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意义与策略研究

2021-12-01 13:26
青海交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平互联网+

黄 群

(南华大学 衡阳 421001)

1 引言

教育是民生之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发展创新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教育领域,表现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与教育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无数学者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问题提出诸多思路,但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教育发展不公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那么,我国政府应如何协调来促进教育进一步公平?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指出,要促进社会成员间的机会平等、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基本社会服务等九大类[1]。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新时代的象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互联网+”计划对于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善贫困偏远地区教学条件提供全新的思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完善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相关研究表明,教育非均衡问题可能来源于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等现象。“互联网+教育”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站在教育公平化的视角下,意在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公平。

2 “互联网+”教育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意义

2.1 “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教育渠道的多元化

“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多种形式教育渠道,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平台。“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从“人—人”转变为“人—机器—人”的教学形式。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的新形式也将不断出现,如“人—机器—物”等。

“互联网+”教育的推行,使得教育渠道更加多元化,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学校、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依据自身的学习及接受能力选择对应的教育渠道,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2.2 “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教育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优质教育资源不再是发达地区、一流院校的专属。只要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欠发达或偏远地区学生也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论是经济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学生都可以不受时间、空间、资源等限制,通过互联网各取所需,不再只享有本学校开设的有限课程。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班级授课中“大批量、标准化”人才产出弊端,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与发达地区相同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校际、府际间的共享,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2.3 “互联网+”教育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我国传统教学形式中大多为大班授课,有限的课堂时间则为少数学习成绩较好、积极活跃的“尖子生”的“舞台”。长此以往,打消了部分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自信心,班级成绩差距、知识获取差异进一步拉大。“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为学生、老师提供了“第二课堂”。老师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据学生的特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也为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为落后的学生提供了向同学及老师请教的平台。

通过“互联网+”课程,学生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进行考量,针对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推进了班级内、学校内的教育公平。

3 “互联网+”教育助推教育公平的举措

3.1 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优质化

教育信息资源主要指学校及地区对于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设备、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等。目前,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师生教育信息应用能力缺乏、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存在着偏差、没有完全形成“互联网+”思维、大多数高校及老师没有制作“互联网+”课程的意识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共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各项政策文件的不断颁布,表明了教育公平问题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更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呈现出新态势,教育资源传播已经从传统单一的面授转换为面授、互联网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图1),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资源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图1 2009-2018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

201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38888.38亿元,是2012年的1.36倍,占GDP比例达到4.22%;到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43.00亿元,占GDP比例增长至8.39%。可见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在快速增长,但投入力度仍旧不够。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研究表明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学生的数字素养落后,影响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媒介素养的落后使他们不能批判地看待各种问题,部分核心素养的缺失又造成了他们学习能力的不足[2]。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典型平台有慕课、微课等课程,目前我国一直在优化建设中。弱势人群和弱势地区因信息素养落后等现象,影响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学生不能完全批判地看待各种问题,有选择地学习相关内容,相关核心素养的不足又导致了其学习能力的缺失。因此在起点公平阶段,向社会大众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大众数据素养。老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需切实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可开设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协同推进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在另一方面,政策鼓励高校及教师积极录制相关教学视频,参与“互联网+”课程的制作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3.2 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

大量研究表明弱势人群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弱势人群包括残障人士、偏远农村人口及贫困少数民族等。“互联网+”时代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现象。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876.79万人,其中研究生招生约85.80万人,入学率达48.1%。相比较而言,我国2018年高校学生毕业人数只有82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入学率不高,毕业率也相对较低。在“互联网+”背景下,调整微观教育公平研究动向主要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学生教育信息资源获取、教育评价系统更新等方面问题。

3.2.1 促进学生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便利化

在过程公平阶段,一方面实施贫困地区帮扶政策,政府拨款提供相关硬件措施。另一方面,相关技术部门实现海量教育信息主动推送政策,确保学生获得相关信息课程,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总目标。通过对全国各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互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异地同步,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相对公平发展。消除“异地高考”所带来的城乡差异(“异地高考”现象源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此现象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差距)。

3.2.2 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公平化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方面是实现了府际间、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在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均加大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即便如此,教育资源仍旧存在着城乡失衡、东西部失衡等问题,主要体现在硬件资源缺失、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地区失衡等方面。在部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理应配备较多的教育资源;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口密集程度较低,表面不需要太多教育资源。实际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较为贫乏。按人口数量分配教育资源的结果是经济发达地区加大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西部及东北地区却因为教育需求巨大、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压力。

基于此,我国应充分考虑效率与公平问题,实行有效的政策组合,提升效率,实现教育公平目标。以效率优先原则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切实实现教育公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破原有的地区及院际差异,使各个地区及院校公平地享有“互联网+”教育的可能性。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兴起形成新型教学方式,师生及各学校均可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学习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个地区教学资源的配置要求,确保教育资金的投入切实运用到教育资源的软硬件设施中。切实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及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对于新式教学方法坚持开放共享的态度。将传统思想下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一切以学生的知识需求、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制定“互联网+”课程。

3.3 减少家庭资本因素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

家庭资本因素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因,其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形成影响[3]。家庭可谓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资本因素作为衡量家庭资源占有率的重要指标,把各式各样的资源带入到个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包括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家庭资本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其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影响着个体对于教育资源的获取及教育机会的公平。其中影响最大的则为家庭资本之文化因素,父母及家族的受教育程度、地位、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受教育机会。其影响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获得受教育机会越多;地位越高,学生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家庭经济资本主要以家庭经济总收入为评价标准,家庭总收入越高,学生有足够的资本获得更多教育机会。家庭社会因素即外在的、制度化因素,政策制度的改变影响着家庭资本的获得,从而影响教育公平。实际上,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地位相互影响,密切联系,文化资本高的家庭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结合此类现象,党和政府要注重促进社会各阶层家庭资本的积累,尤其是下层家庭的资本积累。全面提升公众文化资本水平,重视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化、均等化。对于家庭资本欠缺个体,实行录取倾斜政策,适当对相应人群进行适当的补偿,扩大招生百分比;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部分,对相关家庭资本欠缺个体,进行明显的倾斜,加大贫困家庭的奖助学金发放比例,适当放宽贫困家庭助学贷款还款年限,进一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3.4 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我国欠发达的地区以及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薄弱,主要体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81年。2017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26年,仅增加了0.46年,总体来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较为缓慢。从我国东、西部两区域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化情况来看,东部由2010年的9.45年,到2017年已经增长到10.03年,增长速度较快且人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然而西部地区,2017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57年,还没有达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东西部教育公平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的不均衡既是“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公平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客观现实。

落实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需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喜好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授,“互联网+”课程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学习交流论坛,使互联网环境下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可自由讨论学习问题,通过数据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3.5 改进“互联网+”教育评价系统

在评价结果公平阶段,引导学生对教育过程进行客观实在的评价,进一步改进“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技术工具介入融合传统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开放精准的“互联网+”课堂,实现促公平的教育价值追求。“互联网+”技术作为高度网络化、渗透性、集成化的重要生产力,事实上又引起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将越来越多的人置于新的“贫困”窘境中,因为人们开始追求优质均衡、个性全面发展的深层次教育公平。“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数据的收集、监控、预测过程进行全面收集,包括教育资源分配现状、高等教育人口分布状况等。建立完善客观的教育公平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区学生对教育过程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改善“互联网+”课程。利用互联网分析影响教育公平的各种因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精准有效的教育政策,实现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务实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以其平等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在推进教育公平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其不可小觑的作用。教育公平问题呈现出新动向,我们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优化教育信息资源、促进学生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公平化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公平化的意义及实现方式表现在很多方面。教育公平的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从根本上注重国民收入的均衡分配。亦可对先进国家或地区相关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国内实际制定出合理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运行及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平互联网+
公平对抗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怎样才公平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