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11-29 01:35
宁波通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宁波人才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8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习近平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习近平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习近平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政府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来源:新华社)

点赞宁波

鄞州区位居“2020年浙江农民收入区县TOP10”全省第四

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了“2020年浙江农民收入区县TOP10”,鄞州区以42794元位居全省各区县(市)第四位,全市首位。去年,鄞州区积极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收益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同时,鄞州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业等,建设一批特色农村、“网红”农村,以古镇古村、山水民宿、亲子采摘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增收能力。

镇海区成功创建“中国琵琶之乡”

9月27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向镇海区授予“中国琵琶之乡”称号,这标志着镇海区成功创建“中国琵琶之乡”。镇海区将高质量打造“中国琵琶之乡”列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并在全区教育“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艺术,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门艺术技能,优选琵琶”这一计划。目前,镇海区已建成琵琶传承教学基地11个,数量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

海曙区龙观乡作为全省唯一受邀的乡镇级代表参加COP15平行论坛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在昆明召开。海曙区龙观乡受邀参加COP15平行论坛,这也是全省唯一受邀的乡镇级代表。龙观乡缘何能成功“出圈”,亮相昆明?这主要得益于龙观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法不一般。目前,龙观乡正积极推进四明山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是全市唯一不在任务名单之列却主动开展此项工作的镇乡(街道)。

榜上宁波

宁波舟山港捧得中国质量奖:9月16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质量大会上,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名单正式揭晓,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实现了浙江省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是我国港口界获得的首个中国质量奖。为了守住质量生命线,宁波舟山港坚持“硬核强港”质量战略定位,形成“一核四共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该港平均船时效率居世界第二,创下40万吨矿船接卸作业37.67小时完成的纪录,创造并保持235.6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同时,宁波舟山港不断推进港口生产服务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累计获专利、科技创新成果202项。

宁波运动员创全运会历史最佳战绩: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闭幕。106名宁波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中参加22个大项的比赛,摘得20金、11银、11铜共42枚奖牌。宁波的东京奥运会选手表现依然出色。其中,汪顺一举收获6枚金牌,小将余依婷收获4金1银,射击奥运冠军杨倩收获2金1铜,两届奥运冠军石智勇此次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两破全国纪录,两超世界纪录。其他选手也可圈可点:女子撑竿跳老将李玲第4次参加全运会,此次她又收获金牌;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严炜明和队友合作收获1金;等等。

宁波城市网络质量排名全国第一: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之第一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公布了全国36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在重点场所、重点行业4G/5G网络质量的抽查成绩。最终,宁波以107.12的总得分排名全国第一。此外,重点场所4G网络得分及主要道路5G网络两个子项得分同样排名全国第一。作为全国第一个推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宁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始终领跑全国。

猜你喜欢
宁波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宁波第二激素厂
一图读懂宁波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