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研究∗

2021-12-02 08:51缪可言蒋国萍吴天麒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议价项目风险约束

缪可言 蒋国萍 吴天麒

(海军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 武汉 430033)

1 引言

装备订购价格作为国防建设经费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引导装备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协调国家、军队和承制单位间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美军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的成本激励约束定价、技术激励约束定价、进度激励约束定价三种激励约束定价模式,对控制装备价格,调动承制单位积极性,提高装备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由于传统固定利润率定价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我军也开始逐步试行装备激励约束议价模式,该模式沿用“成本项+利润项”的传统价格模式,但是把装备的科技含量、相关软件开发、质量进度等多种属性考虑到装备利润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定价模式的不足。

目前国内关于装备激励约束议价模式的研究主要以激励约束议价模式的博弈分析为主。吴诗辉通过构建装备订购方与承制单位的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激励约束目标对订购价格对影响,通过计算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确定激励约束比例[2~3]。张涛参考美军采用的成本补偿定价模式,通过研究定价参数、承包商努力程度、承包效用与采购性价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定量选择定价参数的激励模型[4]。刘海涛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的目标成本激励定价模型,通过算法优化,确定军用软件采办单位期望效用最大时的合同参数[5]。然而本文认为,装备激励约束模式的意义不仅限于激励承制单位节约制造成本,还需要鼓励承制单位引进先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装备质量并改进制造过程管理。韩霜通过构建成本、质量、进度综合激励约束模式与双层博弈模型,确定装备激励约束比例[6]。李前坤提出了以装备质量为激励目标的激励价格模式,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激励约束比例[7]。

在引进新的制造技术与管理经验时,装备订购单位与承制单位需要同时承担新技术可能引入的风险,因此如何定义与评价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并对承制单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补偿是激励约束议价模式需要研究确定的重要问题。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成熟的风险研究方法,在关于风险的分析与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将其应用于激励约束议价研究的情况目前较为少见。许云飞分析了军用航空装备项目的风险管理[8]。寇杰、许强分析了PPP模式(公私合伙制模式)下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问题,该模式有助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能够提高公共项目的资金价值与社会效益[9~10],对于本文研究的激励约束议价模式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本文介绍了现行激励约束议价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分析与识别装备订购项目中的一般风险类型,提出了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计算方法,根据单目标化局势决策理论计算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管理需求契合度并根据各类型风险的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有关激励约束比例的具体取值范围通过计算乘积的方式确定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数值。

2 激励约束议价概念介绍

根据现行军队法规,激励约束议价模式主要适用于单一来源装备的订购。激励约束议价模式要求装备订购方与承制单位在装备研制制造过程中共同开展成本评估与管理活动,通过将订购目标成本、过程成本控制要求及激励约束条款纳入装备订购合同的方式,降低装备的订购成本同时提高其产品质量。激励约束议价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订购目标价格论证、研制合同约定、过程成本控制、订购目标价格调整、鉴定定型阶段评价、议价成本确认、价格协商确定等。其中激励约束条款在进行研制合同约定时确定。

激励约束议价模式的利润由目标利润与激励约束利润两部分构成。目标利润即目标成本乘以5%固定利润率得到的利润,其中目标成本指订购方与承制单位按照一定边界条件确定的拟订购装备的期望成本。在计算激励约束利润时,根据实际确认的议价成本计算目标成本与议价成本的差值,通过计算该差值与激励约束比例乘积的方式确定激励约束利润。即激励约束利润 pI可表示为

其中α表示激励约束比例(0.5≤α<1),cT表示目标成本,cP表示议价成本。根据激励约束利润 pI的定义式可知,激励约束比例α越大,pI的绝对值就越大。且仅在议价成本cP低于目标成本cT时 pI的值为正数,否则其值为负数。

假设目标成本cT为确定常数,承制单位通过提升技术的方式可降低议价成本cP,且cP不可无限减小。根据激励约束利润定义式,当承制单位控制cP使其低于cT时,承制单位将获得数值为α∙(cT-cP)的激励约束利润作为提升技术从而节约成本的奖励;当承制单位的技术未能有效降低成本,使得cP高于cT时,则承制单位将损失数值为α∙(cP-cT)的激励约束利润作为技术引进失败与成本失控的惩罚。当激励约束比例α的取值为0.5时,可理解为订购方与承制单位平均分担引进新技术产生的风险,这也是在不加特殊说明情况下激励约束比例的一般取值。由于 pI的存在,激励约束议价模式能够起到激励承制单位提升自身技术、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而在cT已确定的条件下,α的选取将决定 pI的取值与产生的激励效果。

3 装备订购项目风险

本文认为,制造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引进通常是以一定风险作为代价的,并且其结果能够通过制造成本进行反映。而单一来源装备的激励约束议价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并激励承制单位采用最为合理的制造技术与管理方法完成装备产品的制造,同时尽可能地节约制造成本。装备订购方作为项目的发起者与监督者,在制造过程要求与技术选择方面具有比承制单位更为明确的需求导向,因此应当由订购方对所订购装备的项目风险管理需求与承制单位具备的技术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分析,根据两者的契合程度提出激励约束比例设置的主要建议,从而起到引导激励承制单位提高产品质量与节约成本的作用。由此观点,本文认为对于装备订购项目,应当以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为激励目标,根据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与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的契合程度确定激励约束比例。

针对一般装备订购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风险,参照《GJB 5713-2006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要求》[11]与《GJB 5852-2006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12]中列出的装备设计定型与制造定型阶段风险,本文将装备订购项目风险划分为技术风险、成本风险、进度风险、需求风险与人力资源风险,各类型风险的定义与产生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装备订购风险定义与产生原因

4 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计算方法

4.1 构建装备订购风险评价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装备订购风险权重。根据装备订购项目的具体定义,由专家分别对装备订购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类型风险的权重[13]。将装备订购项目风险定为目标层,将具体装备订购风险类型定为准则层,对所有装备订购风险标识相对重要程度,并由专家集体评价确定各类项目风险的权重。

根据所划分的装备订购风险类型,构建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评价体系与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根据装备订购项目的定义与需求,由专家集体确定项目风险管理需求等级的一致定义,达到某一风险管理等级所必需的技术、管理能力,所评价装备订购项目的具体风险管理需求等级与对应评价得分。通过专家法对评价体系各指标进行打分,将评价指标等级设置为五级,对应的指标评价分别为 0.1、0.3、0.5、0.7、0.9。根据相同的风险管理定义与评价标准,通过审查承制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与技术支撑文件的方式,采取专家法对承制单位具备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根据风险评价体系的风险权重,计算确定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管理需求评价结果。

表2 风险管理需求评价体系与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4.2 计算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契合度

根据单目标化局势决策理论[14]计算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与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的契合程度,采用适中效果测度对契合程度进行描述,并以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的评价作为适中效果测度值,计算得到每种风险类型的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效果测度r(k)(k=1,2…5):

其中k表示某一风险类型对应的编号,表示对于风险类型k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结果,表示对于风险类型k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的评价结果。利用之前计算确定的各类项目风险的权重值,通过计算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到综合风险权重的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管理需求契合度。

4.3 计算激励约束比例

根据军队有关激励约束比例范围的法规规定,通过计算契合度与激励约束比例数值乘积的方式,确定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假设所规定的激励约束比例范围为,则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R可表示为

其中V表示之前计算确定的综合风险权重的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管理需求契合度。通过分析可知,契合度越高计算得到的激励约束比例越高,由于承制单位的技术与管理基本满足或超出装备订购项目自身的需求,通过设置较高的激励约束比例,最大化承制单位的激励约束利润,从而起到激励承制单位确保装备订购项目成功的作用;契合度越低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与项目需求的偏离程度越大,承制单位的技术与管理越有可能造成成本的超支,通过设置较低的激励约束比例,减轻因成本超支造成的价格惩罚,激励约束比例最低可降至0.5,并由订购方与承制单位平均分担引进技术与管理产生的风险;当契合度极小时,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与项目需求存在极大偏差,应当认为该承制单位不具备所订购装备的制造技术与承制资格,由于装备订购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订购方应当考虑终止该订项目。

5 示例分析

军方拟采用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议价模式订购一批某型号舰载导航雷达,现组织10名专家分析确定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

根据上文分析的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的划分方式,将装备订购项目风险定为目标层,将技术风险、成本风险、进度风险、需求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定为准则层,得到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装备订购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类项目风险指标的权重值,由专家集体讨论确定的A与B层次的判断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A与B层次的判断矩阵

由于C.R.<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接受的。因此该舰载导航雷达订购项目的技术风险权重为0.278,成本风险权重0.155,进度风险权重0.122,需求风险权重0.399,人力资源风险权重0.046。

根据定义的指标等级,确定打分权重为

通过专家法得到的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情况如表5所示,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评价情况如表6所示,表中的数字表示对应指标等级的专家评价人数。

表5 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

表6 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评价

记R1是根据表5得出的评价矩阵,E1是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R2是根据表6得出的评价矩阵,E2是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评价结果。因此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结果E1可表示为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装备激励约束议价的基本概念,并从装备订购风险的角度对激励约束议价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装备承制单位的技术风险、成本风险、进度风险、需求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的管理能力与装备订购项目风险管理需求的契合度,通过计算加权的方式确定激励约束利润比例,达到激励约束承制单位技术与管理的目的,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证明的方式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基于装备订购风险的激励约束比例计算方法将装备订购风险管理需求—承制单位风险管理能力契合度引入激励约束比例的计算,通过激励约束利润引导承制单位提升技术、加强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固定利润率定价模式的弊端。

猜你喜欢
议价项目风险约束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冰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PPP项目风险评价
航天企业集团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刍议
浅议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与议价的影响及应对
马和骑师
在新医改下对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定价的思考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求知没有“议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