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原住民与保护区发展的关系

2021-12-02 19:57李晓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原住民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李晓娜

(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0)

1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1.1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前沿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从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泗交林场发展而来,将原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泗交林场、祁家河林场部分林地统一规划设计,于2002年6月20日上级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正式挂牌。历时10年,于2018年5月31日,保护区发展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

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夏县东南部,中条山脉西段南坡,东经111°20′07″~111°33′14.91″,北 纬34°57′10.79″~35°13′30.94″,总面积24 276.7 hm²。其中:国有11 180.45 hm²,占总面积的46.1%;集体13 096.25 hm²,占总面积的53.9%。森林面积20 627.96 hm²,活立木总蓄积1 148 012.6 m³,森林覆盖率85.84%。

1.3 建立保护区的重要性

太宽河保护区拥有保存较完好的暖温带落叶与阔叶混交林带,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41科519属1 099种,以栎类林居多,林分类型丰富、面积大、林相整齐,森林质量高,栎类古树群落极具保存价值。区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黄檗、野大豆2种及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山白树、领春木、青檀等29种。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88种,隶属于29目73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原麝、黑鹳、金雕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勺鸡、红腹锦鸡等30种,其中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保护区还有大型真菌115种,隶属于2门4纲9目33科63属。

2保护区内原住居民的困难及问题

2.1 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基本状况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跨夏县、平陆、闻喜3个县,7个乡(镇)24个行政村,现有农户4 449户,人口15 969人。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位于山西省夏县泗交镇,辖区涉及行政村9个,居住人口581户1 333人,人口密度为5.5人/km²,现有劳动力670人。其中位于保护区核心区98人、缓冲区441人、实验区794人。

保护区辖区为农村,属纯农业型,农户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以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虽然近几年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部分农户靠养蜂,种植烟叶、木耳、香菇等林下经济以及生态旅游收入有所改善,但整体落后于保护区以外的地区,2017年保护区人均收入5 784.0元。

2.2 保护区发展与原住民关系调查及分析

太宽河保护区地处偏远,原住民居住略为分散,多为留守儿童、老人,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教育质量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严重制约当地的发展。

2018年12月以来,就太宽河保护区核心区人口就居民收入来源、保护区建设对原住民影响以及保护区晋升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情况调查。现在留守的居民收入来源为土地耕种、采药、木耳、养殖蜜蜂,基本依附保护区周边林地生存。其中12%的原住民支持国家级保护区的晋升,71%的原住民不支持国家级保护区晋升,17%的原住民呈无所谓态度;91%原住民表示保护区晋升对生活、工作有影响,4%原住民表示没有影响,8%原住民还没察觉到;25%的原住民愿意支持保护区的工作,58%的原住民不愿意支持保护区的工作,17%的原住民则表示无所谓。总之,约67%的原住民认为,对他们的生活带了负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收入的减少,生活上的不便以及对相关补贴政策不到位。另有20%的原住民认为,国家级保护区的晋升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剩余13%的原住民还未察觉到相关影响和变化。

导致原因主要有:一是地处偏远,原住民居住略为分散,多为留守老人,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二是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有居民点和耕地存在,存在砍柴获能及放牧现象,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三是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大部分原住民生活产生了影响,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原住民收入的减少,原住民经济来源受阻,大多原住民之前靠采集野生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来提高收入,但造成了植物资源的破坏,且对防火工作十分不利;四是耕地屡遭野鸡、野猪等动物侵害以及村庄建设等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五是保护区目前尚无生态补偿机制。

3 分析保护区发展与原住民现状提出建议

通过对现存情况的调查,为使原住民更好地融入保护区,在满足原住民需求的基础上,促进保护区发展,首先要保护原住民在保护区内的主体地位,相对于保护区的管理者,原住民才是保护区的“主人”,是对保护区最熟悉的人,是自然资源保护的最佳守护者。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障原住民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为原住民长远的生计考虑,切实使原住民彻底从对自然生态资源消耗依赖中解脱出来,是实现森林资源更好保护的根本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机制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原住民利益,解决彼此紧张的关系。

3.1 建立健全合理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体现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公平,调整生态保护和受益相关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从制度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渠道单一、缺乏科学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合理生态补偿机制,增强保护区地方政府和原住民保护自然资源的自觉性,调动其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主人翁精神。

3.2 积极引导原住民参与保护区工作

保护区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可能影响原住民生活的生态计划,保护区给予原住民话语权,多倾听原住民的心声,双方协商共建。逐渐增强其参与感,在参与不断增强的过程,激发原住民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获得“荣誉感”。

3.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火等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防火期、植树节、爱鸟周、爱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日等活动,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火等宣传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电视、广播、微信公众账号、抖音视频等平台,不断提高原住民自然保护意识及自觉参与意识。

3.4 多措施满足原住民经济需求

3.4.1 强化与周边各级政府的协调,搞好社区共管

保护区尽可能为原住民提供就业岗位。聘用热爱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原住民及贫困人口从事生态巡护公益岗位,负责区域内森林资源的防火、巡护、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保护区内的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原住民就业,拓宽其增收渠道,减少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索取,减轻保护区的压力,使原住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行列。

3.4.2 合理规划现有林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经济提升

保护区内现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基于保护区特殊性,现阶段,重点在有机野菜、野生木耳、毛栗、土蜂等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上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改变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次,适当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依托保护区周边的旅游资源,可适当发展地方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土特产品销售等,为原住民提供增收渠道,通过缓解其“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靠山养山再吃山”的甜头。

3.4.3 加强原住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在中药材及菌类仿野生栽培技术。保护区内五味子、连翘、猪苓等中药材植物资源和松菇、珊瑚菌、羊肚菌等菌类资源丰富,通过培训,部分原住民可以大力发展中草药、菌类栽培,保护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引导原住民组织建立生产行业协会,帮助原住民找项目、资金、市场,扩大致富门路,改变保护区内原住民的单一生产方式,走多元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道路,使原住民彻底从对自然资源消耗依赖中解脱出来。

3.5 强化环境治理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维护保护区生态环境,强化与周边各级政府协调,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工作,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减少民用火并设置垃圾收集站,对村镇生活垃圾集中运出处理,改善生活环境,积极引导原住民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危害。改善原住民生活环境,增加其附属设施。

4 结语

保护区与原住民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推进保护区与原住民融合发展,更有利于保护区资源保护、生态提升。只有二者统筹兼顾,才能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原住民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原住民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