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2021-11-30 11:01武显云
民族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要]跨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因传播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而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文化认可等方面带来冲击和迷惑。民族高校要重视这些跨文化信息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威胁和跨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在外语课堂加强对跨文化信息的解读和鉴别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历史和新中国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的学习宣讲,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他们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高校;跨文化视域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7-0085-09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这一重要论述是在全球化日趋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对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思想路径和工作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成为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思想,也是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行动指南。因此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国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学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和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一种认同,具体而言就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实体的国家认同、对治国理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对多元一体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对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全球互联网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文化传播推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也因传播了不同的文化而对人们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文化认可和自信等方面带来冲击和侵蚀。尤其是对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接收的跨文化传播信息颇多,同时又因受到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约束较少,使得他们更容易对强势的外来文化产生盲目信崇,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知偏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是严重挑战。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国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学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和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有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中,有的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提升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各个要素的认同,如彭尚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途径研究”[2]、郭颖、余梓东“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3]和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4]等;也有学者从微观角度探讨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开设具体思政课程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如包银山和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5]、刘玉“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6]和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7]等,这些探索有力促进了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但以上成果大都是从我们自身文化的视角来探讨,而鲜有学者分析外来文化传播对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角度探索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及措施,旨在分析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的潜在侵蚀,进而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开展跨文化教育以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民族高校汇聚了来自各个民族的老师和学生,作为我国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肩负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教育重任。民族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牢记办学初心、履行办学宗旨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各民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一)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要求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国家开展民族工作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党的十九大又把这一表述细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意志和一直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動力。在全球化日益加剧和跨文化信息传播日益增多的今天,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这一重大理论思想和实践创新,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二)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各地民族高校至建校以来一直秉持立足地区,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站在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肩负着提升民族素质、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高端人才,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内涵式增长培育少数民族后备力量,全力推动民族地区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重要使命。民族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相对于其他高校汇集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也是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高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事业,提升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办学和育人质量,使民族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教育阵地、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育人高地。

(三)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现在各大高校的学生主体都是“00后”大学生,得益于新世纪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这代大学生多数在经济和物资富裕的家庭环境里长大,较少受到物质条件制约,不太重视传统习俗和道德约束,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因此这个群体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个体意识[8]。其次,“00后”大学生出生并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小开始他们的信息获取、学习场所和娱乐形式等都和互联网紧密相连,因而也被称之为互联网原住民。而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是在自媒体数量众多的时代,大学生从自媒体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很多都有圈层化的倾向,例如深受大学生喜欢的自媒体如哔哩哔哩(bilibili)、抖音、快手等网站都会根据观看者的点击率和搜索关键词进行圈内的推送,从而导致他们关注的娱乐话题和社会热点等越来越窄,而对没有推送的信息会缺乏关注的兴趣和热情,甚至漠视社会主流的声音。同时相比他们的祖辈父辈, “00后”大学生更注重当下,他们的人生理想更加具体务实,在他们看来,宏观抽象的远大理想不如老老实实在现实社会中奋斗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有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等人生目标,但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首先考虑的大多还是自己的成长和未来[9]。因而社会上对“00后”大学生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不管怎样,“00后”大学生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最终将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希望。因此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各民族同学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升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团结的思想和意识。

二、跨文化传播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的影响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和影响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他的著作《无声的语言》里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概念,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10]。我国历史上的玄奘前往西域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是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加速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推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融洽沟通和交流。跨文化传播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得益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更加活跃和频繁,经济和政治强势的国家往往影响甚至操纵着跨文化传播并形成文化霸权,使得强势文化冲击并侵蚀弱势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产生威胁。尤其是那些刻意抹黑中国形象、制造民族矛盾的外媒信息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是挑战。

(二)跨文化传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负面影响

1.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带来负面影响

政治认同是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是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础。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和政治人物基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偏见,利用跨文化传播在世界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找各种接口指责我国的意识形态、抨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大势宣传“中国威胁论”,并将中国形象“妖魔化”,企图到达西化中国、分化中国的目的。其中就有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他在职期间多次通过知名的网络社交软件推特(Twitter)发表对中国的污蔑和诋毁言论。最为可耻的是在他即将离任的前几天里,蓬佩奥每天狂发数条推特表达他的政治主见,最多的一天是2021年1月17日他在推特上共发32条信息,其中30条内容都涉及抹黑中国,从攻击中国共产党“构成真正的威胁”、“中国渗透美国州立法机关、大学”、到指责中国在南海、香港、新疆、西藏的政策,文中还配发他以往在公共场合发表的各种声明和演讲,并罗列他在任期间打压中国的一系列措施[11]。推特作为国外知名的社交网络代表和跨文化传播工具,在我国内外拥有众多的华人用户,尤其是思想前卫、外语基础良好的大学生更习惯于关注世界流行的社交媒体的信息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魅力。这些充满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信息通过跨文化传播的方式进行的无形渗透或者强力推行,毫无疑问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带来诸多负面宣传,而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极易受到这些西方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我们要高度警惕这种错误思想和舆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和侵蚀,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

2.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带来挑战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经过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冲突斗争、交流融合而形成的统一集合体,正如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的那样:“(中华民族)它的主流是许许多多的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具有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2]。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不仅是对与国家主权紧密相关的最高层面的中华民族的认同,也是对国家民族组成部分的56个民族的认同。然而最近几年一些西方反动势力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以跨文化传播的方式煽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搞分裂,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民族团结。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网页于2020年12月15日发表的英文文章“被玷污的中国棉花”(Chinese Tainted Cotton)、和BBC英伦网(即BBC中文网)于2020年12月17日发表以“新疆采棉工:新证据揭露时尚产业背后的强迫劳动”为题的中文文章,两篇报道都是引用美国反华组织“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郑国恩(Adrian Zenz)的“研究”称“中国正迫使数十万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去在新疆地区广阔的棉田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13]。根据新疆农业部门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平均已达69.83%,其中北疆地区甚至高达95%以上[14],BBC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不要说现在新疆棉花早已实现高度机械化种植和采摘,即使在2015年以前新疆地区还没有广泛实现机械化、大量工人在棉花成熟季节涌现新疆手工采摘棉花,这也是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常的行业需求和人工自我流动现象,西方媒体明知事实却仍要把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同胞在新疆采摘棉花刻意解读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强迫劳动,从而达到抹黑中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宣传目的。还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国之音(VOA)两家知名媒体在报道中国西藏相关的新闻时也经常围绕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西藏“3.14事件”和藏区僧人自焚事件等大做文章[14]。此类挑唆中国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的外媒报道层出不穷,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帶来负面影响和严重挑战。

3.跨文化传播弱化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在中国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追溯中华文明的历程,自商周开始到民国结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互相学习借鉴,相互交流融合,最终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并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由此可见文化上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各民族在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民族情感和友谊又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15]。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的基础。

然而随着这几年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媒体技术、工业文化和科技产品,通过跨文化传播途径对国人逐渐传递、渗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在“00后”大学生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当今高校校园的很多大学生而言,吃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看好莱坞的电影,听美国的摇滚音乐都是他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习惯,他们在吃这些快餐食品的时候也跟着习惯了美国的快餐饮食文化;在观看好莱坞大片的过程中也逐渐认同了电影中所传达的美国个人主义精神,在听摇滚音乐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国的自由和反叛意识。以笔者学校所在的城市成都为例,根据餐饮协会的最新统计资料,截止2020年1月,成都西式快餐门店的数量分布如下:肯德基115家,麦当劳83家,必胜客55家,德克士116家,汉堡王38家。中式快餐店的数量和品种相对较少,其中最受四川人喜欢的中式快餐乡村基的门店在成都只有108家,其他的中式快餐品牌如真功夫、老乡鸡、永和大王、味千拉面等门店更少,其他民族高校所在的城市如北京、武汉、昆明等地西式快餐店铺门店的数量总和也都远远高于中式快餐门店数量。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尽管我们的大学生身处中国,他们仿佛对博大精深的中华餐饮文化感情淡漠,反而对西方的快餐饮食习以为常、了如指掌。对“00后”大学生若不加强中华文化的宣传教育、文化鉴别和选择的指导,他们极易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的崇拜和对中华文化的遗弃,这些都将直接侵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三、跨文化教育对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和具体路径

(一)跨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颁布的《跨文化教育指导原则》(UNESCO 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跨文化教育指的是包括一系列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增强不同文化团体的相互理解、促进融合与学业成功、增进国际理解的计划、课程与活动[16]。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在认识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充分理解、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最终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知名学者孙有中曾说过:在高校的各门课程中,英语教育就是跨文化教育,它不是要培养同化于英语语言文化的人才,而是要培养英语语言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型人才,这样的跨文化人才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具有批判性文化意识,能够理性地审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并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17]。高校外语课堂因为给大学生讲授他国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而天然地成为跨文化教育最强大的平台,也是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跨文化外语课堂对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如下:第一、跨文化外语课堂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可以提升大学生对跨文化信息的选择和甄别,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第二、跨文化外语课堂用外语介绍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等,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外传播中国形象和声音,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二)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文化教育路径

在网络媒体高速发达的时代,跨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已是势不可挡。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跨文化传播影响下保持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我们应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为核心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理念[18],充分发挥校园里從事跨文化教育的外语教师和课堂的作用来增强他们的文化鉴别和选择能力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跨文化传播信息时从容不迫,自信自强。

1.以跨文化外语教师为主力,加强对外来传播信息的引导和识别

高校校园里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事实上就是大学生身边最近的跨文化传播者,课堂上老师的思想观念、教育引导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国内外语语言文化最高级别的研究和学习者,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相对于其他专业的老师要更加深入和全面,更能客观公正地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看待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的各种跨文化信息,更能科学理性地引导学生对这些跨文化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因此,外语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跨文化传播主力军的角色,努力成为优秀跨文化信息的传播者,更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1.1 跨文化教育教师要有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民族高校来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尤其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教师队伍是民族高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线主力军和直接施教者,育人者自己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尤其是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更要有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

1.2跨文化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跨文化素养

在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外语教师对于自己开展的跨文化教育应有充分准确的认识,要不断努力提升个人跨文化素养。跨文化教育教师本人对于本国文化、目的语文化以及和目的语国家相关的他国文化要有清楚的了解和最新信息的掌握,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抹黑中国形象的外来媒体传播信息和社交媒体言论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鉴别,新疆棉花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外语老师可以结合这个社会热点给学生们讲解有关新疆棉花的外语基本词汇和句型,还可以播放新疆棉花机械种植和采摘的相关视频,不仅让学生对我国新疆棉花实际生产情况有更多了解,更能帮助他们识别此类外媒信息虚假报道、抹黑中国形象的本质。外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传播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内传入的跨文化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对外的跨文化传播和宣传能力。

2.以跨文化教育课堂为阵地,加强对自身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大学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认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空间,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外语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传统的跨文化教育课堂主要以培养外语语言技能、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相对不足,同时也忽视了在外语课堂上对本民族文化的渗透,使得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自己母语文化的外语翻译知之甚少,无法用恰当和地道的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甚至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比如很多大学生对圣人孔子的英文翻译是Confucius都不清楚,更不要说用英语来解释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因此在跨文化教育课堂应加强用外语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述和宣讲的学习,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独立的文化人格,构建起更加坚固的思想堡垒,更好地抵御来自网络世界具有侵蚀作用的各种跨文化传播信息。

2.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汲取多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是中华各民族世世代代积累并传承的思想精华和实践智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立根于世界文明的强大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必备思想根基,更是青年大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来源和底气。然而随着大量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跨文化教育课堂以讲授外语语言和文化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应发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辅助作用,比如用外语来讲解我们文学经典、儒家思想、饮食文化等,使跨文化教育课堂不仅是学习外语的地方,同时也是学习用外语讲好中国文化、传达中国声音的地方。通过用外国的语言来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既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加强大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2.2加强中华各民族团结历史的宣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这样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在缔造新中国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远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历史上很多功绩显赫的皇帝在执政期都非常重视与各族人民建立友好关系,把民族团结作为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先驱的带领下,很多来自少数民族的优秀青年如满族王俊、白族张伯简、土家族向警予,彝族王有德等积极参加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并推动了中国革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进程。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战士在革命受挫被迫开始长征,在长途跋涉、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途中,多次受到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援和精心维护,才使得红军战士能够突出重围,化险为夷;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数百万计的各族民兵和民工积极帮助解放军战士运送粮食、救治伤员,为战争前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在新中国成立的大典上,少数民族代表如維吾尔族的赛福鼎·艾则孜、黎族的王国兴、高山族的田富达等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共同和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光荣又庄严的时刻。总之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某一个独立民族书写的,而是56个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创建的。

民族高校聚集了来自各个民族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是在不同的民族环境下成长,现在来到统一的校园共同学习,不同的民族背景和饮食习惯等可能会让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和碰撞。在跨文化教育课堂多宣讲各民族团结共建中华的历史,可以让大学生们消除隔阂、团结一心,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同时在面对境外分裂势力的各种挑拨民族团结的信息时,可以更加理性和自信。

2.3加强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的宣讲

要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课堂加强对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历史的宣传以外,在做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时候更应注重加强对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宣讲,以便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和热爱。新中国建设70多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让国人自豪、让世人感叹的优异成绩。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我们国家提出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积极发展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其次在中国主导下亚洲投行的建立打破了美国和日本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经济基建方面的垄断;还有中国作为主办国的杭州G20峰会的召开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经济和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在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到达15.5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几乎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这对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数量的大国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其次截止2020年底中国高铁总营业里程数量已达到3.8万公里,中国高铁建设的速度和运行的速度让世界赞叹。还有荣获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被誉为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水电站的使用同样让国人自傲。在航天和军事发展方面:神州五号飞船首次登载华人上天,嫦娥工程把中国飞船送到月球上面都极大地推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还有我们的辽宁、山东两艘航母、东风-41洲际导弹、055驱逐舰的问世让中国逐渐成为军事强国。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中国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形象。在跨文化外语课堂增加这些信息的宣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他们对我们国家的认同、政治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

3.以跨文化交流为辅助,加强对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理论为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引,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高校大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除了从事与该门外语相关的语言教学工作或跨文化交流活动以外,还应承担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和担当,在外语交流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喜欢的国内外自媒体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YouTube等就是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力渠道。李子柒团队拍摄的充满诗意的中国田园生活的短视频在国外社交平台传播后获得了大量海外粉丝的关注,截止2020年底她在You Tube上的账号已有1410万的粉丝订阅,使她成为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她的成功对我们高校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正如张红玲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写道: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教授大学生外语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20]。结合大学生现在酷爱观看各种短视频的爱好,外语教师在课外可以给他们适当布置拍摄自己身边的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外语小视频并分享到他们常用的国内外社交平台上来开展跨文化传播活动。其次结合大学校园的有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跨文化外语教师可以安排大学生对留学生的采访活动或者文化交流座谈活动,通过面对面和来自他国文化背景的学生交谈来增强大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对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第三、结合互联网的无国籍沟通,外语教师可以建议大学生多和自己在国外的亲朋好友多沟通,随时了解国外的最新动态并向他们传递国内的真实情况,起到跨文化传播使者的作用。

四、结语

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国家建设、学校培养和学生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跨文化传播高速迅捷的网络时代,良莠不齐的跨文化信息对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存在诸多负面影响,民族高校要重视这些跨文化信息对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威胁和跨文化教育对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校园从事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师和课堂的作用,提高外语教师育人理念和文化素养,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历史和新中国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的宣讲,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对跨文化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彭尚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途径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3):12-21.

[3]郭颖,余梓东.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68-70.

[4]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2):115-119.

[5]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4):64-68.

[6]刘玉.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2020(2):217-223.

[7]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J].民族学刊,2021(2):9-16.

[8]沈千帆,付坤,马立民,黄荟宇.“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教育策略[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9(12):55-56.

[9]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10]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环球网.蓬佩奥两天狂发30多条推特攻击中国,“将谎言说到最后一刻”,家乡媒体都不待见[EB/OL].2021-01-18.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YuCguNxcS.

[12]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下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44.

[13]环球网. 让英媒“大失所望”!新疆服饰厂厂长回应所谓“强迫劳动”:并不属实,最头疼员工跳槽[EB/OL].2020-12-28. https://3w.huanqiu.com/a/de583b/41HSXmDMEDj?sh are_token=c38e902c-8456-4b2a-bf80-cea3a299531f.

[14]陈楠.新疆棉遇阻[J].纺织科学研究,2021(4):30-31.

[15]廖云路.“拟态边疆”:媒介化社会中的涉藏边疆传播研究[J].西藏研究,2017(1):93-98.

[1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4-09-30(01).

[17]张红玲.以跨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18]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外国语文双月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6):859-870.

[19]王守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4):45-49.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用版)[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

[2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21-06-17 責任编辑:许瑶丽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研究”(编号:19JDSZK115)、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项目(编号:2018SQN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武显云,女,汉族,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四川 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新时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