作人员在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中,应提高对园林绿化过程管理,确保植物种植施工可以顺利开展,立足园林实际情况建设有效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机制,建设园林绿化种植管理制度,明确园林绿化种植规范,要求工作人员在种植中控制好每个植物之间的行距和株距,定期记录园林植物生长信息,如果在监管中发现植物生长状况较差的情况时,应及时选择新的植物进行种植,确保园林绿化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些年我国对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在种植园林绿化植物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施工技术,选择合理的种植穴开挖工艺和植物栽种工艺,系统分析园林土壤条件,通过定点放线、水肥管理、过程监管等方式,提升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种植技术,增强园林景观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任启华. 对于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0,(18):22-23.

[2]王倩. 青岛水清沟东山改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20.

[3]曹德慧. 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20,(06):188.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施工技术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