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地方历史的作用和原则

2021-12-01 19:09李向峰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红堡学校
教书育人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科书家乡初中生

李向峰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红堡学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地方历史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和真实的素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历史的社会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融入地方历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历程

升入初中后,学生渴望了解外界的历史文化,对外界的一切有着浓厚的兴起,但往往容易忽略家乡的过去,这种地方历史知识的匮乏,很难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激情。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在掌握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同时,掌握家乡的历史发展,认识家乡历史文化的变迁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作为历史教科书,在编排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按照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过程安排内容,也不可能吸纳过多的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因此,现行的教科书是很难满足不同地区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组织编写了乡土教材,但是在教学中,这些乡土教材又一再地被忽略着,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地方史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乡土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目的。

(二)有利于形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知识结构

对于初中生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他们的年龄阶段已经充满了探求新知识了解新世界的阶段,叛逆心理逐渐增强,如果不合理引导,满足他们的好奇欲望,则有可能走入歧途。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知识去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有助于学生健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所提供的历史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不熟悉了解这些陌生的知识。而他们对于家乡的人和事充满着好奇,渴望着了解家乡的事件、家乡的人物,因为家乡的风俗人情大都比较熟悉,也容易接受。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查阅各种资料、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是,精选一些当地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教科书中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知识体系,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激情

今天的初中生,就是明天的大学生,也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前的择业动态牵动着社会各个阶层的神经。进得来,留得住,是家乡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就业环境的基本要求。许多大学毕业生有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意愿,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因而,对于承担着培养人才职能的学校教育而言,在初中阶段,在历史教科书中融入地方历史知识,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地的历史发展、人文知识、风土人情,了解本地的过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才能达到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目的。

二、历史教学融入地方历史知识应把握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研究历史、从事历史教学最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地方历史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把握好真实性原则。由于各种原因,某些地方记载地方历史的资料少之又少,对某些资料,各种史籍中又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对地方历史的研究造成困难。如此,会给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于歪曲历史。

(二)趣味性原则

对于初中生来讲,对于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充满着新鲜感。因此,在选择融入历史教学之中的地方历史知识时,一定要把握好趣味性。例如,在甘肃省将定西古城称为“凤城”,这即包含着历史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又具有真实性。明代县令杜让新筑“关城”,使原来长方形古城的东门突了出去,成了“品”字形,登上东山,俯瞰古城,就像凤凰单展翅。这样的题材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的地方历史知识必须与教科书的内容紧密关联,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毫无目标地融入地方历史知识。地方历史是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有益补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地方历史知识应该从属于教科书,不能凌驾于历史教科书之上。只有把握住了针对性原则,才能对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产生积极的作用。

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在整理并充分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历史教科书知识与地方历史文化知识互为补充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历史知识,一是有利于地方历史知识的普及的传承,二是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四是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科书家乡初中生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藏起来的教科书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