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11-28 08:24温习勇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文献

温习勇

(安康学院 图书馆,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不断探索的历史,是不断经受斗争与考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历史经验教育人,用党的辉煌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伟大事业凝聚人,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就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2]。在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如何服务好当下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每一位高校图书馆人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对于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铸塑正确党史观、增强理论武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展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百业兴盛的崭新气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等更加多样化,与之相对应,社会意识、社会价值观、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整个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每个个体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富于理想、朝气蓬勃、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社会领域的上述变化将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等,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仍有一定市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同时,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当代大学生,既没有经历过烽火连天、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也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缺吃少穿的艰难岁月,加之对党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不够,认知程度不深,因而对党的历史既缺乏感性认识,也缺少理性思考,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大学生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借所谓“学术研究”“还原历史”“重新评价历史”之名,行攻击、丑化、污蔑中共党史及领袖人物、英雄人物之实的丑陋面目和险恶用心认识不清,甚至出现丑化国家形象、诋毁英雄模范的言行,形成极其片面而错误的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牢正确的历史观,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伟大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5]。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全力服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党史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开辟中国共产党党史经典书库,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是高校图书馆的两项主要任务[5]。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根本,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坚实基础。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共党史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馆藏党史文献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较为丰富,包括中共党史资料、党内文献资料、党的理论文献、领袖文献资料、党史人物传记、党史学术研究资料等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上下、全国各行各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高校图书馆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党史文献资源馆藏优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服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去。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馆藏党史文献资源的整理、挖掘、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安排专门资金购买最新的党史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开辟中国共产党党史经典书库,方便广大师生借阅学习与研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全面、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第二,利用移动网络技术,通过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党史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和全天候服务。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6]。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绝大部分网民是用手机上网的,“无手机不生活”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作为网络原住民、最活跃的信息接受群体的当代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可以说智能手机已实现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全覆盖,手机上网是其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阅读的新特点,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利用移动图书馆等平台,实现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和全天候服务,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而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所需的党史书刊等电子资源。同时,积极打造适合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板块,如“党史专家荐书”“我为红色经典代言”“党史上的今天”“党史故事”“革命文物的故事”等,并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向大学生定期推送。这些集政治性、思想性、互动性、广泛性为一体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板块,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传播党史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加强与校内其他部门的联动,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场馆资源等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共同营造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校各院系、各部门相互协作与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和宽敞的场馆空间资源(如功能齐全的报告厅、专门的研讨室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团委等有党史党建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与各院系、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使校内各种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共同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例如,可以主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举办“中共党史大讲堂”“中共党史文献及图片展”,联合组织部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中共党史知识专题研讨”,联合团委举办“中共党史经典著作读书会”“中共党史知识竞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高校图书馆主要负责与活动相关的党史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同时提供场地和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党史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与学校各部门联动所营造的党史学习教育浓郁氛围,必将使大学生受到党史文化的熏陶和激励。

第四,密切与地方党史部门的合作,利用地方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助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部门担负着党史征编、研究和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党的建设和党的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是党赋予党史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史部门有别于党的其他工作部门的独特社会职能。可见,在育人这一点上,党史部门和高校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地方党史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地方党史部门掌握的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助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争取地方党史部门向图书馆赠送地方党史资料及书籍。地方党史部门处在党史工作的最基层,直接面对着大量鲜活的地方党史资源,在收集、整理、保存、编研这些党史资料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许多地方性党史书籍。获赠这些书籍,可以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高校图书馆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请地方党史部门的专家做客“中共党史大讲堂”,结合地方革命战役、杰出革命家的先进事迹等生动史料,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又能够密切与地方党史部门、党史专家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党史资政育人的社会职能。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3]。高校是党史教育、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做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上下一体,部门联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育人的学术性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行列中,找准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以昂扬姿态奋力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服好务,用担当作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文献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第一次学党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