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体育慕课教学路径探索

2021-11-30 08:46梅秀萍李伟业
关键词:大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梅秀萍,姚 磊,2*,李伟业

(1.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 710068;2.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方式的大众化,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1]。大数据影响着今天的生产、消费活动、经济运行机制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对教育领域也提出了要求。慕课自2008 年首次亮相以来就引起了全球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慕课在我国也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发展,但是体育学科的慕课建设进度缓慢。为此,基于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提出大学体育与慕课融合的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江苏、陕西三省的十二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高校体育教学、慕课发展、云课堂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研究文献134 篇。经过筛选和整理,参考其中50篇作为研究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需要,制定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对安徽、江苏、陕西三省的十二所高校(其中包括师范类、理工类、综合性院校)网上进行了问卷发放360 份,收回了323 份,有效问卷314 份,有效回收率87.2%。

1.2.3 电话访谈法

对巢湖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相关老师进行了电话访谈,咨询巢湖学院目前对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1.2.4 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归纳、比较、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2 慕课理念与大学体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慕课理念

慕课(MOOC),中文译为“大规模网络课程”。慕课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与国家人文教育应用研究院联合提出[2],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响应,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开始采用这种课程模式,各知名高校也纷纷开始探索慕课之路。经历了几年的积累与发展后,时至2012 年,国际三大慕课平台成立,斯坦福大学、哈弗大学等世界高校陆续推出慕课课程,这一年慕课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称之为“慕课元年”。与此同时,慕课同样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教育部为促进慕课在中国的落地,于2012年5月21 日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慕课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先期宣传和鼓动的作用[3]。慕课之所以一经推出便能得到积极的响应,多半是由其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规模性、开放性、在线化、课程化是慕课的四大基本特征。“使优秀的教学资源,供全球各个角落的学生免费使用”是慕课的核心理念,慕课本身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

2.2 慕课与大学体育教学融合的优势分析

2.2.1 打破体育教学的时空障碍,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学科作为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身不仅拥有丰富的运动技术和复杂的运动技能,而且还蕴含着大量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和运动练学等专业知识,更深邃着人文社科、自然学科、信息学科等知识交叉其中。从体育学科的学科性质出发,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应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但在实际过程中,受场地、时间、人力等资源的限制,国内乃至国外的很多高校都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同步、均衡发展。

2.2.2 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信息化教学进程

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自2002年慕课理念诞生以后,以慕课为抓手推进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讨论研究从未停止过。学者王殿霞[4]说:“MOOC 起源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时期,依赖于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传播。随着慕课平台的推出,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进行在线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慕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学者王会儒[5]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慕课平台开放了体育课程学习内容,促进了体育优秀资源共享,更能体现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和公平性原则,为我国体育建设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慕课对高等教育的改革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信息化教学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主要就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效率。在现有的应用中,慕课是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一支力量。据2019 年慕课大会公布,我国目前已有12 500 门慕课上线,超过2 亿学习者,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6],慕课建设成果璀璨。

2.2.3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丰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教学质量提高影响毋庸置疑,优美、舒适、富有文化气息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7]。教学场地、课堂氛围、参与课堂的人员等都可以称为体育教学环境。传统体育课堂里,由于大学体育课内容主要以实践课为主,所以教学活动都在操场或馆内展开。

3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任务。而体育作为高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完善学生人格、增强学生体质、建设体育强国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学校体育一直以来都处于教育的边缘位置,体育学科不受重视,虽然在大学也仍然存在着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但是教学形式未与信息化充分接轨、教学评价片面等问题。

3.1 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努力所要完成的目的,对教学过程开始至结束都有指导意义[8]。通过对江苏、安徽、陕西部分大学体育课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致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内容也是大同小异。认知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体育运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技能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并学会运用。情感目标,在课堂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感情。各高校在制定大学体育教学目标时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情意行,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致。但在对学生调查后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相差甚远。在问及学生每周是否有锻炼时,多数学生表示否,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在思想认识上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终身体育的意识尚未建立。

3.2 教学形式未与信息化充分接轨

2011 年3 月,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要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体育作为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紧跟时代朝流,响应信息化号召。但在现实教学中,大学体育课多采用面对面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在课堂上,教师是整节课的唯一信息传输者。显然,这是与现代化教育背道而驰的,尽管,“教无定法”,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会有相对应的教学形式。但是,无论是哪种教学形式,目前大学体育课堂上教师都占主导地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对技术的理解全靠教师的展示。因此,大学体育课毫无信息技术的痕迹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而推动大学朝着信息化方向前进,是大学体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3.3 教学评价片面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是通过各种测量和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予以肯定[9]。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诊断、导向、调控等功能。在对安徽、江苏,陕西的十二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以平时上课出勤次数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判标准的占62.66%,其中以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的有34.09%。在收回的323 份问卷中仅有9人填写了以平时的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长作为评判成绩的标准。大多数的学校一周一次体育课,一次体育课包含了90 min 的两节课,仅以这每周一次的课堂表现不足以评判每个学生的运动表现、体育成绩。此外,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改进。因此,完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大学体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3.4 教学模式传统

在调查的十二所高校中,实行选项课制的学校占38.7%,实行普修+选项课制的占57.89%,此外还有3.41%的学校实行俱乐部制。选项课制即指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老师。选项课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从目前的实况考察来看,学生在选择时大多数会根据期末考试的难易程度决定,违背了选项课的初衷。普修+选项指的是,大一普修大二实行选项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大一学年的学习和素质锻炼下,能清楚的认识自己,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对大二阶段的项目抉择进行了铺垫,选择的方向会更能满足自身需求。所以,当前的这俩种教学模式既有优势也有弊端。为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教学模式需要继续优化。

4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体育慕课方式改革路径构建

4.1 学校层面重视大学体育信息化建设,为慕课建设应用保驾护航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国家、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各学科信息化教育建设成果显著。但是相比较之下,大学体育信息化进程发展缓慢。究其原因,除了跟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有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学校层面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所以,在大学体育慕课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制定慕课教学改革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正式文本要做到目标明确、过程细致、方法科学严谨、评价客观公正[10]。

4.2 慕课建设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

尽管班级授课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综合国力及教育人口众多的影响,班级授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我国大学体育的主要授课形式。所以,慕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承担的是补充或重复学习的工作。大学体育慕课建设要对目前大学体育整体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所存在的问题补缺补差。譬如,针对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不均衡、实践偏多、理论较少的问题,慕课建设可以从运动处方、运动训练、运动生理等课程着手,帮助学生对体育学科、体育运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偏见。

4.3 构建大数据教学分析平台,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大数据教学平台的构建应贴合体育课程的特点,从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学生的运动表现、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素质成绩、专项成绩等角度考虑。通过将这些成绩录入数据库,形成多维分析图。大数据教学平台的建立,就学情分析功能而言,通过分析大量教与学得数据,有利于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这种精准到个人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传统打分评价的弊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来的评价结果,不仅让老师可以通过数据调整教学行为,还可以让学生实时获得运动反馈信息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4.4 加强校校、校企联系,为线上课程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

线上课程的建设、运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依靠学校自身能力以及政府支持不足以保障慕课的长远发展。从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大学慕课的建设需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院校与院校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师资力量、技术和物质支持。院校间寻找交叉点共同建设一门网络课程,实现资源共享。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寻找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商业机构,包括俱乐部、知名网站、多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与高校共同打造优质的在线体育课程,多方力量解决慕课制作的系列问题。有了资金跟师资的保障,线上课程的建设才能永久发展。

4.5 借鉴慕课经验,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借鉴各学科课程教学与慕课融合发展的经验中得出: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值得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体育学科的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可采用线上初步掌握、线下深度加工、线上交流反思。课前学生通过线上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具体的技术分析,线下再跟着老师对技术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线上交流反思可采用作业、考试等形式进行,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11]。目前,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有被应用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的公共网球课的教学采取课前在慕课上学习技术动作的理论分析和细节展示,然后在线下课堂对技术动作进行练习。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领会动作过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其开展的《临床药物治疗学》中采取在上课前一周,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并完成相关作业,教师在课前收集作业的错误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错误较高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以其加深去印象。由此可见采取课前预习,课上讲解,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深入了解知识,能够更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行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既可以改善体育课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又可以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5 结语

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其自身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均等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形式科技化等优势,决定着慕课势必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把手。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程曲折缓慢,慕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融入大学体育教学可以说是大学体育改革的重要时机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与慕课要实现融合共生,除了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以外,更需要政策、资源、学校、社会多方力量的配合。

猜你喜欢
大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大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