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糟蹋了《金瓶梅》

2021-12-02 18:52北京潇湘夜雨
金秋 2021年8期
关键词:世情市井金瓶梅

◎文/北京·潇湘夜雨

多年前曾在某报纸上看到有记者发表评论,说贪官都读《金瓶梅》,举例列出几位著名贪官: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经常读的书里就包括《肉蒲团》《素女心经》与《金瓶梅》。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案发后抄查,卧室里《金瓶梅》也赫然在目。新闻记者如此写,估计是为了显示贪官思想之肮脏,格调之低下,才会堕落腐败。但我觉得,记者大概从没读过《金瓶梅》,徒闻其名,觉得是本黄色读物,恰好可用春秋笔法,衬托一下贪官的生活糜烂。如果读过,大概就不会以为《金瓶梅》会和一个人生活糜烂有因果关系了。

《金瓶梅》在中国内地早已是公开出版物。我读的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万历本为底本出版的《金瓶梅》,虽然是做了一定删改的“洁本”,但据编校者说,删掉的不过几千字,对整体阅读没太大影响。

其实,即便不读原著,历来对《金瓶梅》的评述之作也颇多,拿来看一看也能略窥一斑。万历本《金瓶梅》有一篇序,出自东吴弄珠客,他开篇即道:“《金瓶梅》,秽书也。”给《金瓶梅》定了性。要我看,这个断语下得有些草率。但东吴弄珠客也没一棍子把《金瓶梅》打死,他又说,“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他也承认,除了“秽”,《金瓶梅》内还有别的意义。

给《金瓶梅》作序跋在当年也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所以古本序跋作者全用化名。在另一篇序里,化名欣欣子的人说《金瓶梅》“寄意于时俗”。这个观点鲁迅是同意的,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肯定《金瓶梅》是一本世情书,而且是诸多世情书中最有名的一部。鲁迅评价道:“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在中国,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很多小说(平话)都要给自己扣一顶劝诫警世的冠冕。好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老师都要求文章最后一定要“升华”,比如春游,出去大嚼大闹一通之后,一定要落脚到歌颂祖国壮丽山河。劝诫就是中国古代小说家的“升华”,《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名字里就有一股凛然正气,打开一看,大部分却都是市井俗情,怪力乱神。可不管写得多通俗,或开头或结尾,还是要“升华”的,要讲道德,劝善惩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还要时不时加一段“异史氏曰”,发一番议论,大概惟恐只讲狐鬼,影响作品格调。

《金瓶梅》借《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敷衍成一部长篇,但书中描述的情景,却全是明代的市井风情,呈现的是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相比很多古典小说的说教,《金瓶梅》虽也有教训的意味,却没有浓厚的冬烘气。兰陵笑笑生也免不得讲些因果福报,做些戒淫断欲的说教,弘扬一些圣贤之德,但他更愿意用盛衰转折的故事,悲欢离合的人情,让我们看看俗世男女的形貌,听听人间入耳的风声雨声,就算中间人物丑态百出,也并不避讳真实。因为如此,《金瓶梅》不是一本宣淫渲秽之书,它写的是深刻的世情。

在我看,今日能读得下《金瓶梅》的人,也还需要一点文化积淀,不比每天看肥皂剧的人,有没有带着脑子都无所谓。曹雪芹的《红楼梦》受《金瓶梅》影响极深,这是公认的。《红楼梦》更加诗意,意境愈发苍茫,摹景写情更见细腻丰满,其中人物也非《金瓶梅》中的市井之辈,但《红楼梦》对世情的描绘,对日常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摹状,与《金瓶梅》一脉相承。说到阅读难度,《红楼梦》与《金瓶梅》实在伯仲之间。据说毛泽东当年让许世友读《红楼梦》,戎马倥偬的许世友被折磨得够呛。因此,不用人逼,真能读得下《金瓶梅》的官员,也绝非粗鲁不文之徒,大概也正因有此底蕴,方能身居高位,不可视为庸碌之辈。

但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厚薄,并不是廉洁奉公的保障。蔡京、秦桧、和珅,都是一时才俊,为官又如何呢?读懂《金瓶梅》里因果相继的悲凉,也未必就能抵御现实荣华富贵的诱惑。

读不读《金瓶梅》和贪墨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当年的士人,从小通读四书五经,口诵圣贤经典,真中了举,做了官,还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早把礼义廉耻抛到脑后,难不成要赖圣贤书教坏了他们?《金瓶梅》无罪,倒真是无知的记者,有知的贪官,平白糟蹋了《金瓶梅》。

猜你喜欢
世情市井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读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词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图说世情
在广藏市场,看首尔市井生活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一世情深,榴花深处照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