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成逻辑

2021-11-29 16:28申晓娜
焦作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经济

申晓娜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所处的发展变局复杂莫测,百年难遇,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局势不容乐观;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本就低迷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亟需挖掘新的发展动力。2020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明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正在迈进一个具有多维特质的全新的发展阶段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内和国际多方面因素条件,提出并构建立足国内国际整体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为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为推动国民经济循环永续挖掘了鲜活动力。新发展格局不是应对当前发展局势的一时缓兵之策,而是我国在大变局之下突出重围、实现永续发展百年之业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入手来推论演绎其生成逻辑,深入挖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厚根基,准确把握与认识新发展格局。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全新理论,而是有其提出和形成的深厚历史逻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孕育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思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宏壮历程中,党始终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带领中国一步步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国际大循环为重要补充的科学发展新格局。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萌芽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唯有独立自主,才能迅速壮大实力,增强经济发展劲头。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带领全国人民决然走上独立自主工业化发展道路。自1949年到1978年,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促使种类相对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同时也构建起相对完整且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党和国家不仅注重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生产力,还意识到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服务国内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主席曾论述“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的经济建设方针。他指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既要正确处理国内各方面矛盾因素,又要善于批判地借鉴与吸收国外发展积极成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有效为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总之,社会主义建设的初阶探索时期,毛泽东同志主张并贯彻落实“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经济发展思路,为新发展格局的生成积聚了深厚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条件,成为新发展格局的萌芽沃土。

1.2 改革开放时期的不断探索阶段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促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浩荡的全球化浪潮中拉开了序幕,经济建设跃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心与关键,同时,也明确了以现代化为前进导向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从而标志着中国开启了国民经济发展新征途。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准确指引下,中国对内实行改革,搞活国内经济,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采取以出口导向型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不断彰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的破坏性冲击,“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弊端渐趋凸显。1998年,出于应对与防范金融危机的目的,江泽民总书记主张“要努力扩大内需,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2]。他认为经济发展韧性得以增强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强依靠国内市场。此后,“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日益受党和国家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政治局势出现新的变化,党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更是显著突出“内需”所具有的带动经济循环的巨大功能,并赋予“扩大内需”以战略性意蕴。回顾经济发展脉络可知,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发展格局,逐步由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经济发展结构,以内循环为核心支柱,注重国内国际间循环协调畅通。

1.3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逐步确立阶段

新时代,随着物质技术积累逐渐丰厚以及社会制度文化愈加完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也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纷至沓来,世界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而,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依靠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来繁荣国内经济,进而有力带动世界经济发展。2018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3]。在国民经济内循环和谐顺畅的良好基础上生成具有较强发展实力的国内市场,并始终成为我国发展进步的首要助推器。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质”的提升,通过充分调动与发挥我国国内市场与内需潜力,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稳定发展。而后在2020年5月14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至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也正式构建起来。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中反复阐释新发展格局,不断丰富其内涵意蕴,使其逐渐成长为我国中长期重要经济政策指导思路。

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作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与形成不仅深刻体现着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历史沉淀,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循环运动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其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即内循环层面与外循环层面。他们认为这两个层面并非相互割裂、分散对立;相反,两者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整体。首先,在内循环层面,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总体上蕴含着四个主要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键与核心,即顺利实现其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究其本质,就是要求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个成分始终按照恰如其分的比例关系进行组合并参与生产循环,具体包括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之间、资本循环时间形态与空间形态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等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构建强大的国内循环体系要求理顺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再生产循环体系的协调畅达。其次,在国际循环层面,马克思也十分重视世界市场循环问题。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使得世界市场逐步建立,也间接促进了海陆交通和商业的巨大发展,而这种发展最终又反过来拓宽了工业的的发展维度。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各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国内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拓展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最终又促进本国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达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协调联动。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经济循环思想,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理论根基。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理论滋养

在我国存量丰厚且优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可以毫不费力地发掘出大量经济循环思想。在国内循环方面,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思想将“富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促进各产业各部门间的经济交往与贸易流通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长治久安。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这表明,农工商虞是社会经济循环的整体,只有实现各环节的畅通才能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进而实现“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古代中国还重视兴修水利、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来便利商品流通,打破阻碍商业往来的屏障。此外,《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表明其通过修建专门的交易场所来促进商品流通。在国内国际循环方面,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意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性。西汉时期设立了“大鸿胪寺”,其功能主要是用来处理和解决当时的贸易往来事宜。汉武帝时期开通了“西北丝绸之路”,这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深度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标志。一言蔽之,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所提炼出的传统经济循环思想,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理论滋养。

2.3 西方经济学先进成果是其重要补充

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也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经济循环思想。从国内循环层面来看,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倡导主要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认为需要打通国内市场梗阻来满足不断扩大的分工体系,他还提出大国要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等内在驱动力实现经济发展。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是产生经济问题的根源,主张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扩大有效需求,进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从国际循环层面来看,西方经济学也非常关注国际贸易问题。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各国应该依据本国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流通,而在此过程中又能反向促进本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综上所述,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国内循环体系下各循环要素的现实关系,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均衡;但也并没有忽视国际循环相对于国内循环的良好发展所具有的重要补充作用,注重两个不同层面的循环体系能够达到协调共振的完美态势。

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与构建有着严密的实践逻辑,它立足于我国转型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3.1 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

当前,全球体系与格局正经历着复杂难测的快速演变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局势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国际关系紧张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在国际格局深入调整阶段,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触及了其全球固有利益。因而,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对中国的发展竭力遏制,频繁发动贸易战,打压中国重点企业参与国际循环。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得国际经济局势愈加紧张。据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代表的多个国际金融机构测算,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内萎缩幅度约为4.4%,成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全球范围经济衰退。此外,疫情致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区域化、本地化、分散化等逆全球化态势,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简言之,在多种条件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必须主动做出必要的战略调整,实现国内及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2 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步迈进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业已发生重大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然而,过度依赖外循环的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其固有弊端,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并且动荡不安的国际经济局势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通过梳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的发展脉络,可以了解到,大国经济发展要保持有效合理的内需结构,坚持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将国际循环作为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比如,美国在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内需的内循环发展结构转向外循环发展模式之后,又根据当时所处的多维度发展条件,适时地选择了重新依靠内循环来实现本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最终形成以居民消费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本在经历了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之后也毅然决然地转向了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国内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经济循环各环节梗阻,增强国内市场发展动力与竞争力,同时,更要注重国际市场的联动作用,不断培育和增强我国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本质需要

习近平总书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5]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发展理念。首先,要求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发展目标。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原来生活资料的“有没有”转变为现在的“好不好”,实现了从数量层面向质量层面的跃升,更加注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结构不平衡以及要素发展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严重阻碍了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党和国家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疏通国民经济循环梗阻,激发国内市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更加平衡充分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纯真愿望。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求承认并重视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更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未来经济发展更加突出要求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接续迈进。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