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演奏技巧分析

2021-11-28 04:34安清悦
黄河之声 2021年23期
关键词:触键踏板弹奏

安清悦

储望华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1956年至1963年期间,组曲与变奏曲为储望华的主要创作方向,该阶段涌现出诸如《变奏曲》、《解放区的天》等优秀的钢琴曲作品,标志着储望华先生开始走上以民族音乐为题材的钢琴音乐创作之路。储望华先生被誉为:“戴红领巾的作曲者”,其伟大的艺术成就不仅局限在高超娴熟的作曲技巧之上,更重要的是坚持民族寻根,孜孜追求西方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大众化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储望华先生赴澳大利亚留学,但其依然心系祖国,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新呕心沥血,在该时期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若想更好地诠释该部钢琴改编曲,便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与音乐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基调与情绪色彩,将民族情愫诉诸钢琴之声,通过钢琴演奏表现作品的中国音乐风采。

一、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技巧

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是塑造多彩声音的技巧之一,不同的触键力度、速度会创造出不同的音色,进而增强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在演奏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演奏者音乐素养及感知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正如储望华先生所说,突出旋律的歌唱性以及和声的色彩性是演奏该曲目的核心技巧。演奏者以良好的钢琴技术基本功、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对音色进行巧妙处理,在弹奏时除注重把握好呼吸、力度等基本技巧之外通过触键方法的调整与组合运用突出江苏民歌的独特风情与别样魅力,是演奏好该曲目的必备条件[1]。

(一)引子部分的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

作品1-6小节为引子部分,悠扬的钢琴之声仿佛将人们代入到旷达幽深的意境之中,前两小节演奏技术难度较低,但对音色有着较高的要求,可采用手指贴键演奏技巧,保证所弹奏出的旋律流畅优美。中间两小节力度减弱,最后两小节力度有所增强,且以装饰音旋律模仿古筝之声,更添民族音乐特色。在演奏后四小节乐句时,需注重力度的层次性,手指贴键,将力量顺畅推到指尖,弹奏出空灵但不虚浮,轻缓但不拖沓的声音,保证音质清脆悦耳,悠扬灵动,仿佛茉莉花香由远处飘来沁人心脾。

(二)主题部分的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

作品第7至23小节为主题部分,在演奏主题部分时,可以适度加深左手的触键,而右手的旋律较为自由,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作品的领悟与感受,在新时代审美语境下对右手的弹奏进行“二度创作”,但切忌背离作品的谱面规则,在演奏自由度较高的旋律时需注意把握好自身呼吸与弹奏节奏的完美契合,体现出旋律悠扬的歌唱性。同时,该乐段中出现了五连音式双音,手指触键要轻巧灵动,弹奏跳音时可以模仿古筝弹奏方法,即由外至内精巧勾弦、集中力量,体现出茉莉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三)连接部分的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

作品等24至32小节为连接部分,弹奏该部分时,手指微微抬离琴键,把控好手指与琴键之间的距离,以手腕力量带动指尖在琴弦上滑动跳跃,以此处理乐句的停顿与间隙。第30小节开始,连接部分进入高超,在演奏时手腕部分需放松,适度加深触键,以指尖的抬动与紧张度把空好速度,因该部分情绪高涨、情感饱满,演奏者需注重内心感受与弹奏的和谐统一,在演奏时速度微微加快,触键轻巧的同时带有跳跃性,以凸显乐曲的音乐内容,塑造出鲜活的音乐形象。

(四)进展部分的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

作品第33至47小节为进展部分,是对主题部分的再现,但在旋律上有所改变,具体而言是在右手主旋律部分增加了和弦与装饰音,使得民族风情更加浓郁,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触键处理时,左手贴键演奏,用手腕带动弹奏出如波浪般的三连音。虽然该乐段情感较为激烈,但在左手弹奏三连音时需把控好情感情绪的宣泄,切忌喧宾夺主、过于突兀。接下来为左手自由琶音跑动与自由延长,出现了两个强力度和弦,预示着音乐内容或情感的起伏变化。弹奏时触键需有一定的力度与深度,保证声音解释饱满,为高潮的到来做好铺垫[2]。

(五)其余部分的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

作品第48至58小节为华彩部分,也是即兴演奏风格乐段,钢琴由强拍进入,手指触键需灵敏快速。自51小节开始,音量逐渐增强,预示着高潮的来临,因该乐段包含模拟古筝弹奏,可以将手指微微立起,在琴键上快速且连贯的跑动、跳跃,弹奏出音符的颗粒感,并在结尾之处减弱力度,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受。作品第59至75小节为高潮部分,右手旋律以八度双音出现,在演奏时需调动手臂的力量,保证指尖力量集中,手腕灵活自如,在八度旋律与单音胶体之中沉稳下键,以此抒发美好且热烈的情感。第76至85小节,乐曲旋律趋向舒缓,再一次呈现主题,演奏时触键要柔而不虚。

二、力度与速度合理把控技巧

力度与速度把控是钢琴演奏手指技巧之一,对于诠释钢琴音乐作品具有重要价值。储望华先生所创作的《茉莉花》是一部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钢琴改编作品,装饰音、二度音程、散板式节拍、复节奏的使用将江苏民歌特点贯穿于全曲。从整体上来看,该部钢琴改编曲旋律悠扬灵动、轻柔舒缓,但其中的华彩乐句,如引子部分、进展部分等在节奏上又与其他部分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且部分乐段音符跨度较大,情绪与情感较为激越,强弱力度变化十分频繁,在凸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同时体现出作曲家的音乐造诣及其对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追求。演奏该钢琴改编曲时,需要以力度与速度的合理把控塑造音乐形象,正确调动自身身体的各个部位作为钢琴弹奏的支撑,将力量汇集在指尖,以手指的运动、抬动以及紧张度等保证力度与速度的变化灵活自如、连贯流畅,才能够更加成功与精彩地诠释该部钢琴改编曲[3]。

(一)力度的合理把控技巧

音乐的强弱变化是塑造音乐形象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演奏中国改编曲《茉莉花》时,把控好音乐力度的有效方法为正确运用与支配力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与坐姿,把握好手型及手指与琴键之间的距离,通过身体各部分力量的灵活调动与协调配合,让力度的把控更加自如。如在演奏引子部分时,因引子部分主要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以轻柔、旷达与空灵的钢琴之声将人们代入到美妙的景色之中,带来茉莉花香的沁人心脾与流连忘返,所以该部分需要以很弱的力度进行演奏,此时演奏者腰部用作手臂、手腕及手掌的支撑,仅需要运用手指的抬动力量进行轻缓的触键,与此同时要保证触键的连贯,避免声音虚浮,给人以突兀之感。而在演奏第47小节后两拍的两个和弦时,应当以腰部为发力点,将身体力量汇集到指尖以坚定沉稳地触键,以此打造出具有冲击力与震撼感的音响效果。

(二)速度的合理把控技巧

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中包含众多快速跑动的部分,双手弹奏速度较快,对演奏者速度把控技巧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在演奏华彩部分时,因右手音符较为密集,主旋律由八度音程组成,在演奏时需把握好力度的强弱规律,并重点突出主旋律。在演奏高潮后的安静部分时,需适度放慢演奏速度,通过内在的支撑打造出散而不零的钢琴之声。

三、踏板使用与音色处理技巧

在钢琴演奏中,踏板的使用是较容易被忽视的技巧。实际上,踏板具有多样化功能,如延长单纯以手指难以达到的持续声音,将音符混合成和声等。正如鲍利斯·贝尔曼教授所说,踏板是与其余演奏技巧并重的钢琴演奏要领。在演奏《茉莉花》时,踏板的使用主要用以释放泛音,添加共鸣,以此打造出层次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一)引子部分踏板使用与音色处理

引子部分仅为6小节,但力度变化频繁,要求弹奏出的声音轻柔而不虚浮。同时,引子部分打造出清晨茉莉花香阵阵传来的意境,泛音的释放可以带给人虚实交织的体验感,打造出如梦似幻的审美空间。在演奏引子部分的中间两节时,可以使用弱音踏板,在最后两节的演奏中采用延音踏板,以踏板与手指配合演奏出优美灵动的旋律,在乐段演奏结束后手指慢慢抬起,脚部逐渐放松并脱离踏板,保证乐段结束时钢琴之声清脆灵动,丝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二)主题部分踏板使用与音色处理

主题部分旋律在左手部分,右手为伴奏织体,在该阶段使用踏板的主要目标在于让主题旋律与伴奏织体交相辉映,打造出靓丽且激越的音响效果。为此,在旋律音弹出之前便需要做好踩踏板的动作,旋律音弹奏出的同时以踩踏板释放泛音,使得踏板与手指部分的声音产生共鸣,且在弹奏时踏板使用要不间断,与手指紧密配合与鞋套,左右手在单独奏出旋律线的同时在踏板泛音释放与琴弦共鸣之中交织融合,让该部分的音乐更加灵活与生动。

(三)连接部分踏板使用与音色处理

连接部分第31小节谱面中标记了弱音踏板,对音量也提出了要求。第33小节则以渐慢标记。整个乐段在力度上极弱,在速度上轻柔舒缓,在情感情绪上低回暗转。虽然谱面标记为弱音踏板,但演奏者可以根据情感递进与情绪变化需求进行“二度”创作,结合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点合理地使用踏板,如采用延音踏板,尤以半音踏板为宜,可以与乐曲中的半连奏相契合,并满足谱面中四个自由延长记号的要求,从而以踏板的使用弥补单纯以手指难以达到的持续声音,丰富音乐的表现力[4]。

(四)华彩部分踏板使用与音色处理

华彩部分是全曲中最为华丽、速度最快的乐段,在演奏时,踏板每三连音换一次。在演奏最后两节时需要使用弱音踏板,尤其是在演奏最后一小节时,普遍标记有自由延长休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休止并非声音的单纯停止,也不是情绪的戛然而止,而是在此处进行酝酿,为后续来临的高潮做好铺垫,为避免钢琴弹奏声音的消失影响到情绪情感的酝酿及音乐的整体走向,可以使用弱音踏板释放泛音,与后续的高潮部分形成巧妙的过渡。

四、舞台状态与演奏把握技巧

中国钢琴改编曲《茉莉花》演奏时间长达7min,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可以灵活应对演奏中的突发情况,能够通过舒缓身心消除各类因素对演奏的负面影响,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良好的体力等完成演奏。因此,演奏前对作品的分析、演奏时对状态的调整尤为重要[5]。

(一)深入分析作品,把握情感基调

理解并把握音乐是精彩演奏中国改编曲《茉莉花》的先决条件。演奏者需要仔细读谱,了解创作背景,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正如储望华先生所说,《茉莉花》所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因此演奏者在诠释该作品时需深入领会其民族音乐风格、所采用的民族性艺术处理方法,领会作品内激荡的民族情愫,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坚持文化自信与民族寻根,保持自身的主观意识及心理状态与作品内涵相契合,才能在演奏中达到声情交融的效果。不仅如此,作为一部具有民族风情及中国韵味的钢琴改编曲,《茉莉花》的美学思想体现在“象外生境”中,以钢琴的悠扬之声创造出茉莉花的生长情境,展现出茉莉花清丽脱俗的美好品质,与《革命》练习曲、《热情奏鸣曲》等其他钢琴曲演奏不同,《茉莉花》带有中国含蓄、内敛的情感特色,在演奏中需张弛有度,即使在演奏华彩部分、高潮部分时也需要有所收敛,不宜张扬高调,以此打造出余音绕梁的演奏意境。

(二)改善舞台状态,保证高水平发挥

因《茉莉花》演奏时间较长,演奏中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演奏者需主动改善自身的舞台表演状态,克服自身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在演奏时可以用头部或脚部动作舒缓身心,保持心态平和,将自身带入到作品内与音乐形象及内容产生心灵交互。同时,要把握好自由旋律,当演奏失误时通过精巧的处理达成和谐统一的音色,体现出自身高超娴熟的演奏技术。此外,注重日常联系,积极思考以钢琴之声诠释作品的有效方法,以此在舞台上高水平发挥。

结 语

《茉莉花》是我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钢琴改编曲,其以江苏民歌为题材,融合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代表之作。在演奏该部钢琴改编曲之前,需深入分析曲谱,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思想情感等。在演奏时合理运用触键方法与声音塑造技巧、力度与速度把控技巧、踏板使用及音色处理技巧。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应当注重改善自身舞台状态。■

猜你喜欢
触键踏板弹奏
动人心弦
交响曲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小星星
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
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