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图书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021-12-02 11:06王丰林
科技资讯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质量问题

摘  要: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是图书发挥良好传播效应的根本保证,也是出版社良好声誉的具体体现。出版社配齐三审人员和校对人员,制定严格的制度,都是为了确保在成书之前,通过层层把关,发现和解决书稿内容质量问题。该文首先列举了一般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造成一般图书质量差的原因,最后提出一般图书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一般图书   质量问题   编辑素养   出版流程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c)-0150-03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General Books

WANG Fenglin

(Jiangxi University and College Press co., ltd.,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30046  China)

Abstract: Book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book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books to play a good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he good reputation of publishing hous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quality of manuscript content, the publishing house has set up a strict system with examiners and proofreaders. This paper lis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of general books,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Key Words: General book; Quality problem; Editing literacy; Publishing process

图书是出版社生产的精神产品,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阅读需求。目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图书产品有教材教辅图书、工具书,还有一般图书。这里所说的一般图书就是指教材教辅、工具书之外的图书,通常是面向大众的。一般图书在一个出版社所占的比例往往不是最大的,但是涌现了不少畅销书,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效益方面的表现是非常显著的。笔者多年从事一般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现就审读加工书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质量问题做出探讨。

1  一般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部书稿交到出版社到最后出版,要经过选题申报、三审、编辑加工、三校、印前质检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对书稿的质量把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常,书稿质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跟风出版,粗制滥造

新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十项禁止的内容,第二十六条规定了未成年人读物不得含有的内容。这是出版物的底线,任何出版物都不能触碰这个底线。因此,从选题申报开始,这些违禁内容就会被出版社和出版管理部门严格把关。尽管这些违禁内容不会在出版物中出现,但是低级趣味、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却是存在的。为了博人眼球,追求重口味,造就了一批低俗、庸俗、媚俗等低品位的图书。还有看到某一本图书畅销了,就急功近利,趋之若鹜地出版许多类似的短平快的图书,鱼目混珠。有的跟风图书光是从书名上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混淆。从内容上看,不乏一些资料堆砌、模仿写作、内容平庸之作。

1.2 照搬照抄,涉及侵权

如今互联网信息发达,通过搜索工具很容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有的作者走捷径,将他人的文章随意纳入自己的书稿当中。在一些汇编类图书中,这种做法屡见不鲜。在拟好提纲之后,将不同人写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并进行分类,就变成了自己的作品,却没有取得这些文章原作者的授权同意,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另外,由于抄袭文章来自不同人之手,写作风格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导致一部书稿里语言风格五花八门。图片侵权也是比较常见的,为了让书稿内容丰富一些,有的作者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放进书稿中。人物图片还可能涉及侵犯人物肖像权问题。

1.3 差错较多,不合规范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从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版面格式这7个方面对图书中的差错认定做了具体规定。除了列举的这些之外,常见的还有知识性差错,其中包括一般政治性差错。差错率超过万分一就被视为不合格图书。计错分值大的有知识性错误和语法差错,其次是字词差错。很多差错率高的不合格图书,往往是抽查出了一些知识性差错,以及字词用错、语病问题。字词差错,主要是多字漏字、生造词以及儿化音问题。语法差错,主要是语句不符合语法规范,词不达意,造成阅读障碍。不合规范,主要是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量和单位使用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要求,以及标点符号乱用,等等。

2  一般图书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一般图书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作者方面的问题,也有编辑人员的能力和态度问题,还有出版流程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2.1 作者问题

出版社都想邀请到高水平的作者来写稿,但现实中往往并不总能如愿。大多时候都是退而求其次,邀请到的是水平一般的作者。这类作者专业不精,喜欢依赖编辑人员,完全按照编辑人员拟定的目录框架来写稿,结果书稿难免平庸、俗套,没有独到创新。又或者,作者写作功底一般,对文字的驾驭欠火候,所以写出来的稿子缺乏逻辑、词不达意、枯燥乏味,让人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有时,虽然邀请到了权威知名作者,但他们工作忙碌,最多只能担任主编做下统稿工作,具体的写作事宜是交给写作经历少的年轻作者。这些年轻作者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积累,只能依赖网络上的资料东拼西凑,缺乏严密的行文逻辑,也不做改写工作,甚至不对引用的资料进行核实、甄别,结果书稿中的差错跟原材料的错误是一模一样的[1]。还有的作者为了匆忙赶书稿进度,在电脑打字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录入错误,交稿时也不仔细检查校对一遍,给出版社审读、编校书稿带来了不少麻烦。

2.2 编辑人员问题

尽管书稿是由作者完成的,但是编辑人员的前期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编辑人员邀请到作者之后,就让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书稿,根本不做过程监督。其结果就是,作者交出的书稿与编辑人员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于是不得不让作者反复修改书稿,费时费力。在处理书稿时,有的编辑人员处理自己不擅长的书稿,如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稿,不能与作者有效沟通,结果该改的没改到,不该改的却改了。还有的编辑人员由于业务能力不高,改稿就是找找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事实上这远远不够,还要严把政治关、知识关、史实关,凡是涉及人名、地名、时间、数据、专业术语、引文等,都有可能存在差错。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核查,但有的编辑人员以手上书稿积压太多为理由,草草了事,势必放过了很多隐藏的差错。这其实是编辑人员责任心不强的表现。

2.3 出版流程问题

有的出版社对自主开发的本版图书要求很严格,但是针对于图书公司的合作图书和作者自费图书却要求很低,只要对方出钱,不管书稿内容平庸、三俗、同质化与否,都照做不误,而且在编辑力量上也投入很少,在审读、编校上也是忽视放过[2]。出版流程中有三审三校制度,但在现实中执行起来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初审避重就轻,送至复审和终审的书稿未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复审和终审随便翻翻书稿,同一人包办校次,等等。有时,在分配书稿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大搞摊派,不考虑编辑人员的专业背景和能力水平,将一些专业性的书稿交给专业不对口或者能力不足的编辑人员,甚至让没有编辑经验的人员独立承担项目。

3  一般图书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出版社要正视一般图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细节做起,抓好出版流程,从而提高图书质量。

3.1 选择合适的作者写稿

合适的作者就是能胜任某选题,且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写完书稿的作者。因此,在挑选作者的时候,要对其专业研究、写作水平、写作时间、责任心、政治立场等方面有一定了解,权衡对比,选择最合适的人来撰写书稿,从源头上把好书稿的质量关。在作者写稿之前,编辑人员要跟作者说清楚书稿的编写体例、語言风格、格式规范、引用材料的原则、图片版权等,避免作者任意而为。此时可以让作者先写一个样章,针对样章提出修改意见,样章成形后作为后续写作的模板。在写稿过程中,编辑人员也要与作者有沟通,跟踪进度,及时解决写稿中遇到的问题,防止作者写偏而返工,减轻审读、编校的工作量。

3.2 提高编辑人员业务水平

编辑人员每年要面对大量的书稿,工作着实辛苦,但是不能为了图快而降低要求,尤其是对一些非重点的书稿不能降低责任心,马虎了事。编辑人员要坚持质量第一,增强责任意识[3]。对书稿既要从大处把关,防止“踩雷”,又要从小处打磨,消除一切差错。编校应遵循改必有据、切忌妄改的原则,善于在知识点处、模棱两可处、容易混淆处生疑,勤于查工具书、原始文献,有了确切依据才可改正错讹。同时,要将编辑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确认,就一些疑问之处请作者协助解决。编辑人员也应坚守终身学习理念,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新变化、法律法规的新调整、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拓展知识面,提升编辑专业素养[4]。

3.3 加强出版流程管理

出版社要牢固树立“图书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的思想,从上至下高度重视图书质量,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和三审三校制度。出版社要对选题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好中选优,敢于对平庸、三俗、同质化选题说“不”,运用好有限的出版资源多做重点选题,多出精品书[5]。书稿的三审三校不能缺漏任何一个环节,三审三校人员也要具备相应资格,且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其专业背景尽量与书稿相匹配。出版流程要有监管,三审三校人员必须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奖罚到位[6]。总之,出版社应完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图书质量考核制度,不断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春霞.试论当前图书质量问题及图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传播与版权,2020(4):55-57.

[2] 董明顺.如何解决图书编辑加工中的质量问题[J].传媒论坛,2021(6):92-93.

[3] 刘春雨.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0(6):214-215.

[4] 刘守秀.提升科技图书编校质量的有效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234-235.

[5] 许正明.提高图书质量攀登出版高峰[J].中国编辑,2017(1):4-5.

[6] 侯天姣.如何加强文科图书审稿工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74-75.

作者简介:王丰林(1983—),男,本科,编辑,研究方向为图书策划与编辑。

猜你喜欢
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问题研究
浅析桥梁问题发生原因及桥梁加固改造要点
卫浴家具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
进口成套设备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塑钢门窗的质量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