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1-11-30 10:39张广杰陈学君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工程太阳能

张广杰,陈学君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3)

1 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特点

1.1 艺术性

从客观上来看,园林建设并不是各种景观的简单堆叠,而是需要美学思想的融入以及艺术性的设计,这些都需要体现在科学规划与方案控制中。借助施工来实现设计目标,最终体现艺术性的建设成果,这也是园林工程景观设计与施工的主要目的。所以,无论在任何条件下,园林工程施工都必须要兼顾好艺术性的问题,否则将严重影响施工的效果。

1.2 生态性

园林工程施工要满足生态性的特征要求,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适应性方面的问题。园林工程在建设之初就为满足城市环境保护而进行了生态化的设计,通过科学施工来满足城市绿化、环境优美的整体要求,从而为生态建设活动做出积极的贡献。不同类型植物的成活率不尽相同,要选择那些成活率高且适合当地生长的作物,多选择乡土植物和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区域与环境的植物,却不能只选择单一树种,要选择多种成活率相对较高的多样化植物,达到搭配多样化的目的,使不同类型的植物融合在一起,让观赏性、适应性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针对重景观轻植保的现象,需加强园林植保的基础知识认识。很多地方的园林采用高、大、色、密、厚的手法,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还违背其生态习性。

1.3 综合性

从前期规划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验收,园林工程本身就是庞大、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规划、设计、生态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内容,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叉作业的问题,通过多单位、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够实现景观的高水平建设。

1.4 长期性

园林工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工程项目而言,其对于后期维护的长期性要求较高。这是由于许多景观在建设完成后都处于动态变化当中,为了保持景观的美观性以及特异性,需要实施科学的养护与管理。养护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病虫害防治之外,还需要做好施肥、浇水等方面的养护管理,通过长期的投入养护来满足实际需求,这个过程中投资成本也会较高。

2 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不同阶段中的应用

2.1 园林工程施工设计阶段新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合理运用施工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的管理力度、强化工程的预见性及组织性。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实践中应用新技术,应该在工程设计阶段架构相应的思维模式以及运作形式,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应急方案,从而及时解决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对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而言,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分配到每个施工参与者身上,同时积极激励施工参与者,尽可能地运用施工新技术进行施工建设,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科学解决施工阶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2 园林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新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园林工程中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流程都可能会对园林工程的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应用新技术时,施工企业应该将施工的实际环境、地理位置、气候、土质、风向、水文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充分将园林施工新技术与园林工程施工设计进行结合,才能创建出更为优质和美观的舒适空间。另外,合理运用铺地工艺进行施工,也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使园林工程整体的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质量都可以最终符合该工程的质量标准。

3 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不同项目中的运用

3.1 在园林筑山工程中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提高,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强化,所以我们更应该借助新技术来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园林筑山工程建设中,更应该借助新技术手段来提升园林景色的效果,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我国的陶瓷工艺日臻成熟,各种陶瓷面砖等材料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并运用新技术来赋予园林生机与活力。

3.2 在园林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就对施工作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引用新技术,这样才能够发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为后续园林工程中的道路建设夯实基础。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工程本身的质量,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也要确保所铺地砖具有透水性,因为倘若透水性不好,一旦遇到降雨就会使路面积存大量的雨水,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也会降低人们对园林道路工程的体验好感度,所以尽量选择透水性较强的透水砖,这样即使在雨季,雨水也能够顺着砖体渗透到砖底部,进入大地中,从而使地砖表面只留有少部分的水。此外,园林地砖留有部分水分,还有助于提升园林内部空气湿度,进而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后,借助新技术可全方位地提升园林道路工程施工水平。

3.3 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应用

首先,在幼苗种植时期,应将幼苗的下部分放到被水稀释过的生根粉中,然后再进行移栽,这样才能够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当然,在幼苗种植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种植环境适当地运用保水剂,这样也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进一步降低植物种植造价成本,为园林工程后续建设带来有力的支撑,最重要的是可以借助新技术减少植物浇水的次数,进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其次,种植幼苗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抗蒸腾防护剂,该防护剂操作相对来讲比较简单,特别适用于比较干燥的地区,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树木中水分的蒸发,进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3.4 在园林土方工程中的应用

土方工程中所应用到的新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塑料盲沟,另一种则是架空砖。所谓“塑料盲沟”主要是适应入地变形,持久性能好,并且重量轻,在土方工程建设施工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具备很多优势,比如能够提升园林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等。而“架空砖”是指一种基于土壤与自然环境间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缝隙,它能够为整个园林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蓄水和渗水的地层层面。园林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价值,推动园林工程施工得以顺利有序进行。

4 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趋势与前景

4.1 雨水收集与水质处理

雨水收集、水质处理是园林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遇到的问题。雨水收集重复利用可以兼顾节能、环保两个方面的要求,在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源头就是降水,所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很好地满足园林工程建设的要求。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目前园林工程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包括有存储、净化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借助于自然径流的模式来实现资源合理回收利用。另外,雨水收集后会根据处理的结果来进行利用,水质达到国家技术标准的条件下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提升雨水应用的范围。

4.2 液压喷播

水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可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液压喷播技术是园林工程现阶段正在推广应用的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设计保水剂、草籽以及改良剂的比例,采用压力喷射的方式来向地面进行施工。该技术不但保持了良好的喷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草籽的成活率,从而更好满足景观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

4.3 大型冷雾

大型冷雾技术是借助于生物膜水处理技术来实现高速喷射的保湿技术。该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后期养护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可以使用生物膜水处理技术,所以可以对水中的重金属进行过滤,提升了水质,另外还可以模拟出自然界中雾的效果,从而给景观带来潮湿、清新的感觉,在该技术的配合下,能够使园林景观变得更为优美。

4.4 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在园林施工节能中的应用,是指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经其他设备来实现电能合理利用的目的。由于园林工程属于露天建设,因此,太阳能的收集与利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大型设备,对能源的消耗不可避免。太阳能技术的应用需根据所处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提高节能降耗的应用控制效果。

如在北方寒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太阳能技术主要作用于园林施工的供暖设备上;当在南方进行园林施工时,太阳能技术可用于通风与遮阳环节的施工建设。因此,无论怎样的气候环境,太阳能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实际的园林工程条件来确定相应的应用对象与实施方案。这是保证园林施工节能降耗效果的关键,技术人员应充分重视节能技术,以强化园林工程的功能效果。

4.5 使用新型园林机械设备

园林景观当中一些施工环节存在人工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施工问题,需要借助于新型园林机械设备,比如说新型雾炮打药机、挖树机、挖掘机等,这些设备需要采取针对性开发的模式来进行优化,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确保其使用的寿命周期,为进一步发挥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优势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新技术,不但可以满足生产实践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控制成本,提升建设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包括雨水收集处理、液压喷播、大型冷雾、太阳能技术以及园林机械技术都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在解决环境污染大背景下,达到满足生态环境与园林美化的效果,并使观赏性和层次感得到大幅度的改观,使景观效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园林工程太阳能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园林工程中的小品施工技术分析
分析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处理
基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施工措施研究
太阳能维修等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