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2021-12-02 12:12王嘉莉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牛犊初乳犊牛

王嘉莉

(甘肃省临洮县中铺镇畜牧兽医站 730512)

犊牛一般是指出生4~6 个月的小牛,在这一时期是奶牛整个成长阶段的成长发育阶段,直接影响成年奶牛的体型、肉质、产奶量和繁殖能力。犊牛时期牛的各项身体机能还不能完全发育,抵抗力差,尤其在消化系统,抗病毒抗风险能力不够,容易引起腹泻和肠胃疾病,直接关乎成年奶牛质量。因此,犊牛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其生理特点决定了在幼年到成年需要严格把守每一道养殖工序才能提高奶牛经济效益。

1 接产工作

当母牛分娩时如果出现分娩困难,分娩过程长、难产、人工接产方式和手法不当等情况,会造成牛犊与母牛脐带连接断裂,出现缺氧、不能顺利产出情况,有些即使能产出也会出现体质弱,易患病,成活率低的情况[1]。因此,要求奶牛养殖户在奶牛怀孕后期(体内牛犊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加强监管,给其补充充足的营养,保证母牛体重和各个营养指标均能达标,确保牛犊能顺利产出。接产过程中应检查胎位是否正常,当发现胎位不正时应联系专业的接产技术人员帮助母牛生产,在牛犊出生后要及时擦净牛犊口鼻中的羊水,保持鼻腔处干净清洁,没有黏液,防止黏液进入气管发生窒息风险,随后将牛犊脐带在距离腹部10cm 左右处剪断,再用碘酒消毒擦拭,防止发生感染。

2 初乳喂养

牛初乳指母牛产下犊牛后第一次产出的奶水,对犊牛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牛犊还没有出生时,母牛体内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牛犊体内,再加上胎儿自身不能产生抗体,导致犊牛出生后免疫功能不足,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犊牛刚刚出生或刚开始学会站立时,大约在犊牛出生后的1~1.5h 内让其吃上牛初乳,并且确保7d 内初乳供养充足。犊牛通过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增强自身免疫力,不但增强了抗病毒能力,还有效降低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新生牛犊对初乳的吸收量能达到完整抗体的45%左右[2],之后吸收量会逐渐减少,在距离出生时间24h 后出现肠封闭。如果不能及时吃上牛初乳,不仅会降低犊牛免疫力,还会加大犊牛死亡风险。

3 确保常乳充足

在犊牛吃上牛初乳到幼时断奶时期称之为“常乳期”,大概在出生7d 后,时间一般维持在2~3 个月,在这一阶段,犊牛主要依靠自然喂养,既母乳喂养。为保证犊牛奶源卫生、健康,切忌给犊牛饲喂变质、劣质的奶水,刚出生的小牛本来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强,一旦吃了不好的常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对于常乳的供应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中,在母牛直接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母牛饲喂卫生问题,饲喂前用干净的毛巾擦拭乳头;用乳具哺乳的必须保证用具清洁、干净,在消毒后才能哺乳,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3]。在饲喂常乳时要保证饲喂量和犊牛体重相适应,不易多也不易少,耐温恒定,过凉和过热都会引起犊牛腹泻和消化道发炎,常乳的饲喂时间间隔大概在8h 左右。

4 尽早补料

在保证牛犊吃上初乳、常乳后,应该尽早补料。在犊牛出生后的10~15d 可以适当把精料作为辅食,将其用温水浸润后放在食槽中食用,为了防止母牛抢食,应提前把母牛设置在圈外。补料时将精料和水按照1:2.5 的比例混合搅拌,也可以用玉米面、玉米秸粉、麸皮等作为营养配置,再根据牛犊具体生长情况改变精料食用量,更换精料种类[4]。

5 断奶

断奶是犊牛以吃母乳向吃饲料过渡的过程,牛犊科学断奶不仅能提高牛犊生长速度,适时饲喂饲料还可以提高牛犊免疫系统,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及时断奶还能降低母牛乳汁分泌压力,让其尽快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完成繁殖,增加经济效益。但当前仍然有很多奶牛养殖户采用错误的方法给牛犊断奶,没有及时断奶意识,断奶方法强硬无规律,不仅不利于牛犊生长发育,还对自身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牛犊养殖户要提高牛犊断奶意识,严格把控牛犊断奶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牛犊断奶期在出生后4 个月左右,如果在冬季,气温低可以稍晚一些,如果在其他季节,牛犊抵抗力和身体素质较强时可以适当早一些,这就要求养殖户要仔细观察,根据牛犊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准确判断牛犊断奶时间。其次,要注意断奶方法,断奶前为了避免母牛看不见牛犊,产生应激反应或叫个不停,要有一个断奶过渡期,可以采用提前控奶方式,在3 个月左右时可以将牛犊和母牛短距离分开,最好隔栏相见,在哺乳时再将牛犊放回牛圈,哺乳时间1~2h,之后逐渐缩短哺乳次数和哺乳时间,给牛犊一个适应过程,直到牛犊没有吃奶的要求为止,实现科学断奶。

6 日常护理

牛犊日常护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在之前牛犊饲养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目的是提高牛犊成活率,保证其能顺利生长,有良好的出栏率,保证经济效益。因此,要保证牛圈阳光充足,通风效果好,一般牛圈温度维持在10~25℃,北方地区冬季室内温度低,可以采用棉质防护用具进行遮挡和控温,注意牛圈清洁,

做好夏季消蚊灭虫工作,防止疾病传播,牛圈避免出现尖锐农用具,以免给牛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营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其良好发育和营养供应,提升牛的品质[5]。

7 疾病预防

牛犊疾病预防是影响牛犊出栏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牛犊的死亡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好疾病防控措施,牛犊养殖户要具备充足的疾病预防知识,熟悉牛犊常见疾病类型和发病症状。犊牛在生长期间容易患很多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如腹泻、脐炎、肺炎等,牛犊养殖户要定期观察牛的身体变化,当牛犊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或其他炎症时,可注射青霉素消炎除肿;腹泻疾病应及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或小檗碱片,也可以注射氨苄西林、卡那霉素等;支气管疾病可以用卡那霉素、新霉素;胃病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消除炎症,也可用氨苄西林钠、广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胃溃疡可以使用氧化镁抗酸剂,促进溃疡愈合。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牛圈干净清洁,及时通风,科学预防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对于患病牛要及时与其他牛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用药期间,在保证药量和药物使用规范的同时也要注重营养补充。在日常牛犊监护过程中注意周围疫情防范工作,当牛栏周围出现死物和陌生人时应提高警惕,防止病原传播。

8 结束语

牛犊和成年牛有很多不同,其生理特点决定了它和成年牛饲养方式的不同。因此,在培育技术上也应采取特殊手段,保证牛犊接产、初乳饲喂、常乳饲喂、及时补料、断奶、日常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的科学、有效、合理进行,做好日常饲养和防护工作也可以适当增加牛犊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作为牛犊养殖者来讲,不仅要讲究养护方法,还要采取科学的喂养方式和疾病预防管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犊初乳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牛犊错牵难以要回 血缘鉴定确定归属
“初生牛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