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2021-11-28 11:00王下天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雷锋弘扬民办高校

王下天

新时代背景下,为深化现代大学生党员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与理解,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积极弘扬雷锋精神,让学生党员意识到雷锋是思想道德的楷模,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学习,促使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文章通过研究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意义、现状及原因和具体路径,以促进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一、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楷模,他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新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更多的内涵,雷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断成长。它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党的先进性,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一面永远闪耀着光辉的旗帜。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三观”尚未成型,可塑性较强,新事物接受能力强,鉴别力明显不足。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进步、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理想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深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推进雷锋工作站建设,使学生感悟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呈形式主义倾向

当前,各大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层出不穷,雷锋活动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还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形式较多,内容较少,多数活动的开展是为应付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学生意愿,雷锋精神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导致雷锋精神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部分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表面化、浅薄化,更多的人把学习雷锋精神视为一种形式,心存消极情绪,这也是高校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开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部分现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不够深刻,这是由于当代大学生没有站在雷锋精神这一时代立足点,感受雷锋精神的优越性及其对自身的影响,对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较为排斥。

(二)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存在偏差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出比前几代大学生更为复杂的形态。与前几代大学生相比,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有较强的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另一方面,受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少数大学生在遇到损害自身利益的问题时,会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相互矛盾的道德观念实际上是实践能力的欠缺。部分大学生未能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雷锋精神,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停留在口号上,在实际行动中存在自我表露过多、道德能力弱、自我控制差等问题。

(三)雷锋精神宣传不足,缺乏榜样示范的正确引导作用

高校宣传部门更加重视学生工作,大多以宣传学校为报道的首选。实际上,大学校园中有许多雷锋精神的实践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高校宣传部门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寻找“雷锋”,宣传默默奉献、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学生的行为。但是现实情况与之不同,实心实意奉献自己、为同学办事的榜样往往默默无闻。宣传不到位,导致榜样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感知淡化。

三、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基层党建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形式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创新性、多样性等特点。雷锋精神的内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雷锋精神校园“三进”理论(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形式。雷锋事迹经过几十年的宣传,已经被新时代大学生牢记于心,大学生要掌握雷锋精神的最新内涵,理解雷锋精神实质。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从大学生行为特点以及社会活动等角度出发,拓展雷锋精神的融入途径,创新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形式。学校基层党支部应该在教师团队与学生之间构建桥梁,创新教材,加大雷锋精神的宣传力度以及讲解力度,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雷锋精神宣讲活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应当积极组织各类学习雷锋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宽慈善捐助、环境保护、科学普及、应急救助、重大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党支部应积极组织学生前往雷锋纪念馆等地切身感受雷锋精神,而不是一味地从书本上向学生讲述雷锋精神的含义。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全方位地汇聚红色精神,能有效提升红色基因的基层党建效能,推动教学工作和雷锋精神弘扬工作的创新发展,使学习雷锋精神活动从此不再局限于形式主义。

(二)将雷锋精神具象化,改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认知偏差

雷锋精神是时代楷模,雷锋是每位大学生的学习榜样。学习雷锋精神,需要高校党支部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将雷锋精神具象化,消除认知偏差,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实现志愿服务价值,获得精神成就,是雷锋精神的基本价值体现;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本质所在。学校基层党支部应当组织义务支教、社会调查访问、慰问演出、红色游学、红色报告、雷锋精神宣讲团、评选学雷锋标兵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学校应编写典型事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雷锋典型事迹和相关精神内容,给予学生深刻的启发,消除认知偏差,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雷锋商社为依托,建立雷锋精神教育平台

成立雷锋商社,以高校基层党支部为基础,建立雷锋精神教育平台。高校基层党支部应从大学生行为特点以及社会活动等角度出发,大力宣传雷锋精神,改革学习方法,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支部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客观评价。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营造人人争当雷锋的良好氛围。依托雷锋商社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现状开展思政育人活动,结合雷锋精神开展演讲活动以及红色观影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雷锋精神融入基层党建工作,锤炼大学生的党性自律意识。以雷锋精神推动雷锋商社建设,打造担当优良品德学风模范引领、志愿教育服务、公益活动等领域的先锋标兵,使学生实践活动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广大学生在强化思想和政治意识上献身入党,并通过实际行动献身入党。通过上述途径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真正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四)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优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能有效开展各种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从而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建设流程,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将高校大学生作为学习雷鋒精神的对象,加大雷锋精神的理论宣讲力度,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学校承担着建立健全人格和道德体系的重要责任和义务,重视育人过程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有利切入。党支部干部、学生党员是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带头人,应将弘扬雷锋精神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雷锋精神与基层党建相结合,能直接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内涵发展与活力提升,使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应重视雷锋精神的重要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力量,积极培养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大学生。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青年课题“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编号:2020GXDJ-QN060)。

参考文献:

[1]马苑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入党工作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6(7):150-151.

[2]王雪,孙秀华.新时代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4):86-87.

[3]王东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7-12-14(7).

[4]张群耀.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与雷锋精神的传承[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3-106.

(作者单位 沈阳工学院)

猜你喜欢
雷锋弘扬民办高校
弘扬爱国精神
接过雷锋的“枪”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