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8 18:10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径冰柜红松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青海西宁 810199)

0.前言

在水土保持成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大力种植树木成为各地区的核心工作,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树种通常存在一定差异。如何使生态功效突出的樟子松在各地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嫁接技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因此,围绕樟子松的嫁接技术和成果展开讨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价值。

1.背景介绍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m~900m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的砂丘地区,其特性主要表现为:材质佳、速生、抗旱、耐寒、防风固沙、更新力强等。现阶段,以青海为代表的西北省市,均将樟子松视为生态绿化主力。此外,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现已大力引入樟子松,力求使造林后续工作拥有强大支持。

随着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樟子松对减轻沙尘灾害、水土保持等工作的积极影响,普遍得到了直观展现,但该树种的不足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例如,利用形式单一、不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等。因此针对樟子松展开的研究,逐渐向嫁接领域延伸。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吉林山区及小兴安岭爱辉以南海拔150m~1800m、气候温寒、湿润、棕色森林土地带,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却面临天然保有量低和人工种植成活率低的情况。此外,较其他树种更慢的生长速度,同样给红松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制约。在此背景下,对红松、樟子松做嫁接处理成为大势所趋。该项工作是将樟子松作为砧木,将红松作为接穗,以樟子松拥有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为依托,结合红松果材兼用、材质突出等优势,经由嫁接的方式,对二者特性加以整合,确保青海等不满足红松生长要求的地区,均可对红松果林进行大力发展。

2.嫁接试验过程

针对樟子松嫁接所设计试验,分别对不同储藏和嫁接方式进行了选用,通过分析二者给接穗生长带来影响的方式,旨在为青海地区生物种类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2.1 地区概况

本次试验地的气候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日照辐射强、时间较长;夏季平均温度低,冬季较为漫长;寒冷、缺氧,降水量少且温差较大。冬季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17℃,夏季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20℃,年降水量通常不足400mm[1]。

2.2 试验过程

现阶段,在国际造林领域,无性人工林已成为高新技术的代表,该技术的优势主要是精简对无性种子园进行建立的步骤,在缩短繁育时间的基础上,为树种质量及纯度提供保证。而无性繁殖所依托的技术主要为嫁接,这也表明对红松、樟子松做嫁接处理,可为红松无性人工林的培育提供支持。此外,随着采伐力度的加大,天然红松林面积不断缩小,人工林结实量较少,对红松果林进行营造很有必要,本文所研究技术,同样可为上述工作的开展助力。作为速生树种的樟子松,普遍拥有良好抗性,对红松结实有促进作用,对其加以运用,既可使林业结构得到改善,避免林业两危的进一步发展,又可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本次嫁接试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用的砧木为樟子松,其特点为抗性强、耐干旱和耐瘠薄。待新播樟子松树龄达到1岁后,便可对其进行移栽,利用营养钵处理嫁接对象,使上山定植拥有理想的成活率。由于红松产量与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红松接穗进行采集时,工作人员应以丰产优树为原则,本次试验所用红松接穗由青海本地研究所提供。

第二步,利用不同储藏和嫁接方式,对红松、樟子松进行嫁接,在详细记录嫁接苗成活率的基础上,全面观测生长量。在运送红松接穗时,工作人员选择冰块冷藏法,待接穗被运送到实验室后,通过沙藏、冰柜储藏的方法,完成储藏接穗的任务。

第三步,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选择芽接、对接为主要嫁接方式。在嫁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砧木粗度、接穗比例引起重视,除特殊情况外,接穗粗度与砧木粗度的比例,均为2:3或1:1[2]。此外,工作人员应做到一刀完成接穗及砧木的切削,将接穗切削置于砧木切削前,尽快将二者粘合,通过对嫁接口进行绑带的方式,避免外界因素给成活率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出现。

第四步,利用相关软件,处理试验所得数据,通过方差分析的方式,得出相应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归纳,明确可给接穗生长带来影响的因素。

3.影响因素探究

3.1 生境条件

无论是林业科技的发展,还是经济体制的变化,均使嫁接技术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红松、樟子松进行嫁接成为大势所趋。要想使嫁接成果符合预期,关键是探究影响因素,明确可使负面因素所带来影响被降到最低的嫁接方案。

由试验结果可知,在土壤环境不同的情况下,红松接穗往往会展现出不同的成活率、接口基径等。首先,沙壤土生境仅有84%的成活率,黄壤土生境的成活率,通常可以达到93%;其次,黄壤土生境拥有较沙壤土生境更大的接口基径,二者的差距约为40%,这点应当尤为注意;最后,在新梢生长量方面,黄壤土将数据提高了43%。综上,对红松接穗而言,更适宜其生长的生境条件为黄壤土。

3.2 储藏方法

试验表明,储藏方法给接穗新梢所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量的方面。红松接穗的储藏方法,以冰柜储藏为主,此法的接穗基径,通常较沙藏有显著提高,二者的差距约为40%。此外,生长量的增幅为36%。由多次试验所得结果可知,冰柜储藏对接穗基径有显著的增加效果,增长量也逐渐向理想状态靠拢。此外,接穗总高度也由沙藏的32±1,提高到冰柜储藏的37±1,实际提高比例约为16%,满足极显著差异的条件[3]。由此可见,传统沙藏的不足十分明显,冰柜储藏降低了调控湿度与温度的难度,这与接穗储藏所提出需求间,存在极高的契合度。

3.3 嫁接方式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无论是储藏方法,还是嫁接方式,均会给接穗基径、生长量带来直接影响,而二者所形成交互效应,仅会给生长量带来影响,接穗基径往往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由此可见,在诸多因素中,接穗生长所受到影响,主要源于储藏方法,当然,交互作用所带来影响,同样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试验结果表明,可使红松接穗生长受到影响的因素极多,其中,既包括众所周知的砧木质量与接苗质量,还包括较易被忽视的储藏与嫁接方式。对试验进行实时跟踪与分析可知,冰柜储藏较沙藏更适合被用来对接穗进行储藏,这是因为冰柜较易调控湿度与温度,在避免接穗水分、养分大量流失的基础上,为嫁接愈合速度提供保证,接穗自然会拥有更加理想的生长条件。除此之外,嫁接方式、接穗基径与生长量密切相关,即便砧木和接穗完全相同,并由相同团队负责嫁接工作,若嫁接方式不同,接穗生长仍会受到直观影响,部分嫁接方式存在发芽慢和长势弱的问题。结合分析所得结论可知,储藏方法给接穗生长所带来影响,通常较嫁接方式更为显著,而二者间发生的交互作用,同样会使接穗生长受到影响。

4.结语

要想使红松、樟子松的嫁接工作取得理想成绩,工作人员既要关注砧木、接穗质量,又要在储藏、嫁接方式的选择上,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

猜你喜欢
基径冰柜红松
冰箱和冰柜
绕口令
热搜第一!免费取水冰柜里的水越取越多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跟踪导练(五)
跟踪导练(五)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特征
不同施肥处理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大别山野生杜鹃基径与年轮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
黄花倒水莲播种育苗的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