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12-02 22:56刘晓闯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茶园茶叶建设

刘晓闯

(桐柏县茶叶局,河南 桐柏 474750)

河南省桐柏县在唐宋时已是闻名茶区,现在是河南省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河南省10 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河南省茶产业最具发展前景的县。发源于此的盘古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孕育出桐柏县悠久的茶文化。

1 桐柏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桐柏县现有茶园总面积超过0.87万hm2,开采面积超过 0.53 万 hm2,年产干茶 2 450 余 t,年产值 6.30 亿元。桐柏县共有茶叶龙头企业11 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6 家。红、绿茶两大公共品牌“桐柏玉叶”“桐柏红”均跻身河南省级名茶行列,“桐柏玉叶”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柏红”荣获河南省“杰出贡献公益品牌”“最具潜力的茶叶品牌奖”。在2019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桐柏玉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85 位,品牌价值7.79 亿元;“桐柏红”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96 位,品牌价值3.40 亿元,桐柏县茶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2 桐柏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茶园基地建设薄弱

一是桐柏县茶园建设步伐虽有所加快,但其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而且茶园管理难度及成本较大,导致茶树成活率不高,影响了大规模连片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二是由于桐柏县户均茶园面积小,茶农没有制定长远计划,多为单纯的种茶卖茶,导致茶园效益低下。

2.2 品牌基础薄弱

一是公用品牌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公用品牌的宣传和准入使用尚缺乏系统性的制度和投入机制,缺乏统一的品牌标识。二是母子品牌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未形成。品牌建设各方合力聚合不充分,大多数茶企只关注自身品牌的宣传,对“桐柏玉叶”“桐柏红”的宣传、推介、管理、使用不充分。

2.3 科技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整体来看,由于桐柏县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而且新科技、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茶园管理、机采水平、生产设备、工艺水平等一系列关系产品品质的环节仍较薄弱,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桐柏玉叶”“桐柏红”标准不统一,存在较大的差别,降低了桐柏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县、乡两级茶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直接服务于茶产业的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制约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3 推进桐柏县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3.1 推动茶园基地建设

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动桐柏县茶园逐步实现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3.1.1 持续推进建设良种化生态茶园。按照“稳步发展、连片推动”的茶园基地建设思路,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原则,在新建茶园着重开展龙井43、中茶108、中茶302、舒茶早等适宜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逐步扩大无性系茶园栽培面积,切实提高桐柏县茶树无性系良种覆盖率。在加强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管理的基础上,桐柏县应加强对茶园的整体规划建设,提高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鼓励通过茶树行间套种,配套灭虫灯、生物激素诱虫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新建一批集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于一体的生态茶园,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为提高桐柏县优质茶叶质量和竞争力奠定基础。

3.1.2 继续提升改造老茶园。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在现有茶园基地上合作建设,对现有缺苗断垄、地块分散的老茶园进行补植改造,加快老茶园基地整合步伐,提高老茶园产出和综合效益,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园区化的发展目标。

3.1.3 着力打造茶叶专业村(镇)。鼓励茶产业基础好的村(镇),通过整合现有村(镇)的茶产业资源,走以“茶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茶文旅融合,着力打造一批以茶叶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茶叶专业村和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叶专业镇,以茶园美化乡村环境,实现茶业强、茶村美、茶民富的目标[1]。

3.2 加强品牌建设

大力实施茶叶品牌创新、带动工程,做大做强“桐柏玉叶”“桐柏红”公共品牌,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的桐柏县茶产业品牌建设综合体系。

3.2.1 加强区域公共品牌管理。按照“统一公共品牌、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管理制度、统一防伪标识”的思路,桐柏县设立“桐柏玉叶”“桐柏红”“桐柏山野茶”等区域公共品牌的专属二维码,建立公共品牌准入制度和授权制度,规范桐柏茶系列公共品牌的准入、使用和管理。

3.2.2 重点支持企业创新品牌建设。一是鼓励、支持和引导茶企、合作社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做好县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品牌策划、品牌包装、品牌宣传,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知名度高的企业知名品牌。二是鼓励和支持茶企按照“统一门店标识、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宣传内容”等桐柏县茶业形象店建设要求,积极到我国大中城市设立桐柏茶专营店,把桐柏县茶叶公共品牌建设与推进企业长远发展有机结合,持续助推桐柏县茶品牌实现突破与升级。

3.2.3 不断强化品牌营销理念。坚持做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章,以“淮河源头水、桐柏山上茶”为主题,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原茶乡”活动,组建一支能唱、会演的桐柏县茶叶宣传队伍,编排一台“桐柏茶”特色文艺节目,丰富营销手段,重点提升桐柏县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和茶叶宣传队伍赴各地参展、评优、推介等,进一步提高桐柏县茶品牌知名度,展示桐柏县茶产业形象,提升桐柏县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3.3 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科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桐柏县茶产业现代化发展。

3.3.1 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人才合力。桐柏县支持相关职能部门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校地合作,组建“技术团队+科技人员+示范基地+实用人才”的联合服务团,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茶叶科技人才队伍和乡土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充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园管理工和茶叶营销员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桐柏县茶叶人才队伍专业素质,不断完善桐柏县茶叶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提高桐柏县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3.3.2 加深科研合作,构建科技平台。桐柏县不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合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产业规划、茶苗繁育、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和有机认证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充分转化桐柏县的科研成果,做好桐柏茶产业“早”“精”“深”三篇文章。其中,“早”是指桐柏县茶园开采早;“精”是指提升“桐柏玉叶”“桐柏红”制作工艺,建立生产标准,打造高端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深”是指注重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夏秋茶的综合利用率,深入开发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用品等多元衍生品,不断提高茶叶附加值[2]。

3.3.3 提升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桐柏县茶叶标准的完善与升级,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在“桐柏玉叶”省级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生产标准,建立完善桐柏县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和贮藏等标准化体系,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要加强对茶叶的质量安全管理、监管等,通过制定“桐柏茶系列公共品牌”管理办法,依法对符合条件的茶企及产品进行授权,有效保障桐柏县茶叶质量,提升产业效益。

3.3.4 加强茶叶加工厂建设,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桐柏县茶叶生产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易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品特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厂。一是坚持科技引领。充分利用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结合桐柏县茶叶产品特色,开发桐柏县茶叶机械化、智能化加工配套软硬件系统,培育更多标准化厂房、标准化生产线。二是提升加工的清洁化水平。支持茶叶企业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同时设立政府专项计划,对中小加工厂进行清洁化改造。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建设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