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福利化养殖技术初探

2021-12-02 12:12梁建飞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福利养殖动物

梁建飞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顾家营镇人民政府 075141)

1 家畜福利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这一创新理念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给出的基本释义是:尽量满足动物顺利适应其所处环境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尽量满足其最基本、最本能的自然需求,使得动物保持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放松,并能释放自由表达的天性,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等。目前,国内社会大众,包括农牧行业及从事家畜禽养殖的业内人士对“动物福利” 知之甚少。但近年新兴的家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场),尤其是生态养殖模式下对福利化养殖技术多有应用,而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经近年实践验证,推行福利化养殖技术模式是现代畜牧业促提质增效、推进减抗无抗养殖进程、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协调解决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突出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总体而言,我国广大农牧区对福利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1)政策及法治支撑体系尚未健全。目前仅对某些濒危、稀有动物作出明文规定予以法律保护,而广大农牧区、都市、城镇对伤害或杀死其他动物(包括宠物)并未作出严格的法律条款约束[1]。(2)业内相关管理规定、条例、技术规程等配套建设跟进不及时。目前,国内广大养殖企业(场、户)尚没有可以遵循的福利化养殖技术规程及相关依法监督管理的刚性制度约束,缺少依法监管约束机制和统一执行标准。(3)相关行业、部门、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对“动物福利” 重视不足、研究不深、认识肤浅,以致福利化养殖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一些发达国家。从互联网采集的大数据研究,国内作出的相关领域学术贡献(理论成果)明显少于发达国家,而且国内新老媒体对“动物福利” 专题(课题)的科普与普法宣传明显偏少,导致社会知晓率和群众认可度极低、推广难度较大。(4)初定执行标准亟须进一步细化完善。笔者从网络资源了解,近年(2018),国内出台了“中国农场动物福利标准”,并通过相关专家审定,重点针对“猪” 推出首部执行标准,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委员会与方圆标志认证集团联合起草完成,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由此可见,我国覆盖整个动物养殖业的动物福利标准完善制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

2 家畜福利化养殖的优势作用概述

笔者结合近年国内一些典型成功案例,以及所在区域内家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实践中推行福利化养殖技术所取得的成功个案进行分析论证,满足动物福利“五要素” 对家畜禽养殖具有值得肯定的多方优势:要素一,生理福利--满足动物无饥渴之忧虑。其实践指导价值在于全面均衡日粮营养供应,科学配制全价饲料、精准控制喂料量、24h 不间断供应清洁饮水(符合饮用水安全标准),这是动物增强体质(免疫力)、防病减病、促长增重的基础保障。由此可见,养殖者做到使饲养动物无饥渴之忧,则可保证本群长期维系良好的整齐度和健康度,群内无病弱个体、零发病或最少发病是养殖稳产创收的关键点。要素二,环境福利--让动物有舒适宜居的居所。其实践指导价值在于全面协调控制养殖小环境,以消除各种诱导动物发病的不利应激源。现代生态养殖的重点是尽量满足动物最适应的原生态环境或仿原生态环境条件,使得动物的饮食起居自然随性,自由运动、自由采食、自然调节等优越条件对动物防病减病、强免疫力、促长增重极为有利。要素三,卫生福利--尽量减少动物的伤病。其实践指导价值在于正确开展生物安全防范、兽医卫生防疫消毒、科学防治及保健预防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前规模养殖成功与否,优势体现在及时消除饲养管理中各种不利因素,堵住养殖场内外防疫安全漏洞,防治结合将动物伤病发生率降至最低。要素四,行为福利--保证动物拥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其实践指导价值在于对当前养殖动物实施人性化、个性化管理,并达到防病减病、保健促长的目的。如满足鸭、鹅等水禽嗜好“戏水” 的天性,满足牛、羊等反刍兽嗜好采食粗纤维性饲料(牧草、禾本科植物秸秆等)的天性,满足猪群嗜好翻拱天然土壤觅食的天性,满足山羊洁癖喜住高洁处的天性,满足牛羊嗜好矿物盐的天性等。经实践验证,尽量满足动物的行为福利对规模养殖业实现防病促长和稳产创收大有裨益。要素五,心理福利--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其实践指导价值在于尽量避免源于所处环境及饲养管理环节的各种不利应激,使之精神愉悦放松、生理及代谢机能正常发挥、最大化降低发病率。如对仔畜实施科学断奶,循序渐进实现母子分离及更换配方饲料,有利于预防断奶、换料不良应激综合征;固定时间节点播放舒缓音乐、与饲养动物亲密接触互动、为动物梳洗等,有助于消除动物紧张、恐惧情绪,久之可将一些有利于饲养管理的行为习惯(条件反射)固化养成,如“削弱动物野性(驯化)、减轻不良应激反应、定点定时作息(定时放牧、定时返舍、定时补喂料、定点排泄、定期统防统治)”等[3]。

3 近代家畜福利化养殖实践经验小结

3.1 反刍动物

以肉牛、羊为例。例一:满足反刍动物“嗜盐” 福利。经大量实践验证,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于圈舍内悬挂“牛羊专用营养舔砖(或普通矿物盐舔砖)” 任其自由舔舐,有效解决散牧、半散牧模式下动物机体因运动量较大容易大量流失矿物盐并导致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电解质代谢紊乱)、消化及反刍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症、异食癖等杂症问题,增设“舔砖” 这一福利对反刍兽(草食畜)可谓事半功倍,在实践中“试验组” 较“对照组” 优势凸显,试验组的采食量更大、消化能力更强、生长增重更快、皮毛光泽度更好、综合发病率更低。例二:满足反刍动物“嗜草” 天性。在肉牛羊保健预防方案(程序)中,笔者结合四季温差波动、气候变化、地方流行病学追踪等实际情况辩证应用单味或复方中草药对症控制某些季节性常见高发病取得明显效果,如“冬春交、秋冬交” 给肉牛羊投喂自助加减组方的中草药散剂以达到“治未病” 和促长增重的目的,可防治牛羊病毒性感冒等多种季节性常见高发病,组方原则是“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开胃健脾”,适用中草药包括“麻黄、葛根、防风、紫苏叶、陈皮、干姜、苍术、柴胡、山楂、川芎、枳实、甘草” 等,养殖户可就地取材,将当地出产的上述组方药材取任意几种自由搭配,鲜品、干品均可,组方勿超过7 味中草药,即可发挥良好的保健预防作用和促长增重作用。究其原因在于:肉牛羊作为反刍动物,其特殊“前胃”构造非常适合消化吸收粗纤维性饲料,中草药连渣内服(灌服/拌料)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往往优于其他药物。遵循“食药同源、寓医于食” 的科学理念,将上述药材合理加减组方应用,可作为“抗菌素” 替代品,能有效解决成年反刍兽控制内源性感染不宜内服抗生素治疗的矛盾问题,同时还可达到防病减病和促长增重目的。此外,针对强化育肥、短期优饲出栏的肉牛羊也要尊重其作为反刍兽的“嗜草(粗纤维)” 特性,必须坚持高能量精饲料占小份额、粗纤维性饲料占大份额的搭配原则,其中粗纤维性饲料添加比至少应大于50%以上,日常“食补” 福利还可考虑适量投喂瓜果蔬菜等新鲜青绿饲料以补充天然微量元素不足部分。例三:满足肉山羊“洁癖” 福利。近年西南地区推广“高床(楼式栏舍)” 养羊模式取得创新突破,圈养羊居住在离地面1.2m 以上的漏粪楼房上,实现“畜-粪分离”,山羊寄生虫病、烂肺病、细菌性疾病、异食癖等常见高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高床” 模式除了满足羊对清洁卫生的福利要求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野性山羊喜好攀高、居高、呼吸高位新鲜空气的福利,科学规划布局的种羊(♂♀)舍、产舍、育羔舍、育肥羊舍等更加有利于开展精准饲喂、统防统治、驯化改良等饲养管理工作[4]。

3.2 生猪

近年我国推出的首部“中国农场动物福利标准” 为生猪养殖业提供了一些福利化养殖技术参考标准,规定“养殖场给猪群配备玩具,宰杀尽量减少痛苦(人道屠宰)” 等。标准制定从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参考国外先进的农场动物福利理念,填补国内动物福利标准空白,指导国内生猪业在养殖、运输、屠宰及加工过程推行动物福利管理,对促进国内畜牧养殖业良性发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卫生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案例:满足猪群卫生及生理福利—猪舍内设置漏粪地板保持清洁干燥宜居环境条件,有助于降低病原体感染风险概率。猪舍内部设计满足卧位地面相对高燥、保洁,在舍内地面相对低洼角落地带洒水使其潮湿,用以训练新进猪群在高燥、清洁位置定点卧位、定点采食,在相对低洼潮湿位置定点排泄,一般经3d 左右调教训练即可达到预期目的。满足猪群行为、生理及心理福利—配套建设定向跑道(一般为环形跑道)、运动场、专用泳池等,尽量满足猪群自由运动及日光浴福利,可增进其消化能力、提升机体免疫力,并能有计划的开展降脂控脂、改善猪肉品质、统防统治等管理工作。生态放养模式下,采用定人定时敲锣、吹哨等方式可召集猪群定时、定点集合补喂精料,有助于削弱放养猪的野性,便于可控管理,并有利于固化养成定时返场(舍)栖息的有利条件反射。

猜你喜欢
福利养殖动物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