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9 13:09张琪如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大学

张琪如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高等教育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大学过程中,既有积极性、创造性成果,同时也走过很多弯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前夕,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完成,国内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反革命势力尚存,大学的性质和类型过于复杂化、多元化。据统计,“公立学校,包括国民党政府国立,省、市立学校124所,占总数的60.5%;私立学校(未计教会学校)61所,占总数的29.8%;教会学校21所,占总数的9.7%,其中受美国津贴的17所。”[1]面对旧大学中存在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成分,思考如何从旧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教育,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大学总体上采取一种权威主义和社会本位的办学模式,经历了由继承改造旧教育转向借鉴苏联办学经验再到复归老解放区办学模式三个阶段。在改造旧教育过程中,采取“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提出“为工农开门”的办学方案,设置“将马列主义引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中央统一领导、部门对口管理”的办学制度;在借鉴苏联办学经验过程中,形成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翻译苏联高等教育教材、学习苏联的教学方法、加强与苏联的人员交流等,力图建立起有助于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高校教学制度;在复旧老解放区办学模式过程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党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扩大学生来源,力图建立革命的、劳动的、大众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突破苏联科层化、等级化、制度化办学模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探索建设的社会主义大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革命性。面向工农大众办学,教育为人民服务。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2]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收回教育主权,接收国民党遗留下来的高校,分期分批接管私立高校,自办和整顿外国津贴高校和教会学校。在接管和改造旧教育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开始重新创办新大学。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我们的高等教育首先要向工农开门,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3]同年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进一步提出“对具有相当工作历史的革命干部、工农青年、少数民族考生、华侨学生应予以入学及学习的特别照顾”[4]。自此,高校开始面向工农群众招生,社会主义成分日益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日益提高,革命性日益凸显。二是意识形态性。开设马列主义课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思想改造。1951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以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内容,各级各类高校废除反动课程,添加马列主义课程,逐步改造其他课程,增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教学内容,对知识分子原有的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改造,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三是专门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缺乏办学经验,加之西方对新中国敌视封锁、苏联对华教育援助,因而更多把目光转向苏联办学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试点,以院系调整为主体,以高校教学改革为依托,共同探索建设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大学。随后,为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掌握各种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教育部颁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效仿苏联高校类型,将全国高等学校分为综合大学(设文理科)和专门学院(包括工业、师范、农林、财经、政法、医科、语言、艺术等类),保留了一些专科学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既提高了办学效率,也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四是实践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大学建设围绕中心工作、实际工作展开。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的课程设置,“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的办学形式,“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以及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的学校类型。[6]

在政策指导下,各级高校管理权力逐步下放,与具体业务部门开展合作,走向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创办社会主义大学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偏差和失误。一是重视增加高校的工农成分,但忽视工农分子对文化知识的传承。各类大学大办工厂、农场,侧重发挥工农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而忽略对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二是片面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和学生长期参加劳动改造、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用劳动代替教学,挤占了正常的教学时间。三是过急过快地盲目扩招,造成大学资源浪费,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各地兴办非正规、民间性的高校,过度关注办学数量和速度的提升而忽视地区之间办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当时陕西的33所高等学校中有5所在校生不到100人,甘肃的41所高校中有7所教师不足10人,而北京、天津、太原三个城市竟集中了华北地区高校总数的62%。[7]这些局限和失误直接导致了“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蔓延,引发教育事业的超常规发展。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模式依然没有突破老解放区革命的、劳动的教育制度,也没有脱离苏联科层化、等级化教育制度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成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思潮交织碰撞,社会主义大学面临日益复杂的办学环境。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办学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吸收借鉴欧美办学经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破除“左”倾思想障碍,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国际化、规范化、大众化的社会主义大学,推进高等教育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多样化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举社会主义办学国际化、现代化的旗帜。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8],无论是工人、农民、知青、军人、干部、应届高考生均可报名,扫除了“唯成分论”“唯阶级论”“读书无用论”的障碍,建立了公开公平的招生机制。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9],要求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人。自此,“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党的重要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国际化,邓小平提出“留学生要成千成万地派”的口号,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发布系列文件,如《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1978年)、《关于做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通知》(198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1982年),搭建起中外教育交流互鉴的桥梁。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0],两者密不可分。《决定》为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办学导向,既要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又要促进人的科学化发展,通过促进个人发展带动社会进步。《决定》也把高等教育从极端化的“为阶级斗争服务”和被动化的适应经济建设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推动社会主义大学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竞争尤其是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科技落后、人才资源短缺的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的中心工作连续做出重大决策部署。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大学走向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纲领性文件。此后,社会主义大学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众化。国家计划到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3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80万人,专科生450万人,18-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将上升到8%左右。[11]随后,国务院、国家教委下发若干文件,如《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1993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启动“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等项目,为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大众化教育质量提供政策支持。二是科学化。1994年6月,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12]为社会主义大学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通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逐步把大学科学化落到实处。三是法制化。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以及国家教委先后下发的6个配套文件,几乎涵盖高校领导管理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内部管理体制、教学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科技工作改革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大学体制化日益突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立法形式规定了高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科体制、办学自主权、教师和学生权利义务、高校投入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推进了“依法治校”进程,成为高等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四是专业化。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校专业设置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决定按照社会需要和学校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使毕业生能够更快地符合各类职业的要求。专业目录修订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学专业化的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加之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多种需要,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把“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放在重要位置,推动社会主义大学日益体系化、战略化。2004年国务院正式批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战略化的标志性文件,特别是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做出了详细的制度安排,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战略转移,实现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进。自此,一批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开始形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逐步成为高校重要战略任务。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满足人们对教育多元化和多样化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质量评估、项目流程、组织机构等内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日益规范化。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大学向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问题。一是国际化带来的中国特色弱化、社会主义因素缺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大量参照欧美教育模式,缺乏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教育现状、文化水平、民族性格等特征的思考,中国特色的办学优势逐渐弱化,社会主义大学中工农子弟成分越来越少,社会主义因素受到忽视。二是现代化带来的立德树人目标偏离问题。伴随社会主义大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大学逐渐打破原有单一的、集权的办学模式,走向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然而,现代化、市场化固有的工具主义、物质主义氛围,致使大学逐渐被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所侵蚀,引发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社会效益与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的本质目标受到影响。三是多样化带来的社会主义大学内部矛盾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大学逐步开展多样化合作办学。然而,多样化也造成大学内部运行的多种矛盾:培养目标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改革方向上办学数量与办学质量、国家制约与办学自治、重点大学建设与义务教育普及之间的矛盾;教育功能上经济作用、政治作用、文化作用、社会作用、个性化作用之间的矛盾;教育方法上传统灌输法与互联网技术革新之间的矛盾;学科建设上专门化与部门化、学科性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之间的矛盾等。社会主义大学依然没有完全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办学道路。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为全局性的重要任务,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作为重要内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系列重要讲话,主要体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号召,“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13],办学模式开始逐步从模仿走向自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出发,提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目标,并进一步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4]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15]要抓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素质教师队伍、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培养什么人”提升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层面,“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16]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7]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好地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除此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第九、第十三次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集体学习;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四、十、十一、十九次关于依法治教、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对外开放的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先后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充分说明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改革途径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遵循。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改革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办学成熟的标志,是执政能力的彰显,是教育自信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仿照苏联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国初期内外交困的窘境,但也历经“左”倾错误影响下的艰难曲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出以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大学,但也出现社会主义大学价值性、功利性、冲突性问题。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新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增强高校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扭转生硬裁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做法;严把教材关口,加强中央马工程教材建设,从意识形态安全高度监管教材引进高校;坚守网络宣传窗口,让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网络高地,防止民族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极端主义等错误思潮侵蚀;明确教师政治红线,确保课堂教学掌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师手中,纠正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论坛上非马、反马言论。

二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不仅具备科学文化素养,更能清楚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德才兼备又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和学科建设。提高马工程、马学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突发事件、回应人民关切、缓解社会冲突、克服改革发展阻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马工程、马学科支撑服务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防止办学过程中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脱节,避免出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局限化、孤立化等问题,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向多学科、宽领域、全过程拓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发展。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然而,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相比,中国共产党的办学理念相对滞后。为此,中国共产党要关注和探索“自发内生性”办学模式,构建具有思想引导性、现实针对性、理念独特性的社会主义大学,让大学不仅“办”在中国,更是“扎根”中国。

首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体现中国特色办学优势。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更是扎实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独特优势和根本保证。为此,高校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服务”原则,通过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高办学治校的思想武装;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得以切实履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变高校党建工作中“上热、中温、下凉”的局面,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师生诉求的传递者,为进一步深化大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自觉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新时代,“一带一路”“粤港澳高校合作交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西部教育振兴”“互联网+”“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等战略部署均离不开大学支撑。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过程中,大学应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自觉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重要任务,明确自身在战略支撑服务上的定位和结合点,围绕战略设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宣传引领、学科建设的改革路径,走出一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现代化道路。

再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扎根中国”,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追求,立足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关切,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此,大学要保障人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招生制度、依法保障政策实施、公开宣布录取结果,从源头上保证教育公平。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人民选择教育的需要。大学应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优质的教育,办出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要需要的教育,避免教育平等走向教育平均。

最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体现中国办学风格。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19]高校要坚决捍卫办学自主权,把研究成果、教材编写、学科评价、职称评定等主导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风格,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自信。同时,在立足高校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各校独特的办学精神,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话语体系,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一招。

(三)厚植中华文化底蕴

铸牢中华文化根基、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大学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校园文化的彰显。

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领悟、深入阐释传统文化的精髓。“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0]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国精神、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等宝贵思想道德资源,是培养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大学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各类课程之中,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鲜明特色、丰富内涵、发展走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才能真正完成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

第二,批判借鉴外来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将西方优秀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前沿教材、优秀师资、管理方法“引进来”,转化为培养国际性战略科技人才、创新型团队,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成果的重大突破。同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批判地鉴别,不能拿来主义,不能生搬硬套,辨识西方错误思潮、推出具有原创性的办学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基于本校办学传统、历史积累、发展实际形成的,既表现大学自身固有的人文特征,也反映大学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传播和创新。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华文化合理、进步、科学成分;要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体现爱国情怀和人类关怀;要发挥大学自身的文化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要创造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形成个性化的校园文化精神,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文化活力。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体制机制

新时代,推动以人才培养、教育评价、学科专业调整、人事资源配置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各类办学要素活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其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目标。当前,中国大学的硬件设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关键在构建创新性、协同性、引领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学要发挥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在科学创新方面的作用,配套落实好导师制、本硕博连读、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机制,将知识传授与问题探究、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培养出全方位、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其二,改变僵化的教育评价制度。大学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教育政绩观,克服“五唯”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将志愿服务、社会帮扶、环境保护等纳入评价标准,摒除阻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单一的、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制度,让大学经得起社会和人民检验。

其三,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学要加强学科专业质量监督,落实评估和奖惩机制。北大、武大、南大、厦大、山大等高校带头进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是改善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具体行动。大学还要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学科专业调整的重要导向,发挥好名师工作室、高端新型智库、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作用,建设一批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学科专业,推动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

其四,改革学校内部人事资源分配制度。要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业务能力、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标准,配合激励机制,奖惩并举;要完善职业能力培训机制,搭建入职、就职发展平台,重视发挥教研组“传帮带”机制作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要建立教师工资保障制度,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科研资助、工作环境、就业前景等保障,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此观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办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70年来风雨兼程,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显赫地留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史册上。新时代新征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仅要在理论上建立科学权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公开透明的人才评价体系,还要不断将高等教育的实践推向深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任重道远,因此,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