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肉牛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021-12-02 12:12刘云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屠宰肉牛养殖户

刘云国

(内蒙古巴林左旗畜牧工作站 025450)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和进步,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时大众对肉质的要求持续升高。随着牛羊饲养过程中出现疲态,肉质出现上下波动,致使养殖效益降低,疾病防控隐患较大。所以,当下相关养殖人员可以针对舍饲肉牛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1 存在问题

1.1 养殖品种杂乱

近几年,我国对肉牛养殖存在品种无序现象,没有对育种方向进行选择,导致我国肉牛养殖始终处于黄牛数量较多的情况,良种率增长速度缓慢,据统计,目前良种肉牛比例仅有3成。在对一些杂交品种肉牛饲养管理时,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饲养,杂交过程不规范,导致生产率较差。黄牛作为我国数量较多的牛种,品种较多,其中包括秦川牛,鲁西牛等,这些牛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肉质较好。但这种品种生长速度较慢,无法显著提升养殖收益,产肉量较少,不及平均产肉量。

1.2 缺乏养殖技术规范

传统肉牛饲养与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肉牛生产需求,需要养殖人员不断学习新型育牛知识。但由于当前养殖户缺乏应有的技术规范,导致养殖户实际养殖步骤不够科学。养殖户不懂肉牛的选择技巧,导致在采购肉牛时经常出现采购病牛的现象,肉牛饲料配比不合理,粗饲料与精饲料、蛋白质与能量、酸与碱、钙元素和磷元素不平衡,降低了肉牛生长速度。而这时养殖人员认为增加饲料量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但造成了饲料浪费,还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养殖户不科学饲养还会造成肉牛中毒甚至死亡,没有经过专业指导随意增加预混料、微量元素添加剂或尿素等,最终造成严重损失。一些长时间存放的草料不能饲喂肉牛,不但会导致中毒,还会危及生命,正是由于养殖人员技术规范不合理,导致上述事件发生,降低了养殖收益。

1.3 圈舍建筑不规范,机械化应用程度低

目前,我国对肉牛的饲养主要以散养为主,其中一部分养殖户为舍饲,基于小规模育肥场实施育肥。出栏的肉牛数量有限,在养殖管理方面仍选择最为传统的栏舍垫草方式,导致饲养管理模式不够规范,肉牛养殖规模较小且机械化程度较低。饲养管理不规范会导致不同年龄段肉牛混合饲养,无法按照肉牛实际情况对其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直接影响肉牛出栏率。一些养殖场饲料购买较为随意,饲料调配主要是自行调配,在调配时会因饲料质量较差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2 对策与发展方向

2.1 成立肉牛养殖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通过肉牛养殖协会的成立解决舍饲肉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舍饲肉牛养殖协会可以将当地所有养殖户集合起来,通过对养殖户的正确引导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养殖协会中相关养殖人员可以定期外出学习,将外地养殖技术带回来,并分享给协会内的其他养殖户,为增强舍饲肉牛养殖质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养殖协会协调肉牛养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饲料、兽药、屠宰加工)、政府、金融保险之间的关系。伴随着近几年舍饲肉牛养殖成本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比例逐渐降低,这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肉牛效益,可以通过规模化养殖实现,使用规模效益为养殖效益做出保证[1]。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标准化养殖。将舍饲肉牛分批管制可以更好地对其实现配种与选种,提升疾病防治效果,将先进技术推广到各个养殖户手中,提升当地养殖水平,实现高效饲料转化。开发饲草资源,采取工程技术,提升秸秆利用效率,应用生物发酵技术提升饼粕,槽渣等饲料的品质。采取人工改良方式改善草场,使用多种种植方式进行季节交替生产,在牧草较多的季节进行干草晒制。更好地将种草与贮草结合,保证肉牛在四季都有足够的草料。建立生态化养殖方式,因地制宜的选择杂粮饲喂,降低饲料支出,提升资源使用率和养殖收益。

2.2 确定品种选育方向,推广配合饲料技术

舍饲肉牛产业在实际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其中包含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后期舍饲肉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周围环境等因素。相关养殖人员在进行舍饲肉牛养殖时需要重视品种对舍饲肉牛的影响,舍饲肉牛与奶牛产业存在一定差异,舍饲肉牛产业相对丰富,而奶牛产业较为单一,为了实现多品种利用,可以将多个品种牛与舍饲肉牛杂交,提升杂交养殖效益。对于我国舍饲肉牛当下存在的无序现象,日后需要相关养殖人员明确舍饲肉牛改良培育方向,强化市场改良及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细管冻精改良,实现品种有序改良。舍饲肉牛在养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舍饲肉牛效益产生影响的原因包括遗传、饲养管理等因素,其中饲养管理占比较高。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能提升舍饲肉牛肉质,还可以将其品种优势发挥出来,对效益提升产生重要意义。所以,当下需要相关养殖人员借助正确的集成方式进行肉牛养殖,不断推进良种与杂交品种的优势,为肉牛生产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实施人工草料种植,牧草青贮与青干草利用等。将舍饲肉牛优种优育的养殖方式推广使用,实现短期育肥,将传统肉牛单一饲草料改为全价混合草料,提升肉牛出栏率。实行犊牛定时断奶,采取补饲技术,改进母牛饲养方式,提高母牛繁殖率,压缩舍饲肉牛饲养周期。

2.3 改进屠宰加工技术,强化疫病防控

在对舍饲肉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引进屠宰加工企业培育新兴市场,通过高新屠宰技术的使用提升畜牧屠宰自动化。如进行屠宰时可以采取二氧化碳麻醉,低压脉冲三点电击和真空放血等方式,实现舍饲肉牛后期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升屠宰效率。当下采取遗传培育方式可以提升舍饲肉牛生产性能,另外对于舍饲肉牛的自身体质抗逆性,免疫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会使舍饲肉牛更为敏感,一些较为微小的变化会对舍饲肉牛产生严重影响。随着舍饲肉牛集约化养殖程度地提升,与其相关的疾病关联性也会逐渐增强,提升了疾病的复杂性,若养殖人员没有及时观察舍饲肉牛存在的不适症状就会导致疫情爆发,直接威胁舍饲肉牛的养殖收益,提升舍饲肉牛死亡率。所以,当下养殖人员应做好舍饲肉牛健康监测作业,及时找出舍饲肉牛存在的不适症状,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一些存在病症的舍饲肉牛发育较为缓慢,这时可以通过强化牛群健康监测实现牛群保健,提升饲料转化率。避免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力,物力损失,采取合理的保健方式增强舍饲肉牛健康水平,降低疾病侵袭,合理控制病情,避免病情进一步传播。

3 结语

综上所述,舍饲肉牛饲养管理时需要养殖人员始终以繁殖改良为主,提升饲养科学合理性,将育肥、出栏等中心环节作为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杂交种类。将舍饲肉牛疾病防控与加工销售相结合,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系统,提升舍饲肉牛饲养管理效益和肉牛养殖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屠宰肉牛养殖户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