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防治

2021-12-02 12:12陶天宇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卵囊磺胺类磺胺

陶天宇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控中心 241000)

弓形虫又叫弓形体,是由垄地弓形虫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发生本病的猪主要为保育猪和育肥猪,表现发病突然、高热稽留、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1]。本病呈世界流行,在我国以散发为主,管理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猪舍设计不合理的猪场本病高发。

1 弓形虫

弓形虫为原虫,属于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和弓形体属,生活周期需要两个宿主,即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猪弓形虫病的病原为垄地弓形虫,属于细胞内寄生的原虫,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弓形虫分为5 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滋养体和包囊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出现在猫科动物这种终末宿主体内。滋养体呈月牙状或香蕉状,大小为3.5~8.0μm×2.0~5.0μm,在宿主体内滋养体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个聚集在一起,外面被一层包囊包裹,这就是包囊。裂殖体和配子体是有性生殖时的一种中间个体形式,卵囊是配子体经过有性生殖结合后形成的,呈卵圆形,大小为11.0~15.0μm×8.0~12.0μm,每个卵囊内可形成2 个椭圆形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 个长弯形的子孢子。

2 生活史

猫科动物吞食含有弓形虫包囊的动物组织或被卵囊污染的饲料后,包囊内滋养体或卵囊内的子孢子进入消化道,包囊膜破裂,卵囊也会复苏而释放出子孢子,侵入肠黏膜细胞进行有性生殖。第一步先经过裂殖生殖产生大量的裂殖体,裂殖体经发育演变为配子体,之后大小配子体结合变为合子,合子再经进一步发育演变为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孢子化,转变为孢子化卵囊后便具备了感染性,孢子化过程大约需要3~5d,具体和环境的温湿度有关,最佳孵化温度为20~30℃,最佳湿度为40%~70%,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孢子化所需的时间越短。

猪不慎食入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后,卵囊会在肠道中释放出子孢子,子孢子侵入血液并随血流分布全身,急性期则形成滋养体,主要寄生在猪的肺、肝脏、淋巴结、肌肉和大脑等处,慢性感染时主要寄生在脑部、眼睛和心肌组织中,并对这些器官产生损害。除了消化道途径之外,虫体直接接触眼结膜、生殖道黏膜、皮肤伤口等也能感染,母猪在妊娠期内感染后,虫体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3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4~8d,临床表现和猪瘟非常相似,疾病初期病猪机体发热,体温可上升至41℃以上,稽留不退,采食量下降,眼睛常留有泪斑,精神沉郁,粪便干结,表面附着有黏液或血丝,排便困难[2]。仔猪有时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腹泻时呈现出水便,很容易造成脱水。后期症状加重,病猪表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呈犬坐姿,腹式呼吸,喜卧地,后肢行走无力,共济失调,腹部、耳根、四肢内侧出现紫红色的斑块。病程通常在10~15d,体质差的猪最终以死亡告终,体质强的猪可耐过。妊娠期的母猪发生感染时可出现流产,胎猪死亡后形成木乃伊胎排出体外。

4 预防

4.1 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弓形虫的生活史切断虫体的传播途径,猫科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猪场要禁止养猫,对于经常出入场周边的野猫也要想办法驱赶。做好仓库管理工作,特别是存储饲料的仓库,玉米、豆粕、麸皮等饲料原料很容易吸引老鼠聚集,而老鼠聚集后容易招致野猫,因此,仓库地面和墙面要做硬化处理,防止老鼠打洞进入,在仓库内安置捕鼠器或粘鼠板。本病流行的季节要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工作,猪粪便采用干清粪的方式清除,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堆肥发酵处理,或采用快速烘干法制作有机肥,利用发酵和烘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杀灭虫卵,进而得到无害化处理。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加工的屠宰废弃物喂猪。本病流行的季节可在地面上撒生石灰,主要起到吸潮作用,阻止卵囊孢子化。

4.2 药物预防

本病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供预防,猪场一旦发现病猪,除了将病猪及时隔离外,还要对全场猪进行紧急药物预防。对弓形虫敏感的药物主要为磺胺类药,其他抗生素基本无治疗作用,或对弓形虫的敏感度很低。常用的磺胺药有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钠、磺胺氯达嗪钠、磺胺丙氯拉嗪钠及磺胺喹噁啉钠等。为了减少猪群应激,预防该病可采用大群拌料或饮水的方式给药,需要提醒的是药物必须集中口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即将所需量的药物在最短时间内让猪食入,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建议用药前将猪群断水或断料2~3h,之后再给予含有药物的饮水或饲料,这样猪可很快将药物食入体内。为了增强磺胺药的疗效,我们建议使用带有DVD 或TMP 成分的复方磺胺药物,DVD 或TMP 是磺胺药物的增效剂,同样的药物剂量药效可提升数倍,从而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

4.3 加强对该病的监控

本病的临床表现跟很多疾病相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该病使用除磺胺类药物之外的其他抗生素治疗基本无效,临床可根据这个特征进行治疗性诊断,从而加强对本病的监控。我们建议猪场常备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该药是动物专用的第四代头孢类药物,也是农业农村部有关机构新审批的新兽药之一,目前还未发现有耐药性的细菌菌株,但同时对弓形体不具有杀灭作用,对于猪不明原因的高热稽留,可尝试按0.15ml/kg 体重的剂量注射该药物,如果用药后病猪症状改善,则很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用药后症状基本不变,且更换磺胺类药物后症状显著改善,则可怀疑是本病。有实验室检测条件的猪场可采集病料,通过瑞氏或吉姆萨染色镜检确诊,从而加强对该病的监控[3]。

5 治疗

治疗使用的药物参考预防用的磺胺类药物品类,磺胺-6-甲氧嘧啶按照每天80mg/kg 的剂量一次性肌注,每日1 次,连用3~5d。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照70mg/kg 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2 次,连用3~5d 即可很快康复。首次用药建议剂量加倍,用药期间注意病猪的观察和护理,发现有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于临近出栏的育肥猪,使用磺胺类药物很容易造成药物在机体内残留而影响猪肉食品安全,此时要么选择延长出栏时间,药物经过休药期后再出栏,要么选择中药治疗,虽然效果不如磺胺药,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药治疗时可使用黄常山20g、槟榔12g、柴胡、桔梗、麻黄、甘草各8g,该方是40kg 体重的猪单次用量,先将黄常山和槟榔用文火煎煮20min,然后将柴胡、桔梗和甘草加入,再煎煮15min,最后加入麻黄煎煮5min,过滤后去渣,灌服,每天2 剂,连用3d 即可。也可使用黄花蒿60~120g、柴胡15~25g,用水煎煮后一次性灌服,每天1 剂,连用5d 即可。虽然中药治疗确保了食品安全,但中药效果较慢,容易耽误病情,且灌服方式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笔者推荐使用磺胺类药物控制疾病,减少病猪的伤亡,且要再多饲养一段时间,直至猪体内的磺胺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再出栏,这样猪场遭受的损失会更小。除了抗虫治疗外,对于高热稽留,食欲废绝的猪也要配合对症治疗,防止机体过度衰竭。

猜你喜欢
卵囊磺胺类磺胺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腰斑宝螺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废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