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武汉市奶业振兴路径探讨

2021-11-28 15:33高长明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鲜奶奶业粪污

高长明,刘 黎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武汉 430000)

奶业既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办发〔2018〕4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鄂政办发〔2018〕88号)文件精神,推进新时代武汉市奶业振兴,现就新时代武汉市奶业振兴路径提出个人的思考,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新世纪武汉市奶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999年末武汉市奶牛存栏7 522头。跨入新世纪,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先后就促进武汉市奶业发展出台了武政办〔2000〕88号、武政〔2001〕71号、武政办〔2003〕18号、武政办〔2007〕15号、武政〔2008〕38号等5个文件,对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挤奶厅建设与管道式挤奶设备、青贮窖建设、良种繁育、奶牛引种、收奶站建设、奶业宣传等实行以奖代补。在政策的引导激励下,武汉市奶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08年末,武汉市奶牛存栏达到31 634头,9年时间全市奶牛存栏增长了3.2倍。

2009年以来,受三聚氰胺事件、奶牛口蹄疫、禁养区退养等因素的影响,武汉市奶业同全国奶业形势一样遭受了重大打击。截止2020年末,全市奶牛存栏仅3 300头,奶业奋斗20年,一朝回到世纪前。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缺乏信心,境外中国游客所到之处,乳制品被一扫而空,引起了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感,并纷纷出台限购措施。中国一旦缺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帮助解决,我们必须把奶瓶拿在自己的手上,这也是为什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推进奶业振兴文件的原因及目的所在,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喝奶的问题。

武汉市现有3家奶牛场(光明、金旭、新东阳),奶牛存栏3 300头,年产生鲜乳1.39万t。全市4家乳品加工企业(蒙牛、光明、惠尔康扬子江、九州)共7个加工场,设计加工能力达5 400 t/d,实际加工量为1 040 t/d,加工产品涉及常温奶、低温鲜奶、酸奶、奶酪、乳饮料等品种,加工所需原料奶90%以上从河南、河北、江苏、江西等外省调入。

2020年全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为24.6 kg,按此标准测算,武汉市年消费鲜奶约为30万t。按武汉市现有存栏奶牛数计算,年可生产鲜乳仅1.39万t,约占全市需求量的4.63%,鲜奶自给率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靠后。

2 武汉市奶业振兴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8〕88号文件将武汉市列为奶业重点产区,都市型奶源生产基地。武汉市是国际化大都市,应不应该饲养奶牛,常温奶与低温奶有什么区别,喝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奶牛养殖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奶牛养殖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思想无法统一,奶业振兴是一句空话。

2.1 奶牛养殖与国际化大武汉

国际化大武汉应不应该饲养奶牛,很多人认为现在交通很发达,牛奶可以从外面运进来,武汉市郊不需要饲养奶牛。非牧区奶牛业是伴随城市发展而发展,为了解决城市鲜奶供应问题才在城市周边饲养奶牛。一个国际化城市不能没有鲜牛奶供应,由于牛奶是极易变质的食品,鲜奶运输半径一般在100 km左右,长距离运输影响鲜奶质量。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在北方,使许多大型企业不得不选择生产易于运输保存的常温奶。常温奶保质期长达6个月,可以长距离运输,所以我们在武汉市场上看到的牛奶多为常温奶。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消费的液态奶中,常温奶占比不到8%,低温巴氏杀菌奶占92%以上。而我们国家消费的液态奶中,低温巴氏杀菌鲜奶占比仅20%,常温奶占比达到80%。低温巴氏杀菌鲜奶消费量的高低才是衡量一个国际化城市食品消费品质的重要标志,1 232万人口的大武汉不能没有自己的奶业[1]。

2.2 常温奶与低温奶的区别

常温奶与低温奶无论从营养、风味、品质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我们所说的常温奶是超高温瞬时灭菌奶,通常是把生乳加热到140℃左右保持3~5 s来杀灭微生物,灭活牛乳中所含酶的活性,并使用食品添加剂改变风味使牛奶保质期延长,可常温保存,一般为6个月,满足远距离运输需求[2]。

低温奶也称巴氏杀菌奶,是生乳经62~65℃30 min或72~75℃12~15 s杀菌处理。低温奶需要2~6℃储藏、冷链运输,保质期短,一般为3~15 d。低温奶中保留了生乳各种天然活性物质和酶的高活性,使生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得到保留,且低温奶中的乳铁蛋白是常温奶的1 800倍,β-乳球蛋白是常温奶的10倍,同时,钙、磷、维生素等均不受巴氏杀菌处理影响,而常温奶中这些物质基本被破坏,因此低温奶能更大限度保留生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并更好被人体吸收利用。消费者无论是从营养、风味还是品质层面考虑,都可尽量选择巴氏杀菌鲜奶,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更应重视选择巴氏杀菌鲜奶。

2.3 喝奶与人体健康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牛奶是天然营养食物,是平衡膳食中的重要食物品类,不喝牛奶和喝牛奶的人群健康水平差距明显。我国居民人均每日奶类摄入量为40 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为300 g。其实喝牛奶就像每天吃蔬菜、水果、谷物一样,必须每天饮用,长期保持。它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牛奶是优质蛋白的提供者。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一定要占到所摄入蛋白质的一半以上,每日喝300 g牛奶就能达到15%~20%的摄入量标准。二是牛奶是B族维生素、锌、硒的提供者。B族维生素、锌、硒具有提高智力、调整神经的作用,每日喝300 g牛奶就能达到标准摄入量的10%~32%。三是牛奶是钙的提供者。100 g牛奶中含有100 mg钙,每日喝300 g牛奶,钙的摄入量就能达到标准摄入量的1/3,其他任何食品都没有如此效果。科学证明,长期喝牛奶的老年人群体骨质密度明显高于不喝牛奶的老年人群体。所以说,鲜牛奶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2.4 奶牛养殖与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奶业不仅能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达国家农村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90%,而畜牧业又是以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为主,奶牛养殖是其中主导品种之一。经测算,667 m2地养1头奶牛,全产业链产值可达15万元,税收1.2万元。2017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介休闲观光牧场的通知》(农办牧〔2017〕15号),农业部将在中国休闲农业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板块上宣传推介休闲观光牧场,将奶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市民亲近奶牛、参观挤奶、品味奶文化、体验乳制品手工制作,一方面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乳制品知识,树立起正确的乳品消费观念,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接近自然、实践拓展的机会。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2.5 奶牛养殖与农业面源污染

奶牛业与环境保护并不对立,只是我们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如果将畜禽粪污定义为污染源,我们想到的是如何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如果我们将畜禽粪污定义为资源,我们想到的就应该是如何利用资源。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推进奶业绿色发展是畜牧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武汉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化、全封闭、可循环、无污染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畜牧人,同样有责任、有义务为畜牧业绿色发展付诸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践行新时代畜牧人的责任和担当。实行以地定牛,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农牧循环,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同时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因此,奶牛养殖不但不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将成为武汉市美丽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新时期武汉市奶业振兴的路径

新时期如何实现武汉市奶业振兴,必须结合武汉市畜禽养殖“三区”规划、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以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际,调整10年前奶业的发展思路,决不能重复过去的养牛发展模式。

3.1 奶业振兴与畜禽养殖“三区”划定相结合

为科学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以下简称“三区”),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武汉市从实际出发,2016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批转武汉市畜禽禁止、限制和适宜养殖区划定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规〔2016〕18号),按照“以人为本、保护环境、总量控制、退养平衡、优化结构、以地定畜”的原则,各新城区应当明确划定一定区域作为本区的畜禽适宜养殖区,在适宜养殖区内支持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确保畜禽养殖实现退养平衡。奶牛养殖应按照“任务分担、以地定牛、风险可控”的原则,在适宜养殖区科学规划优质奶源基地。支持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经开(汉南)等区各新建1个年存栏5 000头以上规模奶牛养殖基地,配套333.3 hm2土地消纳粪污,既规避了养殖密度过高的疫病风险,又规避了养殖污染带来的环保风险。

3.2 奶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设立5年过渡期,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奶业是农业产业中效益很高的产业之一,如果在适宜养殖区内将所有村湾进行集并,打造奶业特色小镇;将全村土地进行整理,建设星级休闲观光牧场;将村湾集并后多出的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乳品加工厂、奶业文化博物馆、旅游接待用房等。集奶牛种养、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绿色奶业振兴项目,奶业特色小镇可实现3 000人就业,不仅带动乡村振兴,而且可实现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经测算,农民人均收入将实现4万元以上,年税收可实现2 000万元以上。

3.3 奶业振兴与休闲观光相结合

休闲观光奶牛场是现代奶业对外展示的窗口,它集现代奶牛养殖示范、科普宣传、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是新时代畜牧业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休闲观光奶牛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融合了奶业与旅游业的优势,符合回归自然、亲近动物的旅游新需求,也为奶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3]。但要想发展休闲观光奶牛场,并非是奶业与旅游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包含奶牛养殖、观光、科普、休闲、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结构。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奶业,探索种、养、加、销全产业链直营自控,通过创新智慧产业链自控模式,实现产品及服务升级,打造中国乳业新标杆。

3.4 奶业振兴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过去,奶牛养殖污水横流、蚊蝇满天、臭气难闻,这已经成为奶牛场的代名词和标签,导致一些区域谈牛色变,一片反对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养殖业主的环保意识淡溥;二是没有做到“以地定牛”;三是环保认识上出现了偏差,长期以来将养殖粪污定位为污染源,研究如何治理达标排放,处理成本高,处理技术也不成熟,处理效果也不能长期保持。发达国家是将粪污作为资源进行利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明确了畜禽养殖粪污的处置方向是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才能真正做到变废为宝[4]。武汉市奶业振兴必须严格按照“以地定牛”的原则,每667 m2地养1头牛,先有地后养牛,有多少地养多少牛,大力推进奶牛养殖粪污循环综合利用和臭气收集处理达标排放,确保奶牛养殖不出现农业面源污染事件,将奶业特色小镇打造成武汉市民周末休闲、观光、旅游的最佳出处,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鲜奶奶业粪污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生鲜奶更健康吗?
新乐市召开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调度会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援助鲜奶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
生鲜奶更有营养?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