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羊病防控重点与策略

2021-12-02 12:12姜晶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羊痘饲养员养殖业

姜晶

(辽宁省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112500)

羊的防疫工作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相关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对当地经济与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羊的防疫工作涉及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应长期坚持的任务。羊病有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不易检测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畜牧业大量扩张并高速发展,导致羊的防疫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 当前羊的主流疾病类型

羊病有种类多、传染性强、周期短、区域性强等特点,如南方地区的羊流行性疾病有山羊痘、羊口腔炎、羊快疫、血吸虫病,而北方地区则流行肝片吸虫病、羊猝疽、羊肠毒血症。这些疾病的发生极大损害了养殖户主的切身利益,影响当地食品安全与地区经济,是养殖人员与监管部门都应密切关注的问题。羊病爆发迅速,潜伏期长,这无疑为诊断与治疗带来难度,羊病的特点主要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或卫生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小型养殖场中,羊的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明显、后果严重,如果防控不当会有大面积爆发的风险,羊病具备较高的寄生虫感染能力,且发病和复发的概率也都居高不下,混合感染的概率依然大量存在,一旦在固定区域爆发羊疫情,疫情蔓延速度快,病发率高,养殖户主的经济损失颇为严重。

2 目前羊病防控重点

2.1 加强人员防控意识

得益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大量覆盖与利民政策的逐步推广,我国畜牧养殖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养殖业正是发展的利好时期,国家惠民政策加之大量的热钱定向涌入市场,使养殖业规模不断增大,大量饲养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多数投资商只看重其中的利润与经营分销环节,对养殖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由此不但增加了疫情爆发风险,也导致羊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加强畜牧业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和防控意识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应出台具体的卫生检疫标准,定期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试,在日常生产中建立相关督查机构,对养殖区域内具体内容按照出台标准逐一检查,通过反复强调、督促来加强人员意识。

2.2 加强羊场卫生打扫力度

传统畜牧业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与不足之处,对羊场选址、羊圈及周边卫生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标准,传统畜牧业作业方式分散主要以个体户为主,对羊圈的选址也不甚考究,只关注羊的成长情况,对周边卫生条件及羊圈核心区域的建设与维护缺乏有效的清洁和系统性规划建设[1]。饲养企业应规范羊场卫生标准,督促工作人员定期对羊场进行卫生清洁与病菌消杀工作,成立监督机构按时检查,确保真正意义上的无死角,严格按照标准规程实施,杜绝得过且过心里。

2.3 加强检疫技术

加强检疫技术能从根本上杜绝羊疫情的快速爆发,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风险。我国目前羊疫情的特点是爆发性强、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不易被检测,严苛的条件使相关检疫工作变得愈发困难,饲养企业应着重关注羊疫病的检疫工作,及时关注新闻动态与相关政策,定期培训相关检疫人员技术水平,引进行业先进检疫技术措施,与同行业工作者探讨防疫的先进方法,通过加强检疫技术从而快速发现疫情,找出羊疫情病因、病症,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提高羊的整体抗病能力,提升企业存活率与抵抗风险的能力,进而保证企业经济利益。

3 羊疫情防控策略探究

3.1 针对发病特点建立数据模型

当地政府应成立针对羊疫情防控的有关部门,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与专业性技术对疫情实施精准防控,相关部门应引入先进的科学与生物技术,针对发病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应录入区域内全部涉及羊疾病的案例,如发病季节、时间、病症类型、症状、用药、传染情况、患病原因、养殖场具体情况等信息,通过对录入信息的充分整理形成切实可靠的大数据模型,借鉴大数据模型辅助养殖户对疫情加以防控。数据模型的建立应符合当地环境及特有情况,模型应涵盖区域内所有养殖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至少30 年的养殖情况,有关部门通过大数据模型对当地养殖业主进行针对性的辅助,对特殊地区、特有季节的流行性疾病应提前1 个月下发通知并召开针对性的宣讲会议,普及相关防控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注重养殖卫生及时治疗

养殖区域内的卫生条件直接影响羊的健康情况,养殖企业应着重关注饲养区域的卫生条件,结合相关经验与新兴养殖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与符合企业综合能力的养殖基地,如2019年辽宁养殖户周某,在对预定养殖地点进行调查后,最终拟定了养殖场的位置,该位置远离居民住宅区及人口流通量大的地段,远离河流及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选址平坦开阔,建好的厂房宽敞、明亮、透光性强,有效保障了养殖场卫生安全问题,减少了细菌滋生问题和羊交叉感染情况[2]。周某不但在养殖场的选址上认真调研,在对养殖区域建筑施工及配套设施的装配上也做了细致的准备,在养殖区域进出口处加强细菌消杀环节,避免饲养员将病毒带入养殖核心区域,生产区间内的污水管道、饮用水管道、清洁管道、给排水管道需独立处理,管道之间的距离至少在3m 以上,以避免水源因交叉污染导致羊误喝脏水而患病。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卫生清扫计划,定期对饲养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养殖区域内的卫生条件安全可靠。

3.3 加大饲养员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饲养员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饲养场应着力加强饲养员防疫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防疫培训,使饲养员充分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疾病病原与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加强企业整体抗疫能力。如现有的羊病有山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这3 类常见疾病。针对山羊痘疾病对饲养员进行教学,让饲养员了解此类疾病的病状特点及病原,山羊痘是最为流行的羊病,主要通过血液与损伤的皮肤进行传染,山羊痘是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有传播范围广、发病性强的特点,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起丘疹、水疱、结痂。饲养员应时刻留意羊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症状迅速查找病原,进而采取有效办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山羊痘疾病应以清热解毒类药物为主,抗生素为辅进行治疗。如选取板蓝根0.2ml/kg、黄芪多糖0.2ml/kg 和头孢噻呋钠10ml/kg 混合后注入病羊体内,每2 天1 次,直到病症消失。针对症状较重的羊应使用清瘟败毒散,根据具体发病症状调整药量。对结膜炎和角膜炎严重的羊应选用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进行点眼治疗。

3.4 相互扶持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现阶段畜牧业是以集中养殖为主散户养殖为辅,散户养殖占整体畜牧养殖业的比重仍居高不下,但散户养殖存在资金链短、卫生条件不达标、疫苗不能及时种植等诸多短板[3]。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成立相应的养殖业扶植机构,针对中小养殖户进行具体调研,深入了解并与养殖户充分沟通,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养殖户的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养殖户棘手问题。通过调研了解养殖户具体情况,通过资金扶持定向弥补养殖户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养殖户必要的基础设施建立,有关部门应与畜牧业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对企业逐步开放相应的政策,在重点区域建立合作社,配备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羊病疫苗存放与培育基地、设立羊病的专题讲座课程,定期为养殖户主提供专业化培训。

4 结束语

羊的防疫关乎百姓健康,因此,要求相关养殖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心思细腻,敏锐捕捉隐患漏洞并加以整改,及时弥补自身不足,通过不断地总结,加强自身抗疫抗压能力,结合当前羊病流行特点与现有防控措施,摸索出适合当下的防控措施,将防疫经验与周边养殖户分享,切实提高抵御羊病的能力。

猜你喜欢
羊痘饲养员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快乐的饲养员
加强养殖业抗生素监管 织起食品安全网
水中放牛
春季羊痘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索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