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发展趋势

2021-12-02 12:12谭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肉牛胚胎

谭萍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843000)

畜牧养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肉牛养殖,自古以来都是畜牧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进入新时期后,居民对牛肉产品更加欢迎,肉牛养殖也逐渐趋于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及集约化发展,在近些年,我国牛肉生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在肉牛养殖中,繁殖技术和遗传育种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可以对牛群种类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提升牛肉产品和产量,为人们提供健康牛肉产品。

1 肉牛育种遗传技术

1.1 传统育种

肉牛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养殖生产中积累了一定的育种经验和技术,传统育种是当前最为常用的育种方式,其主要通过杂交方式完成品种改良,即良种父本和地方母本进行杂交。在杂交过程中,养殖户选择品种优良的种牛进行饲养,观察其外貌、中躯及肢蹄,保留优良性状,测定肉牛后裔和生产性能,进而不断的改良和选育,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当前,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养殖户要深入挖掘地方种牛优势,选择具有较强耐粗性和抗逆性的种牛进行选育,具有显著的改良品种效果。

1.2 分子育种

分子育种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在长期应用中持续完善,目前在肉牛养殖中应用广泛,其以分子标记为技术支撑,通过分析标记对种牛适当选择,引入转基因技术提升选种质量和旋律。该技术为测序、PCR 和杂交技术共同组成,涉及非编码序列和基因编码,由于品质、屠宰性、抗病性和生长发育基因、生产养殖密切相关,在选择基因组时,要对种牛进行综合评定。同时,为了保证分子育种质量,也可以利用建立亲缘关系图的方式,确保选育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 肉牛繁殖技术发展趋势

2.1 遗传标记

分子育种已在肉牛养殖中不断应用,但其分子标记并非十分准确,容易对养殖户造成误导,进而影响品种改良。通过相关研究表明,现行的分子标记存在一定缺陷,尚未有完善的技术可以满足所有要求,为分子育种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制约。引入遗传标记技术可以弥补分子育种的缺陷,进一步提升分子标记的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强化种牛繁殖性能。

2.2 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领域,在经过多年的不断研发和探索,在技术难点攻克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在技术应用中存在较大缺陷,基于该技术的特点,克隆技术在畜牧养殖、动物种群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空间巨大,将克隆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配合应用,不仅能节约育种时间和费用,还可以形成优质高产群体。通过实践证明,以克隆技术为支撑的肉牛生产,其品质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并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克隆技术也必将获得更加深入的应用。

2.3 转基因技术

该技术属于近些年涌现的新兴技术,其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实现定向育种,提升肉牛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当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种牛种类较多,如转赖氨酸、转入溶菌酶、抗疯牛病及抗乳房炎等,品质与普通牛相差无几,在营养成分和安全食用方面具有保障。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在西方国家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基于其应用价值显著,在我国畜牧行业中也必进行大量推广。

2.4 性控技术

性控技术也称之为性别控制技术,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胚胎性别鉴定技术,通过PCR 技术可以对动物栽培进行科学鉴定,进而判断犊牛性别,但这种鉴定方式会污染胚胎,甚至会对胚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原因也是影响该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第二,细胞分离技术,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其成本高、速度慢,在分离中会损伤离心,尤其在性别控制中,受胎率和良种率较低,会对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技术推广形成阻碍。因此,在未来的技术攻关中,探究一种细胞分离的新方法是重要领域,通过新方法的应用,能保证细胞高效、快捷及准确分离,不对离心造成损伤,实现预定的养殖效益。

2.5 胚胎移植

该技术当前已在畜牧繁殖中获得大量应用,并且在实践生产中日趋成熟,合理应该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良种率和繁殖率,便于优秀基因在各大肉牛养殖场中推广,以往的胚胎移植主要利用手术形式完成,随着畜牧繁殖技术的突破,手术不再是胚胎移植的唯一方式,可利用胚胎采卵的方式进行,排卵数量决定了经济效益。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得出,如果卵巢主导无法正常排卵,则移除主导,以超数排卵的方式获取更多胚胎,进而提升养殖效益。在该技术具体应用中,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是技术要点,随着体外生产和活体取卵技术的成熟,其技术应用性也不断强化,使用乙二醇抗冻剂可以将精液迅速植入母体内,操作环节更加简单便捷,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必然趋于产业化方向发展。

2.6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属于一种常见技术形式,在我国已实现产业化,该技术成功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取得巨大成果,在畜牧产业中应用广泛,如生猪养殖、羊养殖等。体外受精与以往的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较,其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但胚胎发育滞后,在经过保存和冷冻后受精成功率较低。近些年随着行业发展,通过对肉牛胚胎的发育情况、遗传性状和代谢机理进行研究,体外受精不断完善和成熟,在关键点更是取得重大突破。但为了保证受精成功率,在技术研究中要将重心置于卵母细胞培养、提升成熟率和受精率等方面,进而发挥其技术应用优势[1]。

3 推动肉牛繁殖技术发展的相关措施分析

3.1 立足人才培养

我国虽然是畜牧业大国,尤其在肉牛养殖行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翻转技术和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导致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为人才培养滞后,想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通过多元化、多途径的培养方式,为肉牛养殖输送现代化人才,尤其是繁殖技术攻关方面,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结合生产实际规划高校专业课程,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3.2 完善共享平台

在西方国家,繁殖技术和遗传育种技术已较为成熟,并且实现了规模化和现代化,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较为简单,生物资源配置不科学。针对这一情况,我国要积极构建现代化信息共享平台,将先进的行业技术分享到平台中,建立研究综合基地,尤其对于转基因、胚胎移植及分子育种等技术,要加速共享进程,为肉牛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3.3 完善技术体系

肉牛育种选种要以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为支撑,其包括遗传评估、测定技术及数据收集等,在西方国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而我国在育种方面缺乏数据支撑,尤其在数据测定方面,缺少准确性和针对性。因此,我国要加速技术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育种结构,为肉牛生产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2]。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肉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想要实现产业的稳定发展,要给予繁殖技术以高度重视,根据我国养殖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各种育种技术,将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肉牛胚胎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植入前胚胎研究取得新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
基于双模冗余的胚胎电子细胞阵列在线故障检测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多任务型公共机房管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