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研究

2021-11-30 21:41卢勃如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大数据时代

卢勃如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实现思政教育的转向升级,以此構建“微”教育体系。借助大数据下的多媒体优势,帮助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快制定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观和政治建设。因此,本文主要从大数据的角度研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发展,旨在阐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未来类似事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高校思政;转向与发展;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T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7-0074-02

0引言

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学生受到信息网络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观和政治建设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转型和发展尤为重要。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建立以信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利用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手段。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建设,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帮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健全的人才体系培训,为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做出贡献。

1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发展的运用价值

1.1大数据技术为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新路径

在大学生的发展上,思政教育质量需要注重大学生责任与能力的培养。在思政教育的改革上,需要大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选择意识,通过关注自身的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以此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束缚。在思政教育改革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从而为大学生产生可信的评级与预测,帮助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学科选择,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为思政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创新路径[1]。

1.2大数据技术优化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发展

教育大数据关注每个大学生的微观表现并记录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通过大量的学习过程数据,能够准确地分析学习者个体知识和能力、人格倾向、思维特征、学习路径与学科素养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精确供给,而且不需要较大人力资源规模投入,就可以做到及时反馈给每一个人,以最少的资源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思政教育教育将从传统刻板模式培养转变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培养上,从而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1.3大数据技术优化思政教育资源管理

大数据将管理者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数据驱动型决策,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传统的教育数据是通过周期性和周期性的评价来获得信息,不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思政教育情况。并且传统的教育数据由于缺乏相应的载体,导致实际的数据存储下的分析可能存在片面性问题。在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教育质量评价分析中,可以以数据库的存储形式来积累形成个体大数据和群体大数据,利用教育大数据分析,教育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为后续的思政教育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数据分析保障[2]。

2基于大数据的思政教育质量分析建设要点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思政教育质量分析,需要重视教育质量评估的区域云体系的构建。构建教育质量评级区域云,能够对区域的教育质量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区域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全面应用,从而让大数据相关的数据处理能够覆盖思政教育质量的实施数据采集、分析、存储等整个过程。即大数据在思政教育质量分析上的运用,需要构建数据分析与服务框架两个要点,在数据分析上,需要面向区域学习教育的所有个体进行数据建模,以个体分析向整体分析的转变,从而发现共性需求。在信息采集上,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多种信息交互模式进行信息的实时追踪,从而在日常的学习与教学上对思政教育质量进行分析,同时大数据技术为数据化处理提供便捷,利用数据分析,通过将思政教育数据进行关键特征提取,从而对教育质量的各个影响变量进行细化。数据分析的开展需要朝着个体与区域两个方向进行建设,个体作为思政教育的基础,在面向区域全体的数据分析上,对思政教育资源、质量进行多个因素分析,以数据建模的形式来对思政教育整体进行建模分析,以此获取一个学习诊断与教育认知的综合报表,为思政教育质量分析提供重要的分析支撑,以此简化分析工作,为后续的教育质量改进提高基础保障[3]。

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构建策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需要以微信与微博为主,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以新理念为体系构建核心,以新队伍为体系构建基础,营造新文化为体系构建导向,促进大学校园思政为体系的建设,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3.1重视新时代教育理念构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是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以新的思想为核心建设。新思想的建设要求教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只注重语言平等。因此,在概念的构建中,教师需要注意政治思想的多样性,注意学生的话语平等,平等对待学生,听学生的话语,重视学生的表达,使新概念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4]。

教师要重视新思想的构建,需要改变工作观念,重视互动工作。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新的思想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新思想建设中,需要建立互动思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地位,通过关注、评价形式,实现与大学生的互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建设和情绪状态,通过分析学生的情绪态度,合理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政治部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注重新思想的构建,我们要注重实时的概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主要需要学生的微信或微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将工作内容扩展到当前的问题。因此,新概念的建设需要实时关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关注生活,关注学生,通过及时反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时性。

3.2重视新队伍构建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事务是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新的团队为基础。在新团队建设中,要建立符合党领导的行政人员,确保教师通过加强培训,参与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微观素质,提高新团队的新媒体控制能力。在新队伍的建设中,要重视微观质量的提高。新团队的建设应从新媒体为起点,结合大学生的思维特征,深入关注学生微博和微信的焦点。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分析,我们应总结微观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非常重视新团队的建设,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微观语言,结合自身的高思想政治素质,以提高新团队建设的高度[5]。

3.3重视新文化构建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政为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新的文化作为建设的导向。新文化的建设需要建设具有良好声誉、深远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平台创新。在新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师生沟通,以微观服务为体系,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活动,促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教育效果[6]。微平台建设主要建立微信网络平台和官网微博,實际内容接近学校和学生生活,提高微平台的服务质量,帮助学生解决基本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微观服务建设,需要分析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高信息和服务的等效性,了解大学生的重点,分析学生的态度,了解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的完美结合,提高时代意识和实用性。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实际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的需要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意识和综合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全进程,有效实现大学生精神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中国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翠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1):29-30.

[2]张帅.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研究[J].才智,2020(17):93.

[3]周立巍.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探讨[J].知识文库,2020(2):167-168.

[4]刘洋.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44-145.

[5]张晓婷.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J].祖国,2019(20):152+178.

[6]蒙娅娟.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向与发展路径探讨[J].科技风,2019(19):40.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大数据时代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