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2021-12-02 04:29陈育锋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桡动脉外周血栓塞

陈育锋

(徐州仁慈医院介入科,江苏 徐州 221004)

近几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应用经桡动脉穿刺术的研究也证实了该方式要优于经股动脉穿刺,因为桡动脉易于触及浅表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血管与神经,在术后非常容易压迫止血,因此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制动时间[1]。而桡动脉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通常不会作为首选,主要作为经股动脉等入路之后的备选途径。随着患者对于舒适度的提升,抱着减少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等目的,临床上开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多种外周介入治疗,初步证实经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本研究对于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行桡动脉途径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患者男43 例,女37 例,年龄35~64 岁,平均(47.28±3.14)岁。行消化道血管造影或是栓塞术23 例次,肝癌化疗栓塞术240 例次,妇科肿瘤化疗栓塞术32 例次,肾动脉成形术5 例次。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适应证为:桡动脉可及,上肢Allen 试验正常。在术前患者均经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介入方法术前,全部患者均需经过Allen 试验,检查患者桡动脉及尺动脉的血流情况。在对患者的手部及前臂皮肤常规消毒后,放置无菌布,选取腕横纹上1~2cm 桡动脉搏最强部位为穿刺点,使用少量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采取Aeldinger 法穿刺,置入5F 桡动脉鞘。经鞘管向患者桡动脉注射肝素3000U和上述的5mL 混合液。混合液采用2%利多卡因5mL+500ug 的硝酸甘油5mL 进行配置。如穿刺失败,需改变穿刺位置,从同侧尺动脉或是股动脉进行穿刺。使用超滑导丝引导,将猪尾导管、120cmCobra 导管插入,经患者主动脉弓部进入降主动脉,对患者采取相关血管的插管造影与介入。肾动脉成形术患者则采取6F 桡动脉鞘,采用260cm 超硬超滑导丝,将其送至肾动脉远端,并置入球囊扩张支架。手术结束后,将动脉鞘拔出,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1.5h的轻压止血。如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将止血时间延长至2h。之后查看患者的穿刺点处是否存在渗血或是血肿情况,术后1d 观察患者局部是否存在血肿,桡动脉搏动是否出现减弱,是否存在前臂疼痛不适等穿刺并发症。如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在术后1 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桡动脉闭塞或桡动脉狭窄。

1.2.2 技术评价指标穿刺成功:桡动脉鞘插入至桡动脉内,并且导管已进入靶血管,顺利完成后续操作。对于既往存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史的患者,需询问患者再次手术时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发症主要分为轻微和严重。轻微并发症包括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轻,局部形成血肿、桡动脉痉挛、局部疼痛等。严重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假性动脉瘤及外科手术并发症。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 80 例患者中,300 例次经左侧桡动脉途径,其中有10 例次穿刺失败,4 例次因前次桡动脉穿刺后桡动脉闭塞或狭窄,6 例次因桡动脉痉挛。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为96.7%。

2.2 手术成功率 300 例次经左侧桡动脉成功穿刺后,294 例次成功进入靶血管并完成操作。4 例次失败均为肝癌栓塞化疗术,因胃左动脉或隔动脉从腹腔干与开口发出较早,导致导管无法进入靶血管,对于肿瘤血供观察的全面性、化疗栓塞彻底性造成严重影响。剩余2 例次穿刺成功后,在对患者进行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上肢动脉痉挛的情况,对于导管操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经桡动脉途径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成功率是98%。

3 讨论

在临床上以往治疗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但该方式要求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平卧和伸直下肢6h 左右,才可下床活动。该方式不仅医疗成本高,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腰部酸痛、进食困难等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导管术,而桡动脉因脉搏明显,四周无重要血管,因此开始广泛应用于心脏介入学领域。桡动脉途径应用优势众多,如减少患者局部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减少住院费用等。

桡动脉相较于股动脉而言,更加细小,许多人对于经桡动脉实施穿刺存在一定疑问。本研究结果显示,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6.7%,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桡动脉保持通常,能再次或多次进行穿刺插管。同时,因实施经桡动脉途径操作不仅需要较长的途径,并且需经过主动脉,导致操作难度加大[3]。但因穿刺成功之后,手术成功率较高。而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胃左动脉、隔动脉从腹腔干开口发出较早,导致插管存在一定难度。对于插管困难的胃左动脉和隔动脉,可通过造影导管侧孔技术,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使微导管达到靶血管。因此,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具有较高可行性。

此外,部分患者需进行多次介入,而该部分患者如何保持桡动脉持续通畅成为主要问题[4]。在临床上,以往主要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微针穿刺,采用亲水导管鞘、预防性采用鸡尾酒(2000U 肝素+200mg 硝酸甘油+2.5mg 维拉帕米、术后轻压止血等,该方式可有效减轻桡动脉闭塞风险。桡动脉为Ⅲ型肌性动脉,含有丰富的易收缩,在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造影术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桡动脉解剖变异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如常见的成环、扭曲及高分差等。经桡动脉鞘管注入血管解痉药物能有效的处理桡动脉痉挛的情况。

既往关于经桡动脉途径的肝癌栓塞化疗术、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冠状造影术等各种研究发现,早期手术时间、曝光时间相对较长,但在后期出现明显缩短。出现缩短的原因是因为早期我国临床上对桡动脉穿刺置管的经验不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增加,手术时间和穿刺时间均得到明显减少[5]。

本研究对本院80 例患者共300 例次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介入手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及经桡动脉途径的手术成功率非常高,是一种安全可行操作方式。其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7%,手术成功率为98%。

综上,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采取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术无需暴露隐私部位,术后可快速恢复正常生理活动,便捷性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桡动脉外周血栓塞
Convey指引导管联合球囊跟踪辅助技术通过异常桡动脉路径的应用体验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