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从图像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021-11-27 12:13李红忠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示意图统计图图像

李红忠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了教室,并给教师和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学习创造条件。在学校地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从图像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需要加强现代化地理教学方式应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图像材料对学生学习的优势,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探究地理教学中从图像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价值,最后提出从图像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学校地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地理教学;图像材料;地理信息获取与解读

引言

地理教学中的教材图像内容丰富,其中主要包含地图、示意图、分布图、统计图等。不同图像材料具有信息容量大、精度高等特点,为了培养学生图像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师需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运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教学,提升学生知识学习和分析能力。

一、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在学校地理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中,其教师使用地图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地理课堂教学主要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直接与地图打交道。所以,加强地图的有效运用,是提升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好地理的工具。在图像材料的有效应用中,教师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地理空间能力,使学生可以学会看图说话的相关学习技能。目前地理教学工作令人担忧,而且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点工作问题和不足。第一,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学校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础成绩,未能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有效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地理理论知识内容,缺乏对地图的有效学习和应用,进而很难发挥图像材料对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优势。教师未能意识到有效地理用图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再加上部分学生地理空间能力不足,所以经常出现不能运用地图或图像材料正确解决困难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在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和模式影响下,教师忽略对地理教学内容和相关地图知识内涵的挖掘,进而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第二,地理教学中,教师并未优化统计图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生从图像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统计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图像识别和信息分析能力。当前地理教学课堂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未能根据统计图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培育学生图像分析、解读能力。其地理教学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用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忽略对地理示意图和相关教学内容的应用。学生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过程中,还是以单一的地理学习方式为主,注重其教材的图片分析,教师未能结合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图像示意图、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落后,忽略对地理示意图和相关图片内容的运用,最终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培养中,如果缺乏对地理示意图和图片内容的应用,也很难提升地理教学的实际水平和效率,影响其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地理教学中从图像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策略

(一)提升地图教学水平

在地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从图像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具体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明确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寻找地图上想要找的东西。不断提升地图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学习的能力。通过地图教学真正促进地理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的发展。在地图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定位,结合需要寻找地图中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等,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在地图中学习到想要学习的地理信息和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地图的图像材料优势,并且要注意抓住主导因素,真正将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另外,教师需要结合大纲要求引导学生提升理解事物和记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读懂地图、会填地图。在地图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程序大概的描述为明确目标、确定位置、寻找关系、理解记忆等,从多方面增强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优化统计图的教学

学生在从图像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中,教师需要发挥地理统计图教学的优势和作用,而且地理统计图主要运用数字资料为学生直观化的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能将地理事物的量化特征和数据信息表达出来。教师在地理统计图教学中,可以通过统计图揭示地理事物变化规律,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定向和定量分析结合,培育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精神。在分析统计图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导出地理事物特征、变化规律,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真正提升学生运用图像材料获取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地理教学中要避免注重讲解“地”的问题,要注重对“理”的有效讲解。在使用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单纯进行定性,而是要逐渐地结合统计图特点,向定量靠拢。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地理知识的分析和现象描述了解其中的科学发展规律,增强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读地理图像,帮助学生领会统计图蕴含的内涵,强化学生综合用图的能力。其中统计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教学步骤,比如,读图名、读坐標、读数据、分析数据、揭示文字和规律。还要要求学生注意图像中的变化趋势,进而才能正确地在数据中掌握数据事物之间联系和发展特征,增强学生实际学习能力。

(三)应用示意图与内容

地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从图像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师需要应用地理示意图和相关图片内容进行授课。地理教材中的示意图大部分是成因示意图,在地理空间分布情况的分析中,统计图测量主要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特征以及关系。而成因示意图侧重点阐述其关系和特征的形成,通常情况下成因示意图和统计图联合出现。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其实际教学水平和效率。教师在应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材料的分析明确地理位置、分析其中要素情况、对发展历程进行有效揭示,最后总结其中的规律。比如,教师在教学热带雨林有关的天气示意图时,需要先明确这种气候的地理位置,然后要求学生对地区的太阳高度和气温状况进行有效分析,并探究天气变化过程,从而有效得出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的特征,提升学生真正的图像分析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学习能力。

结语

地理教材中包含很多图像材料内容,其中最根本的插图就是地图,通过地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还能直观地了解地理学习内容。还要优化统计图地教学,以及应用示意图的相关知识和图像内容,培育学生图像材料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利敏.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中国高新区,2018,10:85.

[2]闵发浩.浅谈多媒体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J].才智,2019,14:162.

[3]杨张送.浅谈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地图教学[J].中国培训,2015,08:185.

猜你喜欢
示意图统计图图像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A、B两点漂流记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