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化养鸡场科学免疫接种的应用推广

2021-12-02 12:12高倩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规模化蛋鸡

高倩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动物防疫站 215300)

现阶段养鸡业发展迅猛,但禽类疫病的发病率却频繁增加,甚至部分疾病的病原发生多次变异,严重的危害了鸡只的健康安全。同时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增大、养殖密度倍增,也造成防疫工作难度不断增大。部分疫病发病后不仅会造成大量鸡只伤亡、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效益,还会造成疫病的大面积传播,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导致区域性的养鸡业受到巨大不良影响。为了保证养鸡业的良性发展,加强养殖场内的疫病防控、推广绿色健康的养殖模式并且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免疫接种至关重要,但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在免疫接种的过程中存在接种计划不足、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免疫接种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规模化养鸡场推广科学免疫接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接种效果,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实现科学饲养的养殖目标。

1 定制科学化免疫接种程序

现阶段新城疫、禽流感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3 种疾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的影响鸡只的正常饲养,以上3 种疫病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病史,被列为重点传染性疫病,因此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属于强制性免疫疫病。除了以上3 种重点传染性疫病外,仍有多种疾病会影响蛋鸡的健康安全,导致蛋鸡的生产效率降低,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此还需要根据蛋鸡养殖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疾病的疫苗进行接种。随着接种疫苗的种类增多,接种频率增高、间隔缩短,为了避免疫苗之间相互影响造成免疫效力不足的情况出现,同时帮助养殖户调整并优化免疫接种程序,可以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筛选出适宜的免疫程序,其中包括疫苗品种、接种时间、接种间隔、接种方式与剂量等。

1.1 免疫对比试验

海安市使用海兰蛋鸡为试验样本,进行多组对比试验,以传统免疫接种程序为对照组,根据科学减负免疫接种计划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接种费用、人工费用、患病率、饲料使用量、死淘率以及蛋鸡产蛋数量与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使用科学减负免疫接种计划,单一产蛋期内的产蛋数增加数量超过10 枚,按照每个鸡蛋0.5元进行计算,一个产蛋期内每只蛋鸡就可以增加5 元的产蛋利润,同时免疫接种费用平均减少0.07 元,但人工费用减少接近1 元/只,此外,免疫接种后受精率提高、死淘率与患病率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免疫接种次数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次数也相应减少,这也有效地降低了患病率。若在规模化蛋鸡饲养场进行科学减负免疫接种计划推广并执行,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预防疾病,更可以实现提高饲养场经济效益的目的[1]。

1.2 免疫程序

针对海兰蛋鸡的科学减负免疫接种方式如下:

1 日龄使用喷雾给药的方式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7 日龄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二次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同时使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3ml/只的剂量接种新支流法四联苗;14 日龄通过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3ml/只的计量接种H5+H7疫苗;20 日龄使用刺种方式接种喉痘基因工程二联苗;35 日龄通过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4ml/只的剂量接种IC 灭活疫苗;40 日龄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5ml/只的剂量接种新支流灭活苗,同日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45 日龄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5ml/只的剂量二次接种H5+H7疫苗;80 日龄使用点眼的方式接种喉必妥疫苗;85 日龄通过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5ml/只的剂量二次接种IC 灭活疫苗;90 日龄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再次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100 日龄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接种AE疫苗;115 日龄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6ml/只的剂量接种新支减流大四联;125 日龄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按照0.65ml/只的剂量第三次接种H5+H7疫苗。

2 科学化饲养管理

受养殖规模的影响,传统养殖方法容易使规模化养殖场出现营养供给不足、饲养条件等众多问题,严重影响鸡群健康,导致患病率递增、生产效率降低,在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可能造成疫病的爆发,制约养鸡业健康发展。因此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场生产模式中,应通过科学饲养[2]。

2.1 保证环境清洁

定期对养鸡舍进行粪便清理、清洁以及消毒工作,防止养鸡舍内的细菌、病毒、支原体及寄生虫滋生,影响鸡只健康。

2.2 环境控制

保证养鸡舍内的温度适宜,温度过高、过低或者骤升骤降,会使鸡只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合理调整鸡舍内的湿度,避免鸡舍内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病原体滋生,此外,湿度过大会使鸡只的抵抗力下降,影响鸡群健康;养鸡舍需要进行适宜通风,通风不足会造成养殖舍内的湿度过高、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冬季应控制通风,通风过量会造成养鸡舍内气温过低,致使鸡群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保证鸡群每日的光照时间与长度合理,避免光照时间过长,鸡只睡眠减少、过于亢奋,避免光照时间过短造成鸡只过度睡眠。

2.3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合理调整鸡群的饲养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低造成养殖舍的土地与资源浪费,也要避免养殖密度过高而出现鸡群发生殴斗、抢食等情况发生,同时,养殖密度过大还会导致传染性疾病迅速扩散。

2.4 提供充足营养

因为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鸡只多为舍饲,只能通过饲料供给养分,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根据鸡只的日龄、生长发育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日粮配比,保证鸡群的营养摄入充足,尤其要注意的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补给[3]。

3 生物安全管理

3.1 封闭式管理

规模化养鸡场应该做到封闭式管理,谢绝外来人员以不当理由进入养殖场,以防其携带病原体,造成鸡只感染,影响鸡群的健康安全。同时为了减少场外人员进入,可以对养殖场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培训,将学习成果较好的人员组建养殖场内部防疫组,负责养殖场内的免疫工作,避免场外人员的非必要性入场。同时若饲养场的工作人员离开饲养场,再次进入饲养场时应进行全面消毒,入场后应在隔离室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确认无碍后才可以进入养殖舍工作。

3.2 消毒管理

养殖场的大门与生产区入口应设有消毒池,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与车辆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最大程度的避免病原体进入养殖舍,从而保证鸡群健康安全。定期对养殖舍外部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有效避免养殖舍外的病原体滋生,保证鸡群健康,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消毒的药物应定期进行更新,避免养殖舍内的病原体对同一种消毒剂产生抗药性,导致消毒不彻底。从生物安全的角度讲,病原耐药性的增强会严重影响养殖业的长远发展[4]。

3.3 全进全出制度

鸡群在养殖过程中,每栋鸡舍要保证采取“全进全出” 制度,同一舍内鸡只的日龄与批次应相同,避免鸡群因为交叉饲养而引起的疾病交叉感染,有条件的养殖舍可以选择“自繁自养”,进一步确保鸡群在养殖过程中的安全。

3.4 疫情处置

一旦发现疑似患病鸡只,应该对患病鸡只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避免造成传染范围的扩大,对统一养殖舍内的鸡只也进行隔离管理,避免隐形感染鸡只影响其他健康鸡群。对疑似患病鸡只进行实验室诊断处理,若发现为传染性疾病则第一时间隔离治疗。若为急性疫病,则需层层上报,避免疫病大面积扩散。

3.5 无害化处理

患病死亡的鸡只与疫病鸡只属于疾病传染源,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现阶段主要采用焚烧、深埋的处理办法,将需要处理的鸡只进行焚烧后深埋处理,避免病原体扩散。

4 推广方法

4.1 成立项目推广组

规模化养鸡场科学免疫接种比传统免疫接种程序更节约人力与时间,同时还可以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值得在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为了帮助养殖户快速了解、学习规模化养鸡场科学免疫接种方法,应成立项目推广小组,以各级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为主干力量,对区域内的养鸡农户进行研究、分析,然后通过走访、培训、树立目标等方法进行知识的传输,确保技术可以传导给养殖户,在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了养鸡业的良性发展。

4.2 开展技术培训

由于养殖场地远离市区、主干道与保护区等位置,因此,多数养殖户地处偏僻,同时因为养殖人员需要长时间在养殖场内工作,造成人员招聘困难,畜牧行业的人才更趋向于研究所等试验机构,导致养殖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在饲养生产过程中,因为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疫苗接种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目前,大部分养殖场不具备独立免疫接种的能力,雇佣专业免疫接种人员会增加成本,养殖人员自行接种会出现接种操作不当的问题,影响正常的免疫效力,因此对养殖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接种的推广效果。疫苗项目推广组应定期组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帮助养殖户掌握疫苗接种的知识与技巧,使其可以独自进行免疫接种。

5 小结

随着病菌毒株的增强、新型疾病的出现,养鸡业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大,为了保障鸡只饲养过程中的健康安全,规模化养鸡场应坚持做到科学免疫接种,不仅可以保证鸡只的健康安全,更可以从技术层面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并且为养鸡业的良心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规模化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治猪流感有妙招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