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病因及诊治

2021-12-02 12:12马成立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低血糖症泌乳饥饿

马成立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5300 )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营养代谢病中的一种。通过检测发现,葡萄糖的含量在血液中比值过低,即血糖含量过少。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体质虚弱无力、肌肉抽搐、震颤、体表温度过低、卧地嗜睡等。主要发生在1 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50%~100%。

1 病因

仔猪低血糖的病因比较复杂,从发病经过和饲料分析可见,妊娠母猪营养不全、疾病或仔猪饥饿时间过长为主要原因,其次由于寒冷的影响也可发生。

1.1 妊娠母猪营养不全和疾病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由于饲粮中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过少,饲料比例配合不当,致使仔猪在胚胎期发育不良,出生后体质瘦弱、无力、不爱运动。同时母猪营养状态不良,日粮中钙、磷含量严重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饮水量供应不足等都会造成母猪体质瘦弱,致使产后泌乳量少,甚至无乳,致使正在哺乳期的仔猪饮食供应缺乏。在疾病方面,由于有的母猪患有乳房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链球菌病,消化不良,感冒发烧等疾病将出现无乳或乳量不足的情况,致使仔猪饥饿,出现低血糖症。

1.2 仔猪饥饿

新生仔猪吃奶不足或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是仔猪直接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多见于母猪生产仔猪过多,泌乳量不能满足仔猪需要,或者由于同窝仔猪体质差异不同,体质弱者吃奶困难或根本吃不上奶,管理人员疏忽大意,造成仔猪过度饥饿,消耗体能,发生低血糖症。

1.3 猪舍潮湿阴冷

冬春天冷,仔猪体温调节功能差,畏寒怕冷。仔猪出生时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十分健全,无法正常调节体温,又因为仔猪体内用于供能的物质相对较少,只能利用葡萄糖、乳糖、乳脂、糖原氧化供热,加上出生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因此,隔热能力差,产热少,需热多。消耗热能多,造成体内糖原储备降低,如果此时乳汁摄入不足即可发生低血糖,并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和适应性。

2 发病机理

新生仔猪由于出生时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十分健全,不能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并且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是成年猪的3 倍,同时由于其生长较快,使仔猪物质代谢旺盛,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多,特别是能量比成年猪需要的相对要多。特别是1~5 日龄的初生仔猪,母猪乳汁中的乳糖是初生仔猪糖体内糖的主要来源,糖的异生作用相对不全,不耐饥饿。但随着日龄增长,糖异生作用逐渐完善,10 日龄时可耐受相当长时间的饥饿而不出现低血糖。

由于仔猪饥饿原因导致的血糖来源不足,以及糖异生作用不健全,最终致使低血糖难以得到补救和缓解,导致全身组织能量缺乏,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昏迷,全身衰弱,引起机体蛋白质分解供能,血清中非蛋白氮含量升高,使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高血氮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加剧了病情发展。

尤其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仔猪供能不足,最终导致刚刚出生的仔猪蜷缩在一起,行动迟缓,反应不灵敏,极容易被压或被踩,加速了死亡。

3 临床症状

多在出生后2d 内发病,也有的在3~4d 发病,个别的在1周后发病。病初不安、尖叫、寒颤,互相拥挤或者钻到母猪腹下,继而卧地不起,呈现阵发性神经症状:四肢做划泳状,眼神发呆,但仍有角膜反射。口腔微张,有泡沫在口角流出,有时做吃奶动作。当发生震颤或抽搐等神经症状时,体表反应减弱或消失,体温降低,发病时若不及时抢救,大多数在几小时内死亡,也有拖延1~2d 昏睡而死。本病死亡率很高,甚至高达100%。一窝里如果有一只发病,其余仔猪则相继发病,可在半天内全部发病死亡。

4 病理剖检

仔猪剖检可见颈下、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血液凝固不良,肝脏呈黄色或黄红色质脆易破,切开肝脏血液流出后呈淡黄色,胆囊膨大内充满半透明胆汁,肾脏呈土黄色,常常有小点出血,膀胱有的也有点状出血,脾脏可见樱桃红色,有的脾脏萎缩,切面平整,切开时不见有血液流出,胃内常常有气体蓄积。

5 诊断

主要根据妊娠母猪营养不良,新生仔猪有饥饿史,仔猪突然发生衰弱、昏迷、血糖降低的临床症状,以及饲养环境的观察,注射葡萄糖后疗效显著等即可确诊。

6 防治

6.1 补糖治疗

一般用10%~20%的葡萄糖液20ml 腹腔注射,每天3~4次,连用2~3d 效果很好,轻症可内服葡萄糖水溶液,每天10~25g。

6.2 对症治疗

仔猪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时,可以口服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促消化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

6.3 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饲养标准科学配合日粮,满足妊娠母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保证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封闭式饲养的母猪,更要特别注意供给全价饲料。生产实践中可以看出,当母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严重不足时,母猪泌乳量明显下降,可造成母猪消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能影响母猪泌乳量,如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等。为了保证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有充足的营养供给胎儿或仔猪,在确认母猪无病、管理无过失、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下列方法进行催乳:(1)产后2~3d 内无乳或乳量不足的母猪可给其肌内注射催产素,剂量为100kg 体重10 个国际单位。(2)用淡水鱼或猪内脏、猪蹄、白条鸡等熬汤拌在饲料中饲喂。(3)泌乳母猪适当饲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可以增加母猪乳量,但也要控制剂量,防止饲喂过多的青绿多汁饲料而影响混合精料的采食,造成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相对不足,导致母猪过度消瘦,甚至瘫痪。(4)注意哺乳母猪乳房的颜色、温度和状态,发现乳房炎等疾病应及时诊治。

6.4 新生仔猪喂奶要早

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对出生后体弱及母乳少的仔猪一定要及时进行人工哺乳。

6.5 冬天要注意保温

控制仔猪低血糖症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证仔猪具有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温度,实践证明,环境寒冷潮湿,仔猪患低血糖症概率增加,并且仔猪越小对环境温度越敏感,发病率越高。因此,仔猪居住圈舍的墙壁和棚顶要具有保温隔热能力,注意防寒保暖,同时防止寒冷季节舍内热空气遇到冷的墙壁或棚顶形成水凝现象。地面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舍内外粪便及其他污物,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使圈舍温度保持恒定,维持在35℃左右。

综上所述,控制仔猪低血糖症,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饲养环境控制,合理配制饲料,从妊娠母猪和仔猪个体差异及饲喂技术入手,及时发现病猪,及时用药诊治,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低血糖症泌乳饥饿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饥饿的地鼠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