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驻泰总队长吴三地英雄事迹

2021-11-30 21:40曾燕荪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游击队共产主义革命

曾燕荪

摘要: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驻泰游击队总队长吴三地,自参加革命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攻打了国民党下洋伪乡政府,发动了岩溪武装暴动,给长泰国民党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但于1948年9月中敌人圈套而英勇牺牲,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关键词:游击队;吴三地;共产主义;长泰;革命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7-0023-02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存世间。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可以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位于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东寮,长眠着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驻泰游击队总队长吴三地,他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之一。

吴三地,男,1916年出生,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上蔡村洋山社人,在岩溪中心小学读书,1928年小学毕业后回家种田。后经革命同志引导参加了革命运动,担任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驻泰总队长,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却在1948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他的主要革命事迹至今仍流传在闽南地区一带。

1春风吹燃烈火心,吴三地光荣入党

1944年初,闽西游击支队首长、中共地下党组织书记陈树连(原系国民党龙岩交际处长),派地下党员张文才(原国民党永定财粮处长,原名黄福才,永定县下洋镇丹竹村人)和张元方(化名张定福,永定县下洋村上川社人)两人,化装成挖青草药的医生到长泰找地形,为发展游击队作准备。他们看到良岗山一带地形有利,就到上蔡洋山落脚,一边挖青草药,一边给群众治病,与当地农民建立了友好感情。同时也注意在村民中寻找发展对象,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宣传党的主张,发展新的游击队员。

小学毕业的吴三地很快被他们选中。吴三地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其思想先进,追求进步,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来培养。通过熏陶启发,吴三地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明白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民主政权,铲除私有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他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纲领而奋斗的信念。他和张文才、张元方两人一起挖青草药,一起给贫民治病,暗中发展游击队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已发展游击队员30多人,可是由于没有枪支弹药,不利于开展游击活动,吴三地便利用同乡的关系,秘密策反国民党长泰县警察局自卫队副总队长林春风,让他提供些武器装备。林春风同意等待时机成熟后,起义投靠共产党,并想方设法为游击队提供武器。1945年8月闽西支队党委指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吴三地具备了中共党员的条件,于是由张文才担任入党介绍人,吴三地在长泰县岩溪镇锦麟村大坂社吊桥下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他莊严地作出了要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铮铮誓言,奋斗热血沸腾,发誓一定要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下洋首站告捷,开展地下活动

1946年8月,游击队已发展到50多人,由张元方、张文才、吴三地三人领导队伍潜入龙岩永定县,攻打国民党下洋伪乡政府和乡公所,摧毁警察大队,接管国民党下洋乡政府,取得了首战告捷的胜利。之后吴三地领导的游击队名声大噪,根据“先本县山区、后县境外山区”发展的原则,他们还把游击队伍逐步扩大到安溪龙涓乡灶坪村、角美镇田里村。仅在角美镇田里村就发展了30多名游击队员,长泰的游击队伍逐步扩大。

随后,游击队向林春风借枪支、弹药,攻打长泰县恭信乡(乡址在今古农村),占据乡政府。伪乡政府人员撤退到戴墘村石楼社办公。国民党县政府随即出动大队兵员围剿,游击队因兵力悬殊,撤至良岗山隐蔽,再转至永定县下洋村,开展地下活动、寻机歼敌,再研究下一步对策。

3打响长泰第一枪,扩大游击队伍

1947年春夏之交,随着游击队不断壮大,吴三地计划攻打恭信乡公所,向长泰反动派“打响第一枪”。这一仗缴获了敌人10多支步枪。国民党长泰县政府得到消息后十分震惊,随即调集军队进行围剿。此战过后,吴三地身份暴露,福建省国民政府发出通缉逮捕吴三地。1947年10月,安溪龙涓乡灶坪村有部分游击队员遭受迫害。接交通联络员陈金安密报后,吴三地马上带警卫员戴大河(古农村人)、陈玉金(石铭村人)等20多人潜入灶坪村了解情况,与当地游击队员共同想办法。首先引导、教育、说服了灶坪保长,再由灶坪保长指派可胜任并与匪特人员关系密切的保兵,进入匪特内部,做匪特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瓦解匪特内部,不花一枪一弹,解决了土匪骚乱,还收编了10多名思想比较进步的匪特加入游击队,扩大游击队伍。

4梁岗山反围剿,粉碎敌人诡计

1948年初,闽粤赣边区一纵队八支队正式委任吴三地为驻泰游击队总队长。1948年2月,国民党县政府成立“长泰县建国戡乱委员会”,推行反共白色恐怖,召集大批兵力围剿游击队,扑向良岗山。随后又组织大批兵力,偷袭游击队驻地石铭长埔头,吴三地率游击队伍在长埔头、彭林、顶伯公等地节节开展反击,在长埔寨击毙国民党县自卫队副队长一名,并缴枪2支,手榴弹数枚。游击队伍退踞良岗山石猴峒、博龙峒、山羊峒等峒穴,时常在良岗山、彭林社、东寮、石盘、官林坪、石笋、石林等社扰敌,国民党军无功而退,撤至岩溪伪警察局及县城休整。吴三地所在的游击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偷袭,但他怀孕的妻子梁华英和两名游击队员却不幸被捕。

5岩溪武装暴动,摆脱敌人追剿

1948年夏天,吴三地在石铭村东寮隆兴宫秘密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发动群众参加游击队、筹集活动经费、配合学生开展学潮运动等事宜,并决定举行岩溪暴动,攻打国民党岩溪警察局和乡政府。通过隆兴宫秘密会议以后,良岗山一带的民众都基本上被他带动起来了,学生也组织起来了,整个队伍又发展壮大了。

之后,游击队秘密联系长泰县民民众自卫队副总队长林春风,双方商定于1948年8月8日(戊子年七月初四日)林率部起义,一起攻打岩溪乡政府。游击队开进岩若溪圩先打炮楼。当时初中三年级6组毕业班进步学生戴英干、沈清海、叶松青、姚健儿等20多名在班长杨明生的带领下,手提二尺长木棍,包围伪警察局,部分民众也手提岸刀、锄头柄冲锋陷阵参与攻打,激战两个多小时。由于叛徒的出卖,林春风起义没有成功,当场被伪警察局逮捕,于第二天枪杀在岩溪圩长街炮楼边。在战斗中,游击队员于福春被国民党警察部队追杀在岩溪溪边的甘蔗园,当场牺性。由于敌众我寡,暴动失败,游击队伍退往上蔡洋山一带山区。国民党长泰县建国戡乱委员会带大批兵力穷追猛打到洋山,游击队依托梁岗山有利地形,巧妙与敌人周旋,成功摆脱敌人的追剿。

6不幸中敌人圈套,烈士英勇牺牲

国民党长泰县长陈文照不甘心失败,计划再次派兵围剿吴三地。国民党岩溪乡长沈飞凤向陈文照建议,由国民党长泰县军事科科长吴宗诚诱杀吴三地。因为吴宗诚受过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特种训练,跟吴三地是同乡,且吴三地是吴宗成父母的干儿子,由他来完成这项任务很合适。陈文照当即以“党国所托,戡乱重任”命令吴宗诚诱杀吴三地。与此同时,吴三地也想利用这层关系,策反吴宗成起义,做吴的工作。1948年9月28日晚(戊子年八月二十六日),吴宗诚以过节为由宴请吴三地,并事先设好埋伏。吴三地如约前往吴宗诚赴宴,宴会开始后,吴宗诚假装同意起义,使吴三地放松警惕,然后趁吴三地放松懈怠时,发出暗号,事先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抓住吴三地,随后立即把吴三地押到洋山社外甘蔗园中残忍杀害。吴三地牺牲时年仅32岁。解放后,杀害吴三地的罪魁祸首吴宗诚被人民政府押回洋山枪决。

1989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于批准追认吴三地为革命烈士,发证240034号。同时,吴三地遗骸從洋山移葬于石铭村长埔头社荔枝园内长眠。

7缅怀革命英雄,精神永放光彩

如今吴三地的陵墓已成为当地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此,开展祭扫活动,聆听吴三地烈士的光辉事迹,缅怀和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多少像吴三地一样的仁人志士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丰功伟绩体现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大无畏精神[1]。

没有英烈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革命英烈用“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爱国情怀,用“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忧患意识,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构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雄伟大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撑起了走向民族复兴的铮铮脊梁。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重温民族记忆,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日子。缅怀,是为了传承;回望,是为了新的起航。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也正是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英雄不寂寞,初心留人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常思感恩——不忘初心,让烈士之志薪火相传;坚定信念,沿复兴之路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钟珍瑛.英烈精神融入初中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责编:李慧娟)

猜你喜欢
游击队共产主义革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中国的出行革命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指挥员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