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议

2021-11-30 10:39李贵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祁连山草地生态

李贵琴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绿色发展是21世纪的发展理念,其在发展经济时,提倡绿色发展,既能保护当地环境,也能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重视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倡导各行业在发展经济时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才能提高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进程。祁连山是我国比较独特的一座山脉,其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祁连山的森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人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祁连山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对象,对国家的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尽管对祁连山生态保护的工作从未停止,但是由于气候变暖、缺乏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为了保护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人们应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发展理念,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扩大水源涵养林的面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祁连山地区生态现状分析

1.1 冰川退缩,雪线上移

祁连山海拔较高,拥有大量的冰川、雪山、湿地、沼泽等资源,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但是,受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祁连山上的冰川面积、湿地、沼泽面积都在不断减少,雪线也在不断上升。据数据显示,20世纪下半叶,祁连山的冰川减少了116.2 km2,导致冰储量直接减少50亿 m3。从祁连山雪线的变化来看,正以每年平均2~6.5 m的速度不断上升,从沼泽湿地的面积来看,其已经缩小到现在的0.9万 km2。冰川、雪山、湿地、沼泽等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大量野生动物失去了家,一些稀有的野生动物已经面临濒危,除此之外,一些生长在严寒地带的稀有植物也会逐渐减少,生态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1.2 森林面积缩小

从西汉时期的祁连山来看,其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是,近年来,祁连山的森林资源大量减少,覆盖率严重下降,相比西汉时期,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了75%左右[2]。人们无节制的放牧、毁林开荒使祁连山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质量以及水源涵养功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以及当地群众的生活。

1.3 草地退化

祁连山有大面积的草地,养殖户依靠草地发展畜牧业,但是,近年来,大量居民开始养殖,导致牲畜数量直线上升,超过了草地的载畜量,牲畜大面积的过度啃食草地,就会出现草地沙化以及退化现象,减少了草地面积。近几年,草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占祁连山草地总面积的72.4%,产草量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30.4%,牲畜平均草地占有量也急剧下降[3]。

1.4 野生生物种类和种群锐减

祁连山拥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为其提供了生活场所。上世纪70年代以前,祁连山上马麝、雪豹等稀有动物种群较大,党参、冬虫夏草、黄芪等稀有植物十分丰富。但是,前些年,人为活动越来越频繁,气候变化无常,打破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无法继续安稳的生活。除此之外,人们为了一己私欲滥捕乱猎野生动物,使野生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一些稀有物种的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2 加强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意义

2.1 祁连山是绿洲农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由于祁连山上有大量冰川、雪山、沼泽湿地等,为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北部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淡水资源。石羊河、疏勒河、黑河等流域的居民主要以绿洲农牧业为主,祁连山提供的淡水资源为绿洲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甘肃的绿洲农业十分发达,主要原因是祁连山雪水灌溉,为其提供了良好基础。甘肃有玉米、小麦、薯类等粮食作物,每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量以及产量都十分庞大,从而有“河西粮仓”的美称。另外,甘肃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有羊、猪、牛等牲畜,牲畜出栏数以及肉类产量较大,在全省占有较大比例。

2.2 祁连山是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众所周知,祁连山有大量冰川,据统计,其共有3 306条冰川,冰川面积高达2 060 km2,从而形成了黄河、河西内陆河、青海湖三大水系,为青海、甘肃、内蒙三省的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由此可见,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祁连山脚下形成的绿洲长廊是我国西部沙漠与腾格里、库木塔格等沙漠之间的分割线,防止了外部沙漠向我国移动,保护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除此之外,祁连山是野生动物迁徙的主要廊道,做好动物保护工作能有效降低盗猎、贩卖野生动物现象,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2.3 祁连山地区是中西商贸文化互通的重要纽带

祁连山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从历史上看,河西走廊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阿拉伯人、突厥人将中原地区的瓷器、纸张、丝绸、茶叶等物品运输到印度、阿拉巴、中亚等地,将中亚的酿酒技术、西亚的琉璃珠宝、食材作物、印度的建筑术等带入中国内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贸易的发展。从现代来看,祁连山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实施地区,通过“一带一路”能有效促进我国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交流,由此可见,祁连山是中外贸易互通的重要纽带。

祁连山拥有久远的文化历史,马踏飞燕、敦煌艺术、岩画雕塑、居延汉简等都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灿烂夺目。祁连山在促进自身发展时,利用当地的文化优势举办文化博览会,将我国的历史文物、文化产品、书法绘画等艺术品进行展出,吸引西方游客进行观赏,由此一来,既能有效传播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除此之外,祁连山在促进民族团结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汉代时期,祁连山一带有汉族、羌族、匈奴族、大胡族、鲜卑族等民族共同居住。现在,祁连山有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大量民族居住,他们在生活中进行通婚联姻,共同生活,提高了我国边疆与内地的凝聚力,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全。

3 祁连山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

3.1 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自我修复能力差

祁连山海拔较高,冬季干旱降水较少,土质疏松,草地沙化现象严重,生态系统脆弱。如果人们缺少对祁连山的保护,就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不利于祁连山的生态发展。由于祁连山湿地、草原、森林空间较少,随着草场退化、冰川融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祁连山的水源涵养功能会逐渐下降,久而久之,会减少祁连山内陆河的流量,导致祁连山进入枯水年。除此之外,祁连山的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各生态系统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一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并且自我修复十分困难。目前,祁连山还存在严重的森林病虫害、草场沙化、退化、河流荒漠化问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要将其恢复,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以及代价。

3.2 生态保护上投入少,生态产品短缺

祁连山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时,主要的资金来源便是政府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越多,获得的生态保护效果较高,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生态保护效果较差,生态保护效果与资金投入情况密切相关。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开展生态保护,资金来源过于单一,难以发挥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影响生态保护效果。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政府应呼吁社会人士投入生态保护中,既能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也能为其提供技术以及人力支持。通过社会呼吁,祁连山出现了大量人民开始植树造林,为生态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从目前效果来看,生态修复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缺少专业的人才以及技术、缺少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对祁连山的生态修复产生了制约[4]。

3.3 生态底子弱,保护修复难度大

祁连山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征都比较特殊,对相关地区的发展形成了限制,导致祁连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后发展”中,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快速发展经济,对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过度开发,从而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祁连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们在开展矿产资源时,会对当地的土壤、植被等造成不利影响,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由于祁连山生态底子较弱,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为生态保护以及修复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4 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建议

4.1 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综合筹划

为了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人们在发展经济时,首先应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为主,合理规划祁连山的生态资源,从而使其稳定发展。发展当地经济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从整体上统筹规划,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4.2 坚持绿色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祁连山地区的居民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依赖当地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由于祁连山的气候比较干燥、日照充足、有充足的雪水进行浇灌。因此,可以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业产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独特的农产品品牌,利用“一带一路”的优势将农产品运输到西亚、中亚等地。

祁连山的地形地貌十分独特,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景观,人们可以提高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等,既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经济发展。除此之外,祁连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景观,人们可以完善景点周围的设施,通过不断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5]。

4.3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生态保护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支持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护工作,政府应为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通过社会人士的支持建立稳定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保护修复工作的进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祁连山生态修复效果。

4.4 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

为了进一步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重大举措,其成为中国十大国家公园之一,全面保护了祁连山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的完整性,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已完成。为了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人们应全面加强管理力度,从执法人员、执法机制、管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强力保障,从而对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最严格的保护。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十分重要,为了保证西部地区的发展,人们应提高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这样能够使祁连山的生态环境有所恢复。

猜你喜欢
祁连山草地生态
祁连山下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Laughing song
草地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