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2021-11-28 11:00商健健由俊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

商健健 由俊勇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弘扬中国文化与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亟须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深入分析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加强文化自信,探寻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切实维护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文章深入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精准施策,以夯实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理论指导、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调控利益、服务社会的显著功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主流意識形态建设有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整合社会力量。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可以消解内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聚合人心,激发斗志,帮助人们确立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产生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多元思潮主要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必须加以坚决抵制。

新自由主义主要以“经济人”假设和个人产权假定等理论,否定公有制,攻击“公有制崇拜”,鼓吹全面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否定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其本质目的是否定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宪政民主思潮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宪政,主张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认为在中国应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其实质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而废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普世价值”思潮则打着“普世”的幌子,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理念,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其实质是企图颠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此外,当今学术界批判最为激烈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其主要是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公民社会”企图瓦解党的社会基础;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二)新媒体的负面作用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冲击

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战略彻底改变中国的图谋从未停止,他们利用网络文化加紧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攻击,专门针对高校青年学生,传播资本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量贪婪、色情、暴力等消极、腐朽、反动的思想传入中国,严重影响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肆无忌惮地散布反华言论,捏造谣言,试图激起民众矛盾,制造群体冲突事件,从而扰乱中国的社会稳定。

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网络文化日益兴盛,但其部分内容具有负面性、自由性等消极特点,加速部分青年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脱离。当今社会,网络已然成为人们宣泄不满情绪的便捷渠道,网络中煽动思想的传播也是近些年群体性事件突发的重要原因。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向党和国家管控意识形态的能力提出挑战。

(三)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特征在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削弱了部分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同感,导致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认识疑惑。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阐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及时解决经济建设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合各种社会价值取向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三、精准实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一)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和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主义具备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有利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能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提供理论基础。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出发点,实现“两个巩固”,关键要处理和解决好全国各族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恒久信念问题。

处理和解决好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武装全党,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撑和根本的思想准则。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通过开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宣传教育,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力和凝聚力。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营造知荣辱、讲正气的社会风气和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利用“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持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倘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到位,会导致思想“灰尘满面”,精神“缺钙”。

(二)意识形态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双重构建、两手齐抓”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视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和效率,致力于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夯实充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秉持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治理观,加强网络安全控制,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推进思想理论创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创新,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宣传;用具备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道路,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不是全盘吸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实现创新。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和实践性,还要尊重差异,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其实效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因此,要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经验,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入脑入心,坚定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别资助;山东华宇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纲要课实践课堂路径研究”(编号:2020JG0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肖应红.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33-36.

[3]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6-114.

[4]李娇.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5]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人民日报社,[2018-08-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510818643417757&wfr=spider&for=pc.

(作者單位 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