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免疫抗体效价不理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11-28 16:32陈利红张春飞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畜禽疫病机体

陈利红,张春飞

(1.湖北省浠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浠水 438200;2.湖北省浠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湖北 浠水 438200)

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虽然动物防疫人员对畜禽按程序实施了各种疫苗免疫,可是通过对免疫后的畜禽采血进行各类抗体监测发现,免疫抗体有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免疫效果不佳、动物疫病防控失败的事情时有发生,根据几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现将畜禽免疫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相关人员参考。

1 主要原因

1.1 机体的因素

(1)个体差异。①饲养中营养因素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如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都会降低机体对抗原刺激做出应答的能力,如维生素A 或维生素C 缺乏或不足会导致免疫抑制等。②先天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免疫系统缺陷,如脾、法氏囊、胸腺发育不全等,都会影响其免疫力,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1]。③免疫接种期间使用一些药物可致畜禽免疫器官受到抑制,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如果在母源抗体正处于高水平期间进行疫苗接种,母源抗体会中和疫苗成分并抑制其在动物体内的扩增,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只有在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接种疫苗,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3)疾病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猪支原体肺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Ⅱ型、附红细胞体病等都会损害免疫屏障系统,导致免疫抑制[2]。在免疫接种后导致免疫失败。

(4)应激因素。恶劣的饲养环境如畜禽舍酷热、寒冷、拥挤、潮湿、不通风、气候骤变,使动物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造成疫苗免疫效力低下。另外转群、断喙、突然更换饲料及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会引起应激反应,造成免疫效果不佳。

(5)饲料因素。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饲料发生霉变产生的一系列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也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丧失,影响机体免疫效果。

(6)药物因素。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睾丸激素、某些抗生素及消毒药等都对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可使活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灭活,破坏疫苗的抗原性。尤其是现在各规模养殖场都非常重视动物保健工作,部分饲养人员为了省事或是操作失误等原因,不按正确程序实施保健,在各阶段饲料中一直添加抗生素,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7)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因此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动物对同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也有差异。

1.2 疫苗的因素

(1)疫苗的质量问题。疫苗质量主要是指疫苗的效价,弱毒疫苗的关键是免疫原性和毒价,灭活苗的关键是有效病毒含量。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疫苗毒株的血清型与所预防的疫病病原的血清型不一致,也不能达到预防疫病的效果。

(2)疫苗运输和保存的因素。不同的疫苗,其需要的保存条件也不相同,因此要按说明书要求保存,若疫苗运输和保存不当,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力降低。

(3)疫苗相互拮抗。不同疫苗同时或以相同的途径接种,疫苗在动物机体内会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亦会影响免疫效果,如:猪蓝耳病疫苗会影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应答,鸡新城疫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一起使用或间隔时间太短也会相互影响。

1.3 操作的因素

(1)疫苗使用操作不当。有些疫苗稀释不当,未用厂配的专用稀释液,而用水和其他溶液来代替或用水稀释时对水质要求不严,若水质不良或含有氯等化学成分,亦会降低疫苗的效价,造成免疫失败;此外疫苗未按规定浓度稀释,或疫苗瓶盖松动真空状态被破坏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造成疫苗效价降低,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2)免疫用量不准。一些动物防疫人员盲目加大免疫剂量,剂量超大则可引起免疫麻痹,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另有一部分动物防疫人员由于担心免疫后的副反应,擅自减少疫苗剂量,以致达不到所需的抗原刺激水平,这些都会影响免疫抗体水平。

(3)多种疫苗同时接种。部分动物防疫人员为了省事,随意将2 种或2 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产生免疫应答干扰,机体就可能对其中1 种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明显,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

(4)接种部位不准确。在防疫注射时,有的动物防疫人员为了省事,不按动物大小、脂肪厚薄选择针头大小和粗细,导致无法将疫苗注射到相应部位,还有的动物防疫人员不按规定的免疫部位注射,打“飞针”应付了事,从而影响了疫苗的吸收和免疫效果[3]。

(5)强应激时进行接种。在动物长途运输或断喙等强应激时进行接种,造成免疫应答减弱从而也会严重影响动物的免疫效果。

(6)畜禽生病时进行接种。免疫前没有对动物的品种及健康状况认真了解,患病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会造成免疫应答效果不好甚至有可能引起疫病的暴发。

1.4 免疫程序的因素

免疫程序制订不合理,如接种各疫苗的时间和次数安排不恰当,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导致免疫效果低下;或同一疫苗重复免疫时,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过早接种可能被抗体中和,过迟接种会错过激发二次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期,因此要考虑上一次免疫接种产生抗体的半衰期,合理制定免疫程序。

2 对策

2.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应该根据本场的动物传染病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从实际出发,结合抗体监测情况、畜禽品种、日龄、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疫苗的品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包括疫苗种类、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剂量和时段等,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免疫程序可根据养殖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充分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用较少的投入达到预期的免疫目的。

2.2 确保疫苗质量

(1)根据本场情况选取合适疫苗。一定要从通过GMP 验收的正规厂家购买疫苗,不使用来源不明、标识不清、非法生产的自家苗等,保证所使用的疫苗是符合行业规定的优质疫苗。

(2)严格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运输、贮存疫苗。兽用生物制品是1 种特殊商品,应建立必要的贮存运输设施,严格按规定的温度贮存和运输,温度忽高忽低、生物制品反复冻结及溶解危害更大,更应注意。

(3)严格疫苗管理。兽用生物制品应按品种和规格分类登记并做好疫苗的入库、出库、使用情况等记录,并贮存于阴凉干燥的位置,疫苗包装破损、变色、发霉、受潮结块等或已过有效期的生物制品,应及时清出及销毁,确保疫苗质量。

2.3 规范免疫操作

(1)做好畜禽免疫前体况检查。免疫应在畜禽机体健康状况下进行,要详细了解被免疫动物的品种及健康情况,凡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有病的、幼小的、重孕的动物均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待其恢复健康再进行补免。

(2)在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查阅产品使用手册与瓶签是否一致,明确容量、稀释液、稀释倍数、注射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应了解药品生产日期、失效日期、贮运方法和时间。

(3)疫苗使用前应再次仔细检查疫苗瓶外观。凡发现疫苗瓶破损或瓶盖松动的不得使用,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次充分振摇,必须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严防高温和日晒,稀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4)免疫注射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消毒。注射器应洗净、煮沸,针头应逐头(只)更换,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注射部位应剪毛后消毒。

(5)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接种日期,畜禽群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询。

(6)有条件的规模场可在免疫结束后一定时间内抽取一定比例的畜禽血样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水平不高的要分析原因再次进行补免,确保免疫的效果。

2.4 加强管理

(1)要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保证栏舍卫生、适宜的温湿度、合适的密度、通风正常良好,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并加强饲料质量的检测,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饮水,提高畜禽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减轻免疫应激。

(2)加强实验室监测。免疫后及时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免疫效果科学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安排二次免疫,使畜禽长期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保护中。

(3)加强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增强动物防疫人员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畜禽的免疫工作是1 个综合工程,只有严格按规范、按制度来操作,同时做好实验室监测工作及时补免,畜禽免疫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构筑坚强的疫病防控体系,从而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畜禽疫病机体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山西:打造四大畜禽品种联合育种体系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邓俊峰作品选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