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在高校英语阅读课上的运用探究

2021-11-27 12:13桑红艳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运用探究多模态

桑红艳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有许多的弊端,教师习惯了课堂上带领大家一起阅读,分析课文中的语法,讲解相对应的词汇,对所学习的新词汇和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等等。课下虽然也有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求大家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英语篇章材料阅读,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阅读反馈机制来制约,所以自律性差的学生也没有给自己设置合理的要达成的目标,也没有合理的有效机制来监督自己进行知识学习的考察和反馈等等。

关键词:多模态;高校英语阅读课;运用探究

引言

在阅读课上,教师对文章话题引申,对中心思想、论证进行梳理归纳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议论文写作模式,体现出思辨能力层级递增。在课堂活动方面,师生问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甚至自我反思都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可取的活动方式。教师要留充分的时间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不可忽视重点单词、长难句讲解,因为思辨能力仍是以英语学习为基础,要着力培养学生能用英语表达思维的能力,这才是英语思辨教学的重要目标。采用多模态的信息输入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将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生动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能够更加轻松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和知识,减轻认知的负荷,建立生动的学习场景。

1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课标》指出:“高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使用英语自主交流的效果。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习惯,提高文化意识,从得体地使用英语交流到实现“智慧交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虽然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但一直处于课时量小、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并未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存在重工轻文的传统观念,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抹杀了高等特色。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平时上课时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高等教育本质属于职业教育,英语作为职场的必要技能,交流水平越高越能促进个人发展。作为为数不多的文科课程,大学英语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时代性强、内容积极的阅读专题,如“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通过学习这些专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行为习惯、思维创新、个人品质等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其职场发展。

2运用图像模态,引入本课话题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使用图形或图像的方式将中心或主题思想相关的内容逐步展开,以便能够使大脑快速高效的收获所需信息。相对而言,传统的线型学习方法要求学习者逐行或逐段进行书写记录,属于非自然的学习方法,而思维导图通过一系列关联分支从中心图像或主题向外散发的同时提供了丰富多彩、顺应自然的思维方式,因此同传统方法比较,思维导图方式学习要更加友好。同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习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着绘制次数的增多,学生能够更自然高效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在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保证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識根据课堂信息构建新的内容,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组织、存储、提取知识(陈敏。此外,思维导图可以使学习者的各种观点得到充分展现,并且内容牢扣主题,不易跑题。思维导图利用于阅读之中并不罕见。东尼·博赞和巴利·博赞就指出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同时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需要读者快速浏览全文得出初步绘图,后续根据目录、索引等跳读补充其他信息。这个过程要求的跳读、浏览技巧都是EFL阅读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3运用试听模态,进入文本阅读

课件中PPT的演示,能将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可以一边看PPT,一边思考、理解,收效甚好。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略读的方式快速概括每段大意,再搭配PPT,能够清楚地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一个视频,这是莎莉文老师刚来海伦家的一个片段,发生在饭桌上,老师想培养她的规则意识和耐心,海伦则非常不配合,对老师拳打脚踢,甚至还爬上饭桌,用脚踩烂了所有精美的食物。视频放完之后,我再跟学生解释这些词汇的含义,他们纷纷点头,积极主动地配合,也对海伦一开始这种缺少关爱和教育、固执叛逆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这一段视频的播放为后面的故事情节的理解做了铺垫,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主人公。文章的重难点是提取文章中关于Helen的学习过程的信息。这个过程分两个阶段:理解简单词汇和理解复杂词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读Helen学习简单词汇的过程,体验情感。通过填写PPT中表格的内容,学生总结出她是如何学习doll和water的,然后再播放学习这两个单词的视频,通过试听刺激让学生去体会Helen学习过程的艰辛,体验她的难处。同时,信息差也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对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可以进行运用。音频、视频在多模态教学演示中应用非常广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其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特点,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情绪和热情,继而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4在线直播平台的形式

在线直播平台是网络直播课程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保障,在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在中国高校广为应用的腾讯课堂、学习通和雨课堂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三个平台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测试四个方面的异同和优缺点,也为之后的教学流程探在课程设置方面,雨课堂的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模式的互动不够充分。此外,与腾讯课堂类似,教学PPT因阅读材料较多显得拥挤冗长,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而学习通的阅读文章内容安排不甚合理,不能很好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逻辑合理、条理清晰的安排,影响阅读内容学习的效率和深广度。由此可见,教学平台在网络直播教学时还需提供合理的章节设置和人性化的反馈功能、良好的阅读条件和便捷的信息获得途径。在教学设计方面,三大平台都有其共性的不足,即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线下的便捷性和互动性。由此,教学平台需要有机结合各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采用便捷的教学操作模式。在教学资源方面,三大平台的资源都缺乏阅读所要求的即时性和背景资料,也缺少线下阅读可以批注等功能。因此,教学平台需要开发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阅读使用功能,还需要提供优质新鲜、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测试方面,除了学习通具有线上考试的功能,其他两个平台都需要辅助考试平台不便于操作。此外,线上教学测试的共性问题还有试卷设计不合理(尤其是阅读考试)、公平性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平台不断地开发,也需要教师合理地规划。

结束语

总之,多模态的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融合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会运用多模态的教学设计,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凡利.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2):72-73.

[2]张咸艳,李智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例解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1):76-78.

[3]刘辉明.核心素养背景下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24):8-10+14.

[4]童彤.多模态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多项互动浅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1):99-100.

[5]王泽芳.多模态PPT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猜你喜欢
运用探究多模态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